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知识载体融合的医学课程设计及在肺炎理论课中的成效分析

2022-04-20成劲松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医学

成劲松

【摘要】 知识载体是指用于传播知识的工具或各种知识的承载形式,以往受限于教学条件,知识载体单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载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但随着信息越来越发达,新知识载体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课程拟融合多种知识载体应用于医学教学设计,并尝试发掘新的知识载体(音乐、影像/案例植入)用于肺炎的理论教学,以符合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知识载体,医学,课程设计,成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2

1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知识载体及其发展需求

1.1 知识载体是指用于传播知识的工具或各种知识的承载形式,如书本、模型、电视、电脑、手机等。最早期的医学理论教育,由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教师通常以照本宣科或口头传播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遵照课本进行学习,知识只能以枯燥的文字方式呈现,无法有较大的突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知识载体单一,学习方法也单一,即使再优秀的学生,都很难提高知识水平、素质和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学方式的重视,近几十年来,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载体用于医学教育。如各种板书、模型、幻灯片、医学图谱、数码照片、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以亲身经历某个场景或提炼某种感受为基础的各种记忆植入等。随着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从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式。“教”与“学”双方都变得更愉快及轻松,更见成效。这种质的转变,都有赖于新时代各种各样有效的知识载体的应用。

1.2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对新知识载体的需求日益增加。科技越发展,这种现象愈明显。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知识载体,能否跟得上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受到其他新知识载体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时就少了很多好奇,而表现出没有很大兴趣听老师讲课。此外,新的知识载体还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取代了以往教师直接进行的部分工作,导致教师在知识传播中的直接作用越来越小。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知识载体的每一次变革,对教师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的作用都有一定影响[1]。

因此,探索新的知识载体应用于医学教育,可能是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2  多知识载体融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2.1 由于多种知识载体的涌现,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与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对这一知识有了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教师知识传授的任务就大不相同。对于前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对于后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将知识组织起来,并将课外获得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使之系统化、序列化。知识载体的内涵迥然相异。

2.2 众所周知,医学教育存在特殊性,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分科越来越细,知识量也自然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知识载体的承载容量有限。故在进行医学的教学设计时,融入多样化的知识载体,更符合时代需求。

2.3 创新知识载体在医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广义的知识载体,除了课本、媒体等各种实体外,还包括各种抽象形式,比如了解事物的规则、意义、精神、内涵,或者将知识附于某种感官、体会、诗歌、节奏、旋律、音符当中进行学习。这些抽象形式,都有助于记忆的植入。

3  多知识载体融合在《肺炎》理论课中的成效分析

3.1 笔者在讲解《肺炎》章节时,采用临床影像、学生回忆及身边案例加深学生印象,增加学习效率,同时辅以音乐形式进行授课。具体实施方式是:在讲到某个理论知识点时,即刻呈现相关医学影像(如痰的照片、胸片、胸部CT),让文字、影像同时“植入”到学生记忆当中。在讲到“肺炎支原体肺炎”部分内容时,考虑到该病较常发生于青少年及儿童,故教师在课前事先调查了解有哪些同学曾经发生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类似症状,在上课时通过提问,激起学生的回忆,之后导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理论,如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及用药等。课堂上还专门请出班级中的一位有类似经历同学,给大家讲述亲身经历,通过身边人的真实案例,使该知识更好地“附着”于学生的回忆当中,使之得以保存、延续、传播、积累、丰富。同时,在讲完某个知识点后,立即在重点知识当中抽取部分关键词汇,将其编排到某段熟悉旋律当中,并在学生面前演奏出来,以激活课堂气氛,加深理解。

3.2 在《肺炎》课程中,教师以影像、案例、个人亲身感受(记忆植入)、音乐等作为知识载体,与传统的知识载体进行融合,结果显示新知识载体更获得学生认可。其成果主要反映在课后的学生反馈数据当中(如图1):在课后问卷调查中,表示“大部分听懂”的学生占比33.33%,表示“几乎或全部听懂”的学生占比66.67%,较以往仅采用传统知识载体的授课方式而言,效果更佳,符合课前预期。

3.3 从学生对各种知识载体的投票上来看(图2),在讲授“肺炎支原体肺炎”时的“案例分析”是获得学生认同最多的有效学习方式,占比76.19%,其次为“各种肺部影像”,占61.90%,第三和第四为“音乐编曲”、“表格归纳”,分别占52.38%、47.62%。经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前四种知识载体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均大于0.05,提示無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对比其他选项(“讲授”、“板书”、“PPT”、“看书”、“其他”),则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的知识载体对比传统知识载体而言,最能受到学生认可,并且效率最高。

4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学方式的重视,教学方式也从最初的讲授法,逐渐发展为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随着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从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式。这种质的转变,都有赖于新时代各种各样有效的知识载体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的理念,在于综合多种知识载体应用于医学课程设计当中,并在目前所存在的知识载体基础上,探索发掘出更多新的知识载体应用于教学。笔者认为该理念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出于对新知识载体的探索,本创新课程尝试了将音乐编曲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应用在医学课堂上。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中,可以更好地收获知识、拓展思维、陶冶情操[2],音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具有一定意义[3],并且能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4]、改善考试焦虑情绪[5]。在演奏过程中,除了激活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快、更有效地记住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有助于记忆植入。课后,还可以将歌曲录制,或把乐谱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弹唱,以作为一种轻松的学习方式。

对于新知识载体的应用,主要受到授课老师能力的限制,可能需要集中更多有相同特长(如音乐、绘画、诗歌、视频制作)的教师团队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在多种知识载体配合下,能更有效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钋, 金红昊. 信息化产品使用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模式变革的影响探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2): 50-58.

[2] 欧薇. 音乐教育在医学院校的重要性研究[J]. 北方音乐, 2020, (17): 237-238.

[3] 李佳维. 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J]. 艺术评鉴, 2021,(18): 38-40.

[4] 雷涵淇. 浅析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 2021, (9):73-74.

[5] 蒋丹平. 奥尔夫音乐治疗干预医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策略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9(4): 166-167.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医学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医学美学美容》合作机构推荐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