APP下载

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2-04-23王令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数字化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enan Province Led by Digital Economy

WANG Ling

(Zhengzhou Business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200, China)

【摘  要】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重要战略。论文在分析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完善河南省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创新数字化产业体系、寻找数字化转型突破点、加快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Abstract】Lead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enan Province by digital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lead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enan Province by digital economy,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digit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innovating the digital industrial system, looking for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ining of digital compound talents.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

【Keywords】digital econom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igit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124;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2-0050-03

1 引言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不少发达国家正在制定全球数字经济贸易规则,以期占领全球数字经济制高点。我国目前也实现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2021年12月31日,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抢先开展数据价值化试点,加快建设数字河南,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数字经济赋能河南省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河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长7%;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GDP同比增长1.3%;2021年GDP同比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6%,新冠疫情暴露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河南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加工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河南省经济就缺乏新的增长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数字经济可以提供更好的供需匹配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充分挖掘数据资源,降低产品生产和服务成本,實现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

2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2.1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从数字经济发展总量看,2020年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占到郑州GDP的40%以上,引领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郑州市、洛阳市数字经济规模分别超过5 000亿元、1 600亿元。南阳、许昌、新乡、信阳、驻马店等多市共同助力河南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总量在500亿元到1 000亿元。从数字经济占比看,河南省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25%,尚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数字经济规模增速看,河南省数字经济同比增长8.1%。从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看,2020年,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超过2 5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4.7%,其中,郑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唯一突破千亿元的城市。

2.2 河南省数字经济的产业发展与区域特征

从产业发展特征看,服务业是河南省经济体最大的行业,也是数字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河南省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业产品供给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2021年河南省农业发展受洪灾影响有所减产,但总产量仍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是制造大省,传统产业比重较高。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子材料、电子、汽车是河南省目前增长较快的产业,但在关键技术、前沿算法、芯片制造等领域仍然是短板。

从城市层面看,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在高新区、金水区、经开区、航空港区和郑东新区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方面增长较快,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制造、交通、教育、农业、政务、医疗、金融等各方面。洛阳市大数据产业初具规模,2021年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区进行行业细分,数据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洛阳市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入选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5G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如洛钼集团建成国内首个“5G+智慧矿山”,中信重工“5G+工业互联网”成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开封市依靠招商引资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走在河南省智慧城市前列。开封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在医疗、文旅、教育等领域逐步推进产业数字化,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阳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业向千亿级规模迈进,电子信息、轴承和纺织服装、超硬材料等百亿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壮大。南阳理工学院成立了大数据研究院,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3 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3.1 河南省数字化顶层设计与规划亟待完善

一是各市尚未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目前,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尚在探索阶段,除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濮阳市、信阳市、南阳市政府出台有关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之外,其余地区尚未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缺乏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相关机制。

二是产业数据尚未实现高效汇聚和利用,未对现有数字经济资源进行整合,未建立统一的数字经济发展平台,地市级数据与省级数据尚未实现高效关联。

三是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法律体系。虽然河南省目前已经出台了《河南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条例》。但是,在消费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信息安全、数据权属法学理论、数据交易定价、数据产权与使用权的界定等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法律工作亟待完善。

3.2 数字化产业体系亟待改进

河南省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缺乏新增长点。河南省目前面临着核心技术缺失、数字化程度不高、制造业大而不强等问题。首先,河南省核心数字技术供给不足,数字化产业基础研究亟待创新。传统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先进计算、高端芯片、前沿算法等产业基础研究落后,很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其次,部分企业不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由于引进数字化技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若遇技术困难、研发资金不足等会导致研发失败,因此,部分企业不重视数字化技术研发。最后,河南省数字化企业良莠不齐,数字化企业运用人工智能使用户积累的数据实现有效整理和运用,一些企业因为只懂数据不懂业务,为其用户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案都是通用型解决方案,实施难度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一些云服务商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保证客户数据安全。

3.3 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门槛

河南省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没有前沿的认识,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升级,而要从企业的目标、发展理念、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统筹谋划,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之间难以达成共识,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宏观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大大提升生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也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很多企业也在寻求数字化转型。但很多企业缺乏更为具体的、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措施,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不懂如何运用数据,很多中小企业也因缺乏数字化人才,不会挖掘数据价值,难以对接客户需求,甚至一些企业资金不足,导致很多企业有转型意愿但没有转型能力。还有一些企业不愿意变革,对变革后的经济回报存在疑虑。若传统产业不向数字化转型,那么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就会缺乏新的增长点。

