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谣俗谚看两岸一家亲

2022-04-20何学威

新传奇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一家亲金门闽南

民谣俗谚是民族文化之母,是民族精神与心理的集中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便植根于这一深厚土壤。两岸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台湾回归、文化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海峡两岸的情况每天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而在我国闽南与台湾地区,口口相传、传承不息的民谣俗谚却充满着动人心弦的温馨,萦绕着历史不绝的回音……

悠久的隶属历史

我国闽台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民谣、谚语,叙述着无法遗忘的过往。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齐困(音,方言,睡的意思)一床帐,台湾属福建。”形象生动的谚语佐证了史料的记载。

史载,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自厦门、金门率领闽南子弟兵2.5万人东征,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渡海攻台,郑克塽归顺,台湾被纳入中国版图,实现全国统一。翌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无金不成铜。”这是关于金门岛的乡谚,因为“铜”和“同”谐音,意为没有金门岛,不能算是完整的同安县。有史料记载,明朝在金门岛设有金门千户所,清朝时设立金门县丞,均属泉州府同安县。1913年改隶思明县,1914年又设置金门县。

2001年1月2日,金门、马祖与厦门开始“小三通”(通航、通邮、通商)。在“小三通”前夕,福建金门在港区联合办公楼的“庆祝2001年金厦通航”纪念标志下,贴有斗大的一副对联:“金门厦门门对门;族同情同同安同。”横批为“双门同安”。

一脉相承的风俗

“两岸一家亲”的基础是两岸同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两岸同胞人缘相亲、血缘相通、文缘相连、商缘相生、风俗相同。

谚语有言:“福州陈,台湾陈,都是一条藤。”又说:“陈林一大半,王(与黄同音)郑满街摆。”台湾移民多来自福建漳、泉二州,有将近上百个姓氏,其中以陈、林约占居民人数的一半,所以有“福州陈,台湾陈,都是一条藤”的说法。

除了姓氏,大部分台湾人都有一个看布袋戏长大的童年。也许看戏的故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不同,或庙会野台,或戏院,或电视,但布袋戏的魅力历久不衰。

布袋戏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偶戏剧种。根据民间传说,明末泉州书生梁炳麟屡试不中,一年应试之前,与友人至九鲤湖,夜里梦见一白发老翁于其手掌题“功名利禄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以为是佳兆。不料那年他依然名落孙山,失意之下,便借木偶解闷。由于言辞博雅、技艺精巧,轰动泉州一带。一些失意书生竞相仿效,使得掌中戏成为知识分子的娱乐。有一次梁炳麟正在演文状元角色时,往日梦中的签诗不知不觉顺口而出,当下领悟原来富贵荣华、功名利禄就在眼前的掌中世界。清嘉庆以后,这种轻便灵活、小巧细腻的偶戏,因规模小、戏金便宜、表演技术高妙而风靡闽南一带。

200多年来,布袋戏在台湾与民俗信仰结合,传统布袋戏的演出是以庙会为基础,酬神答谢,并以联系地方上的情感。布袋戏在台湾一直没有消亡,只是表演形式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有了不同的面貌。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

谚云:“福州鸡鸣,基隆可听。”意为和平岛上福州人家养的鸡,报晓声可传遍全岛,甚至远达八尺门外的基隆。又有民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半屏山也称半屏岛、半面山,位于温州瓯江口外的洞头县,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祖国是连在一起的,台湾是祖国东南面的一个半岛。台湾岛上的半屏山和大陆上的半屏山原本是一座山,名叫南屏山。后来由于海水的冲击,有一半岛屿慢慢地漂离了大陆,中间的大沟变成了宽阔的海峡。

闽南和台湾岛一衣带水,两地民间谚语中和牛有关的谚语很多。如“澎湖查某(方言,妇女的意思),台湾牛”是记载在《澎湖厅志》中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澎湖的女人特别吃苦耐劳,和台湾的牛一样具有勤劳的品质。

闽台一带还有一句乡谚叫“无榕不成村”。在闽台一带的百姓心中,榕树最能福荫乡人,村头巷尾多植榕树,因此有“无榕不成村”之说。

新春佳节,采榕枝扎彩门;端午节用榕枝蘸雄黄酒,喷洒庭院祛除五毒;为老人祝寿,献上榕树盆景;向亲友贺婚,礼品上放一枝粘红纸的榕枝;老人寿终,用榕枝扎制花圈;还有一个禁忌,烧柴绝不能用榕枝。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在村口往往植有榕树,意为神灵降临的地方。

民谣俗谚是民族文化之母,是民族精神与心理的集中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便植根于这一深厚土壤。两岸的文化認同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台湾回归、文化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清风》2022年第1期 何学威/文)

猜你喜欢

一家亲金门闽南
福建加大供水 助金门“解渴”
国画《一家亲》
Golden Gate Bridge History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动物一家亲
闽南少年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