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联动 形影相随

2022-04-22肖水泉

现代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学科技艺术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艺术与科学是斩断愚昧和野蛮的两把利剑,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艺术的蓬勃发展, 往往缘于科学技木的进步、政治的开明。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文明时代,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力,会被削弱,而科技进步则成为影响艺术发展的最大外因。事实上,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艺术创新及其创作模式、方式、手段的优化升级, 进而促进了艺术产业形态、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

但目前,艺术界与科学家之间,还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家看到了科技进步能在艺术领域大有作为,不断地利用科技去影响艺术,有一种“电脑”替换“人脑”的冲动,有把艺术精品产业化的“不轨之心”;而不少艺术界却对科技进步创作的艺术品嗤之以鼻,依旧独来独往,依旧充耳不闻,根本没有感受到科技进步对艺术创作来说,就是“洪水猛兽”的冲击。

一、科学家对艺术的“冲动”与“调戏”,是对艺术创新的最大促进。

众所周知,现在的科研,大多数都是“团伙作案”,这是科技迅猛发展的关键。例如,袁隆平团队、钟南山团队、嫦娥工程团队等等。然而,反观艺术创作的普遍现状,绝大多数艺术工作者都还是“单干户”(也有艺术团队,但与科研比,应该算是凤毛麟角)。这种力量的悬殊,自然会造成发展速度的不同,造成科技一路风驰电掣,艺术却依旧蜗牛爬行的局面。

如今,科技与艺术的平行线状态,已经在逐渐打破。但,这是科学一方在认认真真地靠近艺术,在主动“调戏”艺术,而艺术一方却不以为然,似乎还认为科技在“耍流氓”呢。以人工智能进行文学创作为例,“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在人工智能的‘作品中,‘林黛玉大战孙悟空之类‘脑洞大开的情节纷纷亮相,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创作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袭击了多个城市却无人能敌的现代式情节”。

确实,这些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一般,甚至让不少艺术修为高者不屑一顾。但是,我们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科技至少实现了人工智能“能不能写”这个颠覆性的大突破。尔后,则是科学家们要解决“会写”和“精品”的问题。在此,笔者不得不提醒各位艺术家,人工智能的自学能力,可不是“百年树人”那般慢腾腾的,而是非常迅速的。记得2014年5月29日,“AI小冰”正式推出第一代产品,似乎也显得比较笨拙,但几年后的“AI小冰”,也就是读一轮小学的时间,“AI小冰”所“创作”的诗歌,其水平就远超文化素养一般的普通人。这说明什么?若干年后,有几人能与“AI小冰”华山论剑,一比高低?

“AI小冰”其实并不是第一个“调戏”艺术的科技。以瓷器为例,过去只要是御窑生产,都价值千金,都是顶级艺术品。可自从瓷器实现工业自动化之后,这些能与艺术品媲美的东西,都被归为“工业产品”,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直线下墜。由此可见,所谓的艺术品,客观地说,也不过是物以稀为贵。

但随着科技力量的介入,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被工业化,被降低经济价值,换个角度想,这算不算科技对艺术的一次“挑衅性颠覆”?

二、科学技术对低端艺术掀起了“扼杀”风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工业产品要抢占市场,特别是抢占艺术市场,它们的绝招就是“价廉物美”。例如每年老百姓都非常喜欢张贴的春联,现在也被工业印刷品挤得几乎没有了空间;以前人满为患的电影院,被电视、网络瓜分了大量客户;现在愿意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无非是冲着那里的氛围去的;特别是“刀笔吏”这个行业,在计算机出现后,那种纯粹以笔作为“工具”而舞文弄墨的人员锐减,几乎灭绝。同时,过去的拓片,不仅有失真,还有容易损坏原物。但是,自从高清晰扫描技术问世,加之电脑修饰功能的完善,一方有价值的作品,就可以无限“拓印”。以前高大上的雕刻行业,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其他方面的,都几乎被科技手段所替代,使得这项纯粹的传统手工业,不得不进入“非物质”保护行列。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不少“非物质文化”,几乎都是被科技逼迫得走投无路。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步入信息文明时代,初学艺术者更是一脸无奈——当自己创作出的艺术,如果不能高出科技产品若干倍,就没有市场,更没有自己的艺术地位。这就变相拉长了艺术工作者的成长周期,使得一些绷不住这根弦的人,不得不在绝望中,慢慢放弃对艺术高峰的登攀。更可能出现那种——上衣袋里夹一支钢笔,就是文化人的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越往后发展,能在艺术领域有一席之地的人,要么是利用大数据的高手,要么就是艺术天分极高的人,很难让纯粹的“有志者事竟成”了。由此可见,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对艺术的冲击,必然会让不少向往艺术,又缺少勇气的人望而却步,使得从事传统艺术的人群一定会大为缩减,使得不少的“非物质文化”几乎是后继无人,甚至在时间的模糊下,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三、大数据对高端艺术的“偷窥”,那是倾慕,不是耍流氓。

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只颠覆工业、商业领域,如今也把触角延伸到艺术领域。又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覆盖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形态的呈现也围绕着人们多样化的生活形态而发生改变。列夫·马诺维奇曾指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科学技术对低端艺术创作的“围剿”,还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表象,是科技有待优化的权宜之计。随着大数据的风暴袭来,一些科技创新已经瞄准了高端艺术领域。马诺维奇发现了计算机在归纳和概括方面的重要性:当研究人员逐一分析不同的自拍时,他们很难发现图像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提炼出社会群体表达情绪的规律。但计算机可以对海量的自拍图像快速进行归类、总结和归纳,并且发现新趋势,尤其是以往研究手段无法发现的文化现象。

