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22张寿林贞花李宝龙刘海峰

东疆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

张寿 林贞花 李宝龙 刘海峰

[关键词]“Mc-UGN”协同育人模式;新农科;人才培养

中国新農科建设的提出虽然始于2018年,但追根溯源,可以说从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就已经肇开其端。

2019年以后,特别是有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再从“安吉共识”到“北大仓行动”直至“北京指南”,可以说新农科建设的宏观规划已经完成。在此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均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那么,如何结合学校的特色、优势和教学实际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便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基于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延边大学结合区位和民族优势开展了多方位的探索,“Mc-UGN”(Multiculturalism-University-Government-Northeast Asia)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便是其中之一。延边大学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与朝鲜、俄罗斯接壤,与韩国、日本毗邻,是东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镇和朝鲜族文化创生的摇篮,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资源,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Mc”指的是多元文化教育,“U”指的是实施该模式的高校主体,“G”指的是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机构,“N”指的是学校能够建立联系的东北亚高校。

“Mc-UGN”协同育人模式,是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地方政府、东北亚国家高校协同合作的育人模式,是校地协同育人的扩充和升级。它强调以学校为核心,以地方政府和东北亚高校为两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实现三方的互促互进,合作共赢(详见.图1)。

一、“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新千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入由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的进程,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农科高等教育规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己成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第一大国。”新农科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究其根本来说,新农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作为新农科建设责任担当的高校,破解培养什么样的新农科人才之题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致力于有文化积淀的农科人才培养

作为新农科人才,其“新”的表现首先应该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强化其综合素养,其核心则是强化新农科人才的文化素质。新农科建设承担着乡村振兴的使命,是要“全面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培育是新农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不仅要在专业上创新求进,同时也不可忽略文化的熏陶和积淀。《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强调,新农科建设要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同时“综合性高校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支持支撑涉农专业发展”。而延边大学地处东北亚金三角腹地,是东北亚各国文化汇入中国的窗口,同时,作为一所具有民族性质的综合性大学,又是多民族文化汇聚的园地,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Mc-UGN”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高校、边疆民族地区和东北亚利用地域关联结合在一起,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服务。所以,“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首先便是要发挥学校的地理、民族优势,以及综合性优势,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这里的多元文化指的是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更倾向于多元文化的融汇创新,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教育有所差异。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利用朝鲜族聚集地的优势,了解不同民族农耕文化以及习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夯实学生的民族文化积累,为将来“乡村振兴”特别是延边地区“乡村振兴”的管理与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借助东北亚各国文化汇聚区的优势,让学生熟悉东北亚各国的文化特点,掌握与东北亚各国农业交流的文化密钥,为中国农业走向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农业做好前期准备。

(二)致力于契合社会发展的农科人才培养

新农科建设的宏伟蓝图归根结底是要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高校的新农科人才培养首先是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三农”建设。所以,新农科人才培养要坚持需求导向,要“探索农科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新举措,推动人才培养链、科技推广链、农业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乡村振兴”。这就要求新农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相契合。“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即是由此出发,一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举措”,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培养契合地方农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的考虑。该模式之所以把地方政府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就在于打造校地协同平台,在将地方需求纳入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农业的发展态势和需求,更早地接触农业实践,更好地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发展。

(三)致力于放眼全球的农科人才培养

中国的新农科建设从“安吉共识”到“北大仓行动”再到“北京指南”,国际化一直是新农科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如《安吉共识一一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中就指出:“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2019年9月19日,吴岩在“北大仓行动”中也提出,“基于人才培养国际化需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办好中外教育合作项目,推进校际学分互换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培养国际型的高端人才。”“北京指南”则在提出的5大改革领域中专门设置了“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领域,其中特别强调要创建“国际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以实现农林教育与国外各方面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以上言论不但强调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问题,而且指明了国际化的方向、途径和举措。而延边大学以其地理区位优势,与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很多高校一直有较为密切的合作,也一直把国际视野作为人才培养的必备素质来抓,在新农科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学校明确把“具有国际视野”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写进了培养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学生的跨国体验,培养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让学生站在全球的视角看世界,看农业发展。

二、“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在如何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良好的多元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与地方政府和东北亚高校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以及综合性大学的资源整合优势等等进行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Mc-UGN”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一)构建“融文入农”的课程体系

延边大学作为涉农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布局完善,能够更好地实施开放协同,实现跨学科、跨学院联动。因而具有利用学校公共资源以及吸收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支持农科发展的天然优势,能够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更有利于“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文农交叉融合方面得天独厚。

首先,在通识教育方面,构建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融“文化”入农科。其一,学校确立“三时段一贯通”人才培养路径,其中的“三时段”就是将人才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方向培养”三个时段。“大类培养”重在夯实基础,加强素质教育,“专业培养”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養,“多元方向培养”阶段突出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术方向”“交叉复合方向”和“就业创业方向”等不同方向的课程。而“一贯通”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贯通到农科人才培养全部时段。在这方面,学校着力构建“四大类”课程,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课外培养;“三大教育内容”,即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以多元文化特色为主的“四大类、三大教育内容、若干个系列”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将跨文化素质教育与农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具体如表1。

其二,考虑到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在体现全校各学科各专业资源共享的同时,也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有区别地选择和设置多元文化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与专业的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在农科方面,除了关于东北亚各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如《朝鲜历史与文化》《日本文明的历史变迁》《东北亚民族历史与文化》等系列课程外,还开设了如《环境与人类》《花艺欣赏与中国花文化》《朝鲜族传统食品与健康》《韩食文化》等与农科紧密结合的系列课程。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素养需求,进一步提高农科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提升农科学生未来发展的社会和国际适应性,拓展农科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

