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022-04-22秦小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7期
关键词:宫腔镜并发症手术

秦小欢

摘要:不全流产是人工流产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指人流术后宫腔内依然残留部分绒毛组织与胚胎组织,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不全流产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工流产术中医生操作不熟练、不仔细、未明确掌握子宫方位与大小、子宫弯曲过度、吸管进入宫腔内阻力大、操作结束后未检查子宫两角是否吸净残留物等。如未及时发现、早期救治则可能导致阴道出血、继发感染、宫腔粘连、不孕等严重后果,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确诊后需要结合刮宫术清除宫内妊娠残留物。

关键词:宫腔镜;不全流产;并发症;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7--01

传统多采取B超诊治不全流产,检查过程中可发现强弱不等的光点、光带、光团、光环,可代表病变部位与周围脏器情况,但B超检查方法依然存在一定弊端,如不清晰的图像、误诊风险高等[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影像学设备、手术方法不断发展优化,宫腔镜技术也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宫腔镜技术在诊疗现代妇科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宫腔镜本质上是纤维光源内窥镜,主要结构包括成像系统、宫腔镜、光源系统、能源系统、灌流系统等,实际操作中将镜体前部送入子宫腔内,可直观放大观察部位,结果更加直接可靠,漏诊率相对较低[3]。文章就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一、宫腔镜诊治不全流产的过程

宫腔镜术中医生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选择静脉麻醉方法,选择异丙酚药物,常规消毒外阴与阴道,术者使用Hegar扩宫器将宫颈口扩张至7号,连接诊断系统后将宫腔镜置入子宫,观察顺序遵循子宫底-子宫前壁-后壁-左壁-右壁-子宫角-输卵管开口,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是否异常、残留物数量、部位,观察完毕后缓慢操作退镜,边退边观察宫颈口与宫颈管[4]。诊断标准:宫腔镜下可见不规则机化物质粘连子宫壁。明确诊断、确定残留部位后退镜,术者应用钳刮术,使用卵圆钳、刮匙重点钳刮残留组织,对粘连紧密的部位在镜下使用活检钳反复重点钳刮,置镜检查,重复操作未清除干凈的位置,将残留物送检。

二、宫腔镜诊断不全流产

不全流产高发于人工流产术后与药物流产后,临床症状包括阴道持续出血、腹痛等,经常规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存在不均质回声,宫腔内残留物大小与病理过程不同直接体现为异常声像图[5]。如残留物靠近宫角、残留物量少则二维彩超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此外如果宫腔内凝血块残留时间长也可能经B超检查误诊为宫腔残留物。临床运用宫腔镜检查可直接对宫内情况进行直观显示,可直接发现残留物,可同时兼顾检查子宫内膜生理、病理变化,诊断准确率明显较B超高[6]。

三、宫腔镜治疗不全流产

临床传统多采取诊刮术治疗不全流产,可能存在部分过期流产患者进行1-2次清宫术治疗后仍然有残留物,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与医生操作经验、盲目诊刮等因素有关。而宫腔镜技术可1次全部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宫腔镜技术可同时进行诊断与直视下宫腔操作,术中可准确定位残留物位置,顺利清除宫角等部位的残留物,降低病变遗漏风险。同时宫腔镜操作中可有效避免损伤宫腔壁,创面明显小于盲目刮宫治疗,降低宫腔粘连风险,基本不影响术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具有独特的微创优势,可满足有生育需要的患者,改善生殖预后,操作安全性高[7]。

四、宫腔镜术中的注意事项

宫腔镜下清宫操作偶尔可能因子宫收缩差、伴随明显出血、宫腔大等因素影响宫腔镜下视野清晰度,导致镜下操作难度大,影响清宫治疗效果,存在一次清宫不全风险,但几率极低。因宫腔镜可直视帮助定位残留物位置,镜下操作清除妊娠残留物不会损伤未附着妊娠物的部位,避免过度损伤内膜,降低宫腔粘连风险,可满足患者继续妊娠需求。此外宫腔镜下清宫操作可明确操作结束时宫腔是否清除干净,方便后续进一步处理,相比较传统清宫术而言,可准确判断宫腔内是否仍然残留组织,同时宫腔镜观察还可能发现不全流产合并的其他宫腔异常情况,如宫腔粘连、子宫纵膈等疾病,发挥明显优势[8]。

