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22-04-22张金芳李亚娟贾冬青

科技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就业创新创业

张金芳 李亚娟 贾冬青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情况愈发严重,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以上不足,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宗旨,从各维度分析实践教学改革方式方法。通过本校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表明,本文中提到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实施效果显著,对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实践教学;就业;创新创业;学科竞赛

一、新时代人才需求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提高,目前毕业生实践能力难以适配岗位需要,创造性不足[1],难以适应行业需求,学校与社会衔接脱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我国的人才培养问题已日益明显,如何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应用型本科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高校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国外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中开展较为成功[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行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大力支持学生创业,发展较好;英国剑桥大学强调科研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侧重以职业为导向的企业式教学模式,以职业培训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学生就业形势良好[4]。

我国将OBE模式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起步较晚,缺少特色和创新。国内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多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与阶段性实践,前者多为教师讲授,学生按步骤完成,此类被动实践教学仅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与创造力[5];后者缺乏有效的实施体系,其中,创新创业类实践项目与专业脱节严重,专业类实践过度依赖现有项目,缺乏创造力,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6],学生毕业后通过培训机构加强实践技能的情况普遍存在。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强调,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7]。因此,构建适合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亟须探索的课题。

三、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已经转入内涵提升阶段,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已成为主要内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毕业生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所学内容落后行业需求,笔者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现有的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高校已经意识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在推进实践能力培养,但尚无有效的方法或推进机制,多数方案实施起来流于形式,难以考核评价[8],可操作性差。例如,部分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办学定位趋同,人才培养方案无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专业课中增加实践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限制下,只能缩短理论教学的宽度或深度,专业知识深化不够,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在理论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分割课时用于上机练习,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足。这些教学改革,不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实施,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师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观念陈旧[9],尚未脱离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模式。学生一直以来习惯于理论学习,而大学课程的考核要求同样侧重理论教学,包括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类专业,同样有较高比例的理论卷面考核,因此,导致师生均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难以提高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难以适应社会。

(3)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与专业教育脱节,创新能力不足[10]。目前,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此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學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计算机类专业,不少高校的专业课老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不擅长,因而创新创业类课程往往由非本专业教师授课,课程内容为理论课且无本专业特色,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脱节;部分高校仅审核创新创业竞赛与项目,不考核与学生专业的相关性,导致科技创新不足,难以实际应用学生所学的专业内容,因此,不少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后劲不足。

(4)学校与社会衔接不足,所学内容滞后,学生难以适应行业的迅速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实践训练内容偏离或落后于行业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岗位需求,无法直接开展工作,往往需要在企业岗位上经历为期较长的培训学习,才能胜任岗位职责,甚至不少毕业生通过校外培训才能使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衔接。由于信息技术更新迭代过快,计算机类专业尤其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滞后的情况,这样的就业现状,对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点在于以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需综合考虑行业需求、学情学风、学科竞赛、学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1)广泛调研计算机行业各方向的人才需求,结合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根据计算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每一门课程及其实践教学内容所能支持的特定行业、岗位的特定需求;根据学生学情学风,持续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根据行业前沿科技,持续增删前沿技术类选修课、实践课,结合行业实际应用情况,改善课程体系的滞后性。通过以上广泛调研、持续改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行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2)强化师生的实践能力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研究师资培养机制,通过讲座、培训、组建教学团队等方式,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改进教学内容以贴合计算机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需求;引进企业导师,展开综合实践能力实训,让学生能真正接触计算机行业真实案例及解决方案,了解不同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掌握实践能力及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3)分析国内现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科竞赛、交叉学科竞赛,研究将各类竞赛元素融入培养体系的策略,改进实践教学内容,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目的。例如,程序设计类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夯实编程基础,可将其适当引入如“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之中;大数据分析类竞赛可以提高大数据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真实需求,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找准学习方向,可适当将其引入如“数据挖掘”课程之中;交叉学科竞赛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技术与特定领域的结合应用,此类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内涵,可将适当将其引入应用型课程中,同时该类竞赛容易发现创新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均有促进作用。

(4)促进专业教师担任或参与创新创业课程,让计算机专业知识支撑、引导创新创业竞赛与项目。有专业技术支撑的项目,能保证项目的创新性,同时可以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如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可以支持创新型软件产品的开发,大数据专业知识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创新性,若能找到结合点,既能做出较好的创新创业作品,也能提高学生的问题建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能力。

(5)延伸教师科研课题,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寻找子课题方向或产品研发方向,为学生提供项目开发的实战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合作,作为利益共同体,能通过项目提高教师的指导黏性,既实现了科研引导实践教学,又达到了学生辅助课题的目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6)接洽企业项目,让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真正进行开发实战,让大数据专业的学生真正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决策;为学生所做科研、竞赛产品寻找应用平台,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与各个行业需求接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就业难度,真正做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

(7)在学校层面上,积极探索改进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革新人才培养方案,以OBE教育模式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准则,以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监督实践教学计划落地情况为目标,考评与分析复盘相结合,探寻建立持续改进的、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

五、改革措施试点效果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校计算机类专业近几年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科研指导教学、产业引导实践四个维度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大力鼓励学科竞赛

近几年,我校在财力、人力等方面,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等程序设计类竞赛,“计算机应用大赛”“微信小程序开发大赛”等项目开发类竞赛,各类数据分析类竞赛、学科交叉类竞赛。目前,斩获了一些省级、国家级奖项,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练习,而今年,经部分学生建议及组织,已经建立了日常训练团队,形成了很好的正向学风。

(二)多渠道鼓励创新创业

每年组织校内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项目参加省级竞赛,计算机相关专业内部,部分教师在课程(如软件工程)中,鼓励学生提前准备创新创业类项目进行课程实践练习,将教学内容与竞赛结合起来,目前已经能在课堂发现较好的项目;学校层面开放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提供研究场地;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时给予适当的资金、场地支持。

目前,经过两年的努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有三项国家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项目、多项省级项目立项、互联网+大赛省级铜奖一项,在其他学科竞赛中,获得若干省级奖项、少量国家级奖项,说明鼓励措施已经逐步显现成效,同时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赛热情和学习热情,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目的。

(三)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师科研课题延伸,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思路或研究点,或展开项目开发,进行实践能力锻炼;部分教师和企业接洽,获取项目,已经有部分学生主动向老师要求参与开发,提高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已逐步认识到项目经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重视,这正是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深刻体现。

六、总结与展望

我校在赛、创、研、产四个维度进行了努力,实践教学改革略有成效,但尚存在诸多不足,改革之路依旧长远。今后将在进一步扩大以上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监督实践教学计划落地情况,对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改进,探寻建立持续改进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永贵.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评《大学生精准就业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6(04):115-116.

[2]朱春奎,劉宁雯,吴义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价值结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9(05):5-8.

[3]石晓军,张文宇,宦蕾.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S2):108-110.

[4]陈步云.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江家宝,刘拥,陈丽萍.新工科建设中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20(09):150-153+158.

[6]敖艳丽.基于创新创业大赛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21-22.

[7]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05):7.

[8]李波,覃俊,帖军.新工科及人工智能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03):18-22.

[9]葛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2):203.

[10]李元章,谭毓安,马忠梅,张全新.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系统化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06):63-67.

基金项目: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Y2021244);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GH201021)

作者简介:张金芳(1990— ),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系讲师;李亚娟(1988— ),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系讲师;贾冬青(1975— ),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系教授。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就业创新创业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