其次,在专业教育方面,构建文农交叉的课程体系,融“文科”入农科。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学校在培养方案里设置了“交叉复合”选修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层面体现多元与融合。其中较多的是经济、经营、管理类,如《创业营销学》《创业学概论》《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思想史》等等;还有写作类,如《秘书实务》《应用写作》;文化礼仪类,如《社交与礼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花艺欣赏与中国花文化》;民俗类,如《朝鲜族民俗》《朝鲜族传统纹样》等。同时延边大学各专业均设有面向全校各学院各专业的开放课程供学生互选学习,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充分满足了新农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构建“往来交互”的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协同,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农科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是必经之路。正因如此,《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新农科建设要“探协同发展之路,创建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旋转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单位用人需求和学生实现就业的良性互动。”协同育人包含多层面的协同与合作,延边大学在强化科教协同、产教协同的同时,不断拓宽校地协同和国际协同的农科人才培养路径。在校地协同方面,着力构建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往来互动、彼此促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举措是建立三条通道:

其一,建立地方政府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通道。一是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听取地方政府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意见,并融入到课程设置当中去;二是政府为学生到地方农业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以及实习、实训、实践创造条件并给予一定的引导。

其二,建立学生参与地方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通道。一是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地方农业建设的研究、规划和指导,如延边大学的农科学子每年进行边疆农村发展调研,研究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二是学生通过立项、参加比赛等间接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如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延边苹果梨、黄牛等相关项目落地实施等。

其三,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通道。主要是开展订单式农科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专门针对地方农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需求导向、产出导向在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根据地方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对应的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

三条通道的建立,形成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循环,形成农科人才培养的内外合力。

(三)构建“全球站位”的国际协同育人渠道

国际化人才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而国际化人才的核心内涵应该包括“全球意识、国际化视野以及参与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延边大学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校,而“Mc-UGN”协同育人模式体现其独有价值意义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搭建国际协同育人平台,该模式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在“共建‘一带一路北线农业科教合作中心,加强与国外涉农校所合作,打造国际化农业科技教育创新联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延边大学的多元文化教育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打下了思想和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广开渠道,利用与东北亚相关高校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不断强化农科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视野以及参与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一,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强化跨国文化体验,树立学生的全球农业视角。通过利用学分互换或共同管理学位机制,开展留学、寄读或短期学习,以“3+1”“2+2”模式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本科生赴韩京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外高校学习,让学生走出国门,置身国外,切实体验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不同的农业需求、不同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走势,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农业,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审视世界农业的未来。

第二,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的深度,多层面跟进国际最新农业动态,强化学生的全球农业触角。首先,学校与韩国全北大学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其次,与韩国首尔大学、江原大学,日本弘前大学等涉农学科专业进行了学生的交换培养与联合培养;再次,聘请国外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兼职授课,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或短期进修,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第三,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农业学术前沿,培养学生的全球农业思维。一方面通过“长白山论坛”等学术论坛、“中韩动物科技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合作基地把东北亚高校的农业学术最新成果引进来,让学生参与到学术会议和基地活动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国外的国际学术会议,把学生带出去,在了解国外学术研究前沿的同時,也了解国外的农科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并通过交流交往,熟悉国际交流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礼仪事项,见微知著,为将来参与国际农业事务做好铺垫。

三、“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思考

近年来,延边大学在“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学生的学术研究、竞赛成绩、就业情况都有了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该育人模式实施以来,延边大学农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需求适用度达90%以上。近3年学生考研率近40%,其中88%以上考取双一流院校。近3年平均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就职于大北农、和丰、茅台酒集团等大型农牧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重要岗位。近90%的用人单位认为延边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校生每年超过50%的学生参加双创项目、专业赛事或者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3年,学院参加专业赛事获省级以上奖励91余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00余项,参与发表论文16篇,参与申请专利6项。同时,也带动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的发展。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看法,以及推行“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要点和关键。

(一)立德树人是宗旨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要有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所以,在“融文入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突出两个基因:一是突出各国文化的优秀基因。在整体描述各国的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性的同时,要将各国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筛选出来,突出出来,弘扬正能量;二是突出红色基因,在讲述朝鲜族历史文化时,要注意结合实际,传承红色基因。延边大学所在的延边地区有“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之称,是一片被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过的土地,每一个乡村都是红色教育基地。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二)整体设计是关键

“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是需要一个学校的整体力量来共同完成的,所以能否顺利实施、取得成效,关键要看实施主体能否做好项层设计。对内而言,能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色等优势,能否将设计意图和理念贯穿到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各部门和任课教师能否形成共识,是顺利实施“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前提,而这些都需要学校的整体设计和考量;对外而言,与地方政府的协同,与东北亚高校的协同等等也都需要学校的宏观筹划,所以在“一体两翼”的模式布局中,主体高校是核心。只有做好顶层设计,主体高校、地方政府和东北亚部分高校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内生动力的、能够互相带动和推进的循环系统,才能最终实现“互促互进、合作共赢”。

(三)持续发展是方向

首先,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不能只看当下,要放眼未来,要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可行性策略有三:一是将本硕博贯通机制纳入“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开通路;二是借助与东北亚高校的协同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出国深造机会;三是不断优化订单式农科学生的培养方案,结合地方需求实际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量身定制、专门培养、长远规划。其次,要适时打破“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局限性。“Mc-UGN”协同育人模式虽然放眼国际,但国际协同的范围毕竟局限于东北亚高校,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做好"Mc-UGN”改版升级的准备工作。

此外,在新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思想、理念,以及涉及“三农”的重大战略内容,注意最新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培养知农爱农、懂技术、善经营,有“大国三农”情怀的新型人才。这是培养一切新农科人才的基础,更是推行“Mc-UGN”协同育人模式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农科人才培养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