五、宫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宫腔镜技术依然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宫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感染、液体超负荷等,但并发症风险极低,有研究认为液体超负荷的发生与宫腔压力、手术操作破坏子宫内膜与肌肉层、切除组织时损伤子宫壁较深等关系密切,但并发症发生详细机制尚不清楚[9]。其中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因子宫肌壁血管层位于黏膜下5-6mm,如果宫腔内组织切除深度较深即可能损伤弓状动脉,增加出血量,且出血后止血难度大。宫腔镜电凝止血时可产生片状焦痂,术后增加组织坏死、脱落、暴露痂皮下小血管的风险,多种因素作用均可能导致继发性出血,因此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合理应用缩宫素与止血剂,积极处理出血十分重要[10]。子宫穿孔高发于宫角、宫底、子宫峡部等壁薄的部位,病因与扩张器、冷电极、电切镜等器械增加膨宫压力、削弱子宫肌壁厚度等有关,一旦发生穿孔则可能增加腹腔内脏器受损风险,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术中需仔细小心操作,详细检查,警惕子宫穿孔[11]。宫腔粘连是一种远期并发症类型,原因与术后感染、内膜残留有关,主要症状包括月经稀少、闭经、周期性腹痛等,术后需要积极预防,首先宫腔镜操作结束后密切观察子宫内膜情况,观察有无残留,积极预防术后感染,遵医嘱用药等。感染的发生与宫腔镜反复操作、带入阴道内细菌有关,术后长期流血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可增加盆腔感染风险,临床症状包括高热、腹痛,因此术后需积极用药,监测体温变化。

六、小结

近年来临床日益普及宫腔镜诊治技术,随着基础研究不断深入,新手术方法、新设备也层出不穷,相较于传统盲视诊断性刮宫技术,宫腔镜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技术,成为妇科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术式。器械的微型化与无创技术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纤维宫腔镜更加具有优势,为降低宫腔镜检查的侵入性,临床不断尝试缩小检查镜的体积;应用微型宫腔镜完全可能实现无创操作要求。临床提出处理胚胎残留物需结合宫腔镜与选择性刮宫技术,应用新技术取代传统盲目刮宫操作。随着宫腔镜器械微型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临床持续改进照明、膨宫、能源系统,宫腔镜配合应用高清成像系统与冷刀技术,可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操作损伤子宫内膜的程度,保护子宫内膜,有效维护女性继续生育的能力。随着临床医师不断总结宫腔镜实践能力,宫腔镜诊治技术发展方向更加趋向于无创、安全、有效、简单、显微化等,相信在未来的妇科疾病诊治中宫腔镜技术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聪聪,赵爱民.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免疫指标筛查及诊治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8):567-570.

[2]叶太阳,谈成熙,王惠子,等. 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3):243-245.

[3]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 中期妊娠稽留流产规范化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9):928-932.

[4]常丽琴. 宫腔镜联合优思明诊治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97-99.

[5] 黄明明.宫腔镜诊治有高危因素的不全流产6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5):95-96.

[6]宫婷,郁平,贾亮,等. 经阴道彩超和宫颈环扎术在宫颈机能不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7):1317-1319.

[7]王翠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6):72-73.

[8]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 不全流产保守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9,39(5):345-348.

[9]沈严严,安剑萍,金敏,等.不全流产的声像图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5):647-648,651.

[10]张新玲,郑荣琴,黄冬梅,等.聲学造影在不全流产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2):196-198.

[11] KRISTIANSEN, MARIANNE BOGEN, SHAYO, BENJAMIN C., PHILEMON, RUNE, et al. Medical management of induced and incomplete first-trimester abortion by non-physician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Nordisk Forening for Obstetrik och Gynekologi,2021,100(4):718-726.

猜你喜欢

宫腔镜并发症手术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