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2-04-20马宇豪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马宇豪

摘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些年来,国家日趋关注乡村人才的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2021年2月24日,中办国办提出41条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乡村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乡村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结合党中央的指示,构建完善的乡村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引言

农村公共事业关系到很多方面,这其中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全体村民的教育、文化、环保、交通、等多方面都包含其中。在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我们能够感受到此项事业的重要意义。它与城市公共事业呈现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点。近些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让农村有了新的风貌,农村的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农民生活的幸福感更加增强了。尤其去年是建党百年计划的收官年,为妥善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问题,国家重视建设人才的供给。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首先得是对党忠诚,真正服务群众,同时还要有实践能力。目前这四百多所高校中,专门的农业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将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對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建设,同时也缺乏对此专业混合型应用人才的定向培养。

1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培养的意义

目前,分散经营依然是乡村农业的主要特征,不具备较高的产业化水平。而通过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业经营人才等,可拓展农产品的宣传销售渠道,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得到加快。一些创业经营型人才将凸显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打造出来,不仅能够满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又可以对其他农民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农村产业链条将会逐步延长,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为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将乡村和谐稳定的状态保持下去。由于农民群众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与技术,再加上客观条件容易影响到农业收成,导致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不足,容易有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产生。而通过培育乡村人才,能够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知与能力水平,改善农民群众的收益状况。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紧密团结广大农民,有效共享资源技术与利益风险,可增强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几率。同时,乡村人才既具备先进生产技术,又可以向农民群众传播先进思想与先进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农民讲解政策方针、法律知识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水平,促使乡村整体风貌得到改善。

2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2.1三农问题的“一懂两爱”

相信认真研读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的人,都明白何为“一懂两爱”。报告强调振兴乡村战略,需要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做一项事业,你首先要热爱它,从心底挚爱这份事业,你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去支撑着你披荆斩棘,其次要想把一份事业做好,你还要深入了解它,懂得它,一个人只有在擅长的领域才能将工作做到极致。所以说,“一懂两爱”具体、详细的向我们阐述了振兴乡村这一系统工程中,对于人才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内在要求。懂农业,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擅长的能力作用到农村的建设上来,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对农村有认同感,才能把农民的事记挂在心头,一心一意造福百姓。因此我们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要做到对农村公共事业熟记于心,对农村问题有解决办法,我们高校在培养这类人才时,要多这方面有所侧重。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对农民农村的热忱。

2.2切实提高乡村人才待遇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培养乡村人才,一个有效举措就是提高乡村人才待遇,用好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乡村人才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却是乡村现有人才不断流失,吸引返乡入乡人才更加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人才待遇不高,乡村发展条件差,农民大量流出农村涌向城市,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更不愿意在农村工作。与农村相比,城市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城市待遇好,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对人才吸引力大。二是城市公共服务发达。城市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发达的教育和畅通便捷的基础设施等,城市公共服务远比农村公共服务好,这一对比明显阻滞了农村人才回归乡土。三是城市生活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在城市生活。因此,要培育乡村人才,就应该改善和提高乡村人才待遇。一是实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农村人才与城市居民享受统一的社会保障。二是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医生和乡村干部的收入,创造条件使其收入比城市相应人员的收入略高,以稳定乡村教师、医生和乡村干部人才队伍。三是推进全民教育均等化,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作为过渡,可以允许农村人才子女就读当地最好的学校。四是加快农村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高校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时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全社会要共同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观念。新时代、新农村可谓是万象更新,公共事业领域更需要高水平、新型人才,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志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11):47-48+50.

[2]周华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16-17.

[3]赵路.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30):132.

[4]李亚杰.浅析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祖国,2018(14):87+89.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