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2022-04-20豆角

妇女之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吉小宝读书

豆角

因为有了书籍,人类才有了悠远而浩瀚的历史,宇宙之文明才能抵住岁月的侵蚀生生不息,拥有了跨越时间和距离的力量,一经打开,新鲜生动一如昨夕。而我们,也方能以史为鉴,并令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愿我们手中永远有书,心中永远有梦,为所热爱的奋不顾身,对应该承担的无所畏惧,向着目标执着坚定,百折而不挠,百折而无悔,做最好的自己。

读书的益处,娃娃和妈妈都应该知道

小朋友会读书,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吗?当然,不仅小朋友,就是成年人也希望因自己的长处而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但,如果读书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知识所赋予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那读书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有位妈妈讲了她女儿小宝与书的故事。小宝刚刚上一年级,属于比较晚熟的小孩,看上去懵懵懂懂。同组一个小女孩被选为组长,因为纪律问题批评了小宝。小宝挨了批评就有点委屈,回家就哭了。妈妈当然很心疼,就去找老师反映情况。

老师说,小宝确实还没进入小学生的角色,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所以需要类似小组长这样相对比较成熟的同学协助老师对这类小朋友进行适当的规矩和约束,适应一下就好了,不必过于担心。妈妈虽然知道老师讲得有道理,但心里还是有点惴惴,怕小宝产生心理压力,怕这种成长需要太长的时间。

结果,事情发展的速度和解决方式都相当地出人意料。

没两天,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和孩子们聊天,問孩子们长大有什么理想。小宝说她长大了想当诸葛亮。老师特别惊讶,问小宝为什么。小宝说,因为她读了《出师表》,听过《三国演义》的故事,很佩服孔明先生。老师不相信,让小宝说说《出师表》里写过什么。小宝当众背诵了一遍。这下可以说,全班都被震住了。

下课以后,小组长立刻来找小宝,非常礼貌客气地说,希望以后能和小宝做朋友,也希望小宝把自己看过的书介绍给她。从此以后,小宝就觉得读书非常有用,也就更加地热爱阅读。之后,小宝在学校一直过得很好,倒不是说成绩怎样厉害,关键是,她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书籍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也帮助她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没有人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坎坷怎么办?如果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就能发现知识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有效性,毫无疑问,这会令他终身受益。

而对父母来说,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是与时俱进地学习关于育儿的理念和教养的常识,对大人、对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前阵子看到一个视频。一个高中生和妈妈在街头发生争执,女孩不停地说,我真的很抑郁,我很难受。妈妈则大着嗓门不停地批评和抱怨:你有什么难受的,你一天天的就是读个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有什么压力!别人家孩子都是这个节奏,人家怎么好好的?我看你就是不想好好学习!你就是在给自己成绩不好找理由!

你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家长觉得孩子们只要衣食无忧就没资格抑郁,还是认为所有孩子都该一个样,人家没问题你也不该有问题。如果这位妈妈肯花点时间学习,她就会更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并以更恰当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这样就算孩子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至少还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拥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她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乐观而健康的人,继而走上一条最适合她的通往罗马的路。

好好读书,好好恋爱

最近有一件让网友很欢乐也很认真的事,就是从当下女演员中挑选谁最适合饰演李清照。细看各方说法,可以说,连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演员时,观众都没有这么挑剔,为什么?还不是闭月羞花的容貌好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难寻。这位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横空出世的“词国皇后”,那种力透纸背的书卷气,那把比男人还硬的铮铮铁骨,不读个几车的书,怎么演?!

这种近乎刻薄的挑剔,从某种程度上,正是现代中国人对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尊重和仰慕。实际上,这种尊重和仰慕,自卿去后,从未褪色,从未停歇。世人对她的一切如数家珍,而“四大美女”却仿佛历史的烟云,朦胧难考。可见,美貌终归是浮云,才华却可以不朽。也因着这份绝世之才,李清照得到了当时女性可望而不可即的浪漫爱情。

而如果你不读书,可能爱情放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

有个男孩,在某个冬天的夜晚,去女同事家帮忙重新安装电脑系统,半个小时,活计搞定。女孩招待他喝了一杯茶,他边喝边问了一句:外面天气如何?女孩透过窗子望了一眼,道:外面马滑霜浓。男孩听完言道:什么鬼啊?现在外面哪有马!说罢大笑离去。后来有一天,也是冬天,他偶然间读到一首诗: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心头先是一惊,然后一痛。这首诗的意思是: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这是一首情诗啊!

你可能想说,女孩为什么不再直白一点?这么错过多可惜!也许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呢!