3.4 数字经济人才短缺

数字经济人才对推动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河南省通过两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数字化人才:一种是通过开展基础教育培养,另一种是通过高等院校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无论哪种培养方式,现阶段能给河南带来的人才资源仍然是有限的,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基础教育所能提供的数字化人才较少。众所周知,河南人口众多,但全省只有两所“双一流”院校。河南高考考生在此压力下只能选择出省完成学业,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学校所在城市发展或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发展。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就会导致河南省人才流失,就业稳定性差,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河南省数字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是高等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较弱。目前,河南省各行业的人才大多出自高等院校,河南省有本科高等院校57所,高职高专院校有94所,高职高专院校占比62%,由此可见,河南省本科高等院校数量相对较少。

三是数字化人才构成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稀缺。虽然计算机、物联网、经济、会计等专业人才较多,但数字化产业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将其所学的计算机、信息化知识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教育等各个产业有效结合起来,不能简单地由各专业独立提供。

4 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4.1 完善河南省数字经济顶层设计

第一,督促各市尽快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各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保障措施等,循序渐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各市以工业区为载体,率先培养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对现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高效汇聚、开放共享及合理运用。首先,构建河南省级数据交换平台,将省级数据平台作为核心交换枢纽,上级连接国家數据交换平台,下级连接市县级数据交换平台,以高效实现数据互通。其次,制定数据调度流程,根据不同部门需要,对于行业数据、层级数据、领域数据等实现精准推送,以实现数据的合理运用。再次,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制定数据定价策略,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满足供需双方的差异性需求,使数据实现价值最大化。最后,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构建公平有序的数据交易环境。在消费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信息安全、数据权属法学理论、数据交易定价、数据产权与使用权的界定等方面,探索创新公平的法律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创新数字化产业体系

首先,加强在智能制造、云计算、5G、集成电路、芯片、软件等数字化技术研究,整合省内资源,形成集中优势,与省外一些顶级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使数字技术实现原创性创新,政府应积极引领企业参与“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整合财政、金融、人才等要素,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研发资金,推动产业数字化。此外,政府应加大产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扶持力度,或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产业数字化发展基金。

最后,提升大数据企业处理数据水平,很多企业数据量大,但并未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数字化企业需要帮助客户有效整合数据,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同时提升企业的数据计算能力,将长期积累的隐性数据实现显性化、规范化,运用数据分析指导客户有效进行决策。数字化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行业分类设置各个部门,例如,设置数字化制造、数字化零售、数字化医疗等部门,培育出一批既懂数据又懂业务的数据化服务部门,根据用户需要制定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数字化管理新理念、数字化运营新格局、数字化改造新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各行各业,特别是人才匮乏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4.3 寻找产业数字化转型突破点

对于河南省寻求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首先要制定明晰的转型举措,以企业问题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采购、生产、销售、管理或其他环节寻找到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选择其中某一部门进行数字化转型,由单一业务数字化转型向多部门数字化转型推进,逐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次,政府可选择若干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实现培育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龙头企业,消除观望企业的疑虑。龙头企业转型成功后,派遣优秀的变革者对有转型意愿的企业进行培训,宣讲转型成功的经验,帮助企业制定清晰的转型线路。以逐步帮扶方式,实现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大企业首先建立数字化平台,中小企业通过链接大企业平台实现互动,进而促进产业链在供应、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4.4 加快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是鼓励企业推行数字化人才培养。组织一批优秀管理者到數字化发达的企业去学习、考察,发展壮大数字化领导者队伍。企业可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训服务,鼓励员工不断学习,通过干中学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内部可通过优秀的数字化管理者培养出一支出色的团队,企业外部可通过与企业招聘、境外合作引进数字化人才。

二是提升高等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实施高校扩容计划,重点增加本科高等院校,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对不发达地区适当予以补贴。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特色人才的培养,保障高校能源源不断地向河南省输送高素质人才,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后备军。

三是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合理设置数字化专业,将数字化相关专业与经济、会计、材料学、能源动力学等有效结合,培养数字化专业复合型人才。同时制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增设数字化相关课程,提升数字化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批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他们所学知识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高京平,孙丽娜.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与路径[J].企业经济,2022(02):17-25.

【2】祝合良,王春娟.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与路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05):2-10.

【3】赵剑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式与关键举措[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94-105.

【4】吴画斌,许庆瑞,陈政融.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8):116-121.

【作者简介】王令(1991-),女,河南驻马店人,助教,从事技术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