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路径探究

2022-04-22白思静刘秋园李瑞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

白思静 刘秋园 李瑞卓

摘要:师范生师德教育是衡量师范生培养规格的首要标准,也是引领和指导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的第一素养。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指南作为重要指导文件,明确指出了师德践行规范的要求。在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是造就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1]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同样提出类新的要求,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要求下,探究师范生师德教育路径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概括

1.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宏观背景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而师范生培养则是我国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兴领域。师范生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心,是提升综合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师德培育应是师范生培养第一个维度,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基于小学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研制师范生培养中师德教育的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量化师德培育质量效应,十分必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不断明确和深化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地位。2018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指出了教师培育需突出师德建设的观点,这也是当前高校师范生教育的出发点。当前对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总体要求,既是应对教育深化改革、落实师德教育的具体举措,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增强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师培养的重要方式。

2.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际需求

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生需求。师范生身份具有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素养和师德修养的提升。因此,积极探索师范生职业道德、师德涵养的养成方式、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契合师范生成长过程对师范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内生需求。

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应对需求。师范生师德涵养存在知易行难的问题。实现师范生师德涵养的知行合一,改善师范生在学习方面更加注重专业学习,以解决忽视职业道德课程的现状,实现师范生道德涵养的基础养成。

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载体需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师范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更加的个性化,尤其是在师德教育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对师德教育的量化分析,实现对师范生职业道德情感的激发,为增强全科师范生的道德感悟有显性的载体平台。

3.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建设

2018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培养早就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要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指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3]当前,对师范生的培育应是将师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师德课程指导标准、课程学习模块、专题培训主题应该是师德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路径。

二、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师德教育具体措施

1.师德教育知行合一,构建多维度师德培养模式

专业认证标中明确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师范生培育应该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深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计。以此为立,以实现师德教育知行合一为目的,拓展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实践实验等多内容教育形式;以第一、第二课堂为载体,实现以“树人、立德、修身”的师德养成培育模式;以构建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体系为,在使其掌握教师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夯实师德养成。以此,将师德习得、师德修养与师德实践贯穿于四年学习生涯。

2.师德素养持续提升,创设师德养成课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怎样建设教师队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4]。专业认证标准中明确指出,师范生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按照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总目标,当前师范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可进行积极创新设置,创设以“师风养成”“师德践行”等为板块的师德养成模块,并以课程渗透的方式融合到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纳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构建满足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

3.师德教育持续内化,丰富师德培养现实途径。

专业认证标准中明确要求,师范生应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言传身教,传承传统师道,系统设计师范生培养的环境涉及,尤其是需要设计好学院院训院风,通过教育经典诵读等活动,涵养师德文化,增强职业自信。通过在理论教学,持续挖掘师德教育涵养所需的核心内容,通过浸入式的教育培养师范生高尚职业理想。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周末教育等方式,设计参与式的师范生教育方法,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通过四年一贯的实习教学,形成课堂学习、日常见习、顶岗实践的渐进式路径,强化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特点、师德规范的践行体验。

三、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师德规范评价维度

师德培育是师范生教育应具备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5]

首先,注重评价的主体导向性问题。对师德规范行为及其评价在主体构成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总体结合,分而类之。以此为基础,在师范生师德规范评价中应注意如何以反思教育为重点,以评促改,以评促进,突出师德评价的结果导向和功能性作用。

其次,合理选择师德评价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常见的评价研究方法,但对师德规范的评价常常难以抉择。定性评价通常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客观依据不足,而定量评价则需要科学的研究模型,一些数据难以收集。因此,对师德规范的评价究竟是采取单一的方法,或者多种结合的形式受到主客两方面的因素影响,需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要思考对师范生进行师德规范评价的效果衡量与评判。师德规范是否需要具体的量化评价,或者说,在评价的结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动机来进行评判,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4[4]楊晓慧.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时代新人的思想指南[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6):4-9.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03(02).

本课题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全科培养模式下的师范生师德培育现状研究”研究成果(编号:KY20200116)。

作者简介:

1.白思静(1997年—),女,重庆市人,大学本科,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酬镇中心小学校教师;

2.刘秋园(1999年—),女,重庆市人,大学本科,重庆市綦江区永久小学教师;

3.李瑞卓(2000年—),男,山西省人,在读本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叶圣陶创新实验班)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师范生
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实践育人视角下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新模式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免费师范生”政策调整的进步与纠结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浅析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