可这就是爱情啊!要么够热烈,要么够浪漫,要么够合拍。

刘小莉与丈夫就是极其合拍的存在。他们都来自农村,是小学同学。没错,刘小莉只读到小学毕业。而她丈夫小吉也只读上个中专,学的还是医。众所周知,医生这个行业太需要高学历,所以小吉根本没办法进正规医院,毕业后就回村当了赤脚医生。

在村里当医生,收入伶仃。但小吉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尤其喜欢中医,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上函授,从专科读到本科,起初村里人都笑他,家里地里啥活不干,就知道读书,还不如种地的赚钱。但刘小莉却一直支持丈夫,在她眼里,丈夫是令她仰慕的读书人,她愿意一直这样仰慕下去,无须回报。

再后来,县中医院缺医生,小吉顺利受聘,也终于算是有了在当地来说不错的收入。刘小莉也喜滋滋地跟着进了城,一边照顾儿子,一边打零工贴补家用。实际上,这个小家庭还是贫穷,孩子上学加上租房,手头还是很紧。尽管如此,刘小莉还是非常支持小吉接着读在职研究生。

又几年,45岁的小吉研究生毕业,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顺利应聘到深圳一家私立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坐堂老中医,并且一直坚持钻研中医药知识。刘小莉原本在医院当护理员,但在小吉的影响下,她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准备考护理相关的资格证。如今儿子都已经当上动力司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如今两人在家的业余生活就是读书学习。在书籍的陪伴下,他们一直琴瑟和鸣、携手向前,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青春还是年老。

他们读书,是为了挺起国家的脊梁

我们通常说的读书,指一切对自身修养有益的书。但如果读书读到博士,那读书就真的是在吃课本。有人怀疑:吃那么课本真的对这个社会很有用吗?是的!非常有用!

有位叫“时间规划局”的答主,在网上亲述自己读博的心路历程,不仅获得几万的高赞,无数人深感震撼,也激起了很多年轻人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的澎湃热血!

故事始于2004年,这位网友读研一的时候。当和师兄师姐蹲在冷飕飕的实验室里欣赏面前崭新的机器,他的感受只是高端和新奇。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的一个教育部课题——基于RE(逆向工程)和RP(快速成型)的机械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听不懂?那么“3D打印”呢?没错,就是它!这项技术在2016年左右突然以“3D打印”之名爆火,做一份PPT能很快拿到千万级的投资。但这一切都和“时间规划局”无缘了,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动手,导师的项目就成功结题了。

然后他的导师和其他导师合作,拿到了一个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被迫转行的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项目会深刻改变他后来的人生。毫无疑问,这是个极为新潮和前沿的项目,有着常人难以听懂的名称和完全无法理解的内容,连身为其中一分子的“时间规划局”听了也是一脸懵的那种高深,深不可测。为此,答主连续一年半的時间,没有在晚上11点前回过宿舍,一遍遍地查文献、做实验,却一直拿不到理想的数据,并且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几近崩溃,跟女朋友也开始吵架了。

直到因为师弟一个意外的错误,他奇迹般地绝处逢生,拿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自此科研之路开了挂,困惑反而更多了。导师没空理他,告诉他想弄明白就去读博士吧。博士初入门,他觉得爽极了,因为课题组的全是牛人,学院的设备也很给力,从理论到实践一站齐。他的科研进程如快马加鞭,在某些指标上可以和全球几个主要的相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组一决高下,甚至领跑。一个暑假就搞定了3篇SCI论文。那种美妙的、刺激的、眩晕的愉悦感觉,他说,不做科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

按照正常的发展路径,他接下来会成为一个科研能手,手握大把高质量论文,顺便申请一堆专利,承担各种国家的研究项目。但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化。

2010年,学校基本不再留博士毕业生任教了,这让他留校的愿望落空。几番考量,他决定和师兄一起创业,创业方向有一个当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名字——芯片。他做的是陶瓷芯片,当时全球只有德国、美国、日本三家公司有相关技术储备,中国这一块市场注定被别人垄断。

为了研发技术,他应聘到某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公司发动机研发部,两年之后,他对产品了解的深度已经超过供应商。三年下来,此处已经没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第四年,他获得了两个天使投资。第五年,他们有了完全自己制造出来的总成产品,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大家目标一致,就是让中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之后,省里推荐“时间规划局”参加了科技部一年一次的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他杀进总决赛,成为十分之一。而这最后的十位,全部是博士学位。此情此景,谁还敢说博士只是学历呢!

更开挂的还在后面。大赛的带队老师把这前十名招集在一起,说,知道我们国家的“万人计划专家”吧?就是科技强国的领军者,国家迫切地需要你们。前三名有机会。十个人瞬间红了眼,这一刻的热血沸腾,为国为民。如你如猜,“时间规划局”最终入选。他说,“我会和另外一万多名专家一起,成为国家科技强国、升级转型的领军者,在这个古老的国家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与国外的竞争对手展开厮杀,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加冕为王。”

如今,他和师兄创办的公司,每年的销售额都以倍速增长,估值到了5亿。但他们依然买不起大别墅,不舍得换保时捷,依然加班到夜里12点以后,依然把公司利润的大部分都投入到研发中去,依然出差的时候不舍得住超过400元的酒店,依然像守财奴一样守着投资人新投入的几千万现金不敢乱花。脑子里想的都是再开发出几款市场容量过千亿的科技产品,再组建几个团队,再创办几家估值超过5亿的公司,再开拓几个无人涉及的研究领域。他们和像他们一样搞技术和研发的人,终极的幸福只有一个——“有了我们,国家可以顶天立地地站着。”

他们读书,是为了成为中国的脊梁。

猜你喜欢

小吉小宝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捉迷藏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最后一名
我们一起读书吧
鱼腿
读书为了什么
这年头
戴眼镜的孩子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