以3D打印技术为例,它不仅可以让石刻雕塑家兼顾木材雕刻、金属雕刻和其他材料方面的雕刻,在工业水平、设计的完美度和精美度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已经流行较长一段时间的激光水晶内雕机,更是完成了人类无法完成的奇特“工艺品”(即现在也未正名的艺术品)。我们再以年画为例,大数据支撑下的年画产业,显然要比纯手工产业更具竞争优势。因为其成本低,着色更丰富,构图可以更复杂,特别是其精细度,已经把传统年画工匠逼得几乎是“走投无路”。再如在瓷器上绘画,过去的匠人,没有三五年的积淀,估计连描图都成问题。而今,在流水线的帮助下,工人几乎看一遍就可以贴出超一流的佳品。

现在的喷泉秀、烟花秀、灯光秀和大型景观设计,都与大数据“眉来眼去”。一句话,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创作者能拥有更多的同类或相关行业的知识积淀,更多的创作手段分析,更多的发展趋势预判,使得创作者在具体创作方面,更容易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当科技向艺术靠近时,艺术家也应该向科技靠拢。这如同一对男女,关系没确立前,看隐私部位都算“偷窥”,而一旦生米煮成熟饭,那就叫欣赏了,叫互相亲密了。

四、艺术家要想更有成就,必须对科技做到心态开放。

我们的科学家们(或科学团队),一直都对艺术充满了好奇,甚至都恨不得把艺术界挤到悬崖边上。为此,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就必须对科技发展成果的进程了然于胸,甚至心甘情愿地给大数据做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艺术创新。2017年,“绘画傻瓜”(paintingfool),其作品非常成熟,而且也非常专业——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可以说都无可挑剔。作曲家David Cope写出了一个叫音乐智能实验(EMI)的程序。它不仅能仿作Cope的曲风,连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大师如巴赫、肖邦、莫扎特的曲风也能模仿。于是乎,一个智能作曲家所谱曲的古典音乐曾让听众们极度痴迷,以至于坚信这些乐谱是人类所作;一台机器人作画的艺术作品被卖到上千美元,也曾被挂进名声斐然的艺术馆……所有这些,都是拜科学家们所赐。

笔者是从事文艺服务工作的,曾经也从事了近十年的科普工作,近期在与一些艺术工作者接触时,陡然发现,很多艺术工作者对科技的发展并不愿意深入了解。艺术评论家们为了维护艺术家最后的尊严,他们不是鼓励艺术家利用科技手段服务艺术,而是想方设法“阉割”工业手段创作出的一切成品,号称只有人工累积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有温度的艺术品。以宣纸制作工艺而言,工业手段的引入,肯定有利于优良品的提升。但是,不少可爱的艺术家们依旧认为,要纯手工生产为上品。其实,摄影界在利用越来越高级的数码相机和越来越逼真的图片软件,这在他们圈内倒是备受推崇的。难道我们能说摄影师们的作品,就不是艺术品?艺术的夜郎自大和闭关锁国,根本就不是对艺术的“最深层的爱”,而是自私,更是自卑。

一些艺术工作者的这种对高科技的发明创作“油盐不进”的做派,一方面是自我的毁灭,另一方面是想拉着艺术给他们陪葬。试想,如果有一天,大数据都比你创作得好得多了,谁还会给你一顶“艺术家”的帽子?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处于信息文明时代的艺术界,只有主动了解科技进步,只有主动运用科技成果作为自己的工具,才会在艺术道路上健行致远。如果还一味地靠自身潜能去攀登艺术的珠穆朗玛峰,那自己是怎么缺氧而亡的都不知道。

五、科技与艺术“结婚”,是未来艺术生存的希望所在。

艺术的提升,除了靠自己的感悟、能力强化训练外,就得借用科技的手段,包括大數据。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中国的庄子也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对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有牵线搭桥撮合的意思。科学摄影师马汀-奥格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了花粉、细菌、昆虫和真菌等显微照片,放大率达到50万倍以上。他的摄影作品经常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上,他说:“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具有完美身体结构,值得我们去关注!”

“艺术与科学,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氛围。需要艺术不断熏陶人类的思想,净化恶俗的心灵。需要科学创造高效的生产力,缔造完美的智能空间。科学包含艺术的气质,为生活增添味道;艺术夹杂科学的返璞,为人类补充万象更新。”在美术中的艺术用解剖学来促进,就是艺术与医学的完美结合,达芬奇能创作出美妙绝伦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我国当代学者、作家王小波曾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由此可见,从艺术创作角度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有助于繁殖“又对又好”的完美“下一代”。因此,笔者建议,当科学界频频向艺术领域“抛媚眼”时,我们的艺术家也应该勇敢地抛弃成见,勇敢地扑向科学。

总之,科学的美,在于逻辑和真实,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理性精神,是必须“顾家和持家的责任”;而艺术追求的就是单纯的美,是为了给“顾家和持家的他”一个温暖的港湾。因此,科学与艺术,不需分彼此,都是一家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最高明的艺术,往往也是符合自然法则的。而最高深的科学,也一定蕴藏着巨大的艺术魅力——才会吸引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永远追求。

肖水泉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散文报》《中外文艺》《巴蜀史志》《华西都市报》《当代作家》《成都日报》《青年文学家》等报刊发表过文章若干。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艺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