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探讨

2022-04-19任美丽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任美丽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的“小学化”现象,提出五个方面的治理任务: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虽然“意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但“校外培训机构”也涉及学前教育的相关培训。幼儿园小学化严重,校外培训机构如火如荼,成因是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制、机制、择校、升学、攀比、就业等都是成因。教育内卷,择校压力下移,家长忧心、担心、焦心,社会舆论推波助澜,学校难守初心,多方共同孕育的恶性学习竞争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实在是触目惊心。

一、对“小学化”倾向的基本认知

(一)“小学化”的集中表现

从教育内容看,把学业知识当成入学准备。学拼音、汉字、计算、英语、奥数、国学等等,布置家庭作业,误把这些学习当衔接。从教育方式看,剥夺了孩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权利,以课堂形式机械灌输知识,死记硬背,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从教育环境看,校园内充斥着“知识内容”,户外活动场地和玩具严重不足,室内缺少区域活动设置,粘贴的都是拼音、字母、名言警句等,孩子们被僵死的“知识环境”包围着,幼儿园的活泼、生动、灵性被埋没。管理方式“小学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使用小学作息时间和排课方式。盘点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不难发现,幼儿园教育脱离了幼儿教育初衷。

(二)竞争压力下的幼儿园尴尬处境

绝大多数公办园、一部分民办园知道自己的办园行为有违国家规范,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也很无奈。违背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育工作者愿意吗?

大部分家长或监护人,受知识水平限制,秉持传统教育观念,坚持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学知识,不上课学习,天天玩不是荒废孩子吗?占据半壁主体的民办园,其经费来源都是自己掏腰包,生源之争就是利益之争,为了利益只能迎合家长要求和社会追求。公办园也不能幸免,主要原因也是经费短缺。由于非编制老师太多,聘任老师的工资财政补贴杯水车薪,只有靠收费维持发放。生源就是财源。利益之争导致“小学化”严重。

有些小学实行入学考试分班,不实施零起点教学,逼迫幼儿园不得不把教育内容上升到小学层次。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愿意,幼儿园又能如何,所有的学前教育规范都成了一纸空文。教育竞争带来的“互撕”,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

从管理的角度考量,监管不到位是导致“小学化”越演越烈的一个主因。各级政府都有教育主管部门,过程管理到位吗?如果一有苗头就强势扑灭,哪有任其发展的机会。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所幼儿园因为“小学化”严重而停办,连限期整改的文件也少见。

(三)“小学化”危害的非显性导致家长的不以为然

由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是隐性的,而“小学化”教育恰恰相反,效果是显性的。会读拼音了,会写汉字了,会念英语了,会背古诗了,摸得见,看得着,都是具象的效果。忽视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权利,扭曲甚至扼杀幼儿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心理正常发展,甚至说是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摧残,这些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家长认识不到长远发展的好处,焦虑下,选择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情不得以。“按入学成绩分班”害苦了多少孩子和家长。

违背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违背认知规律,不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忽视非智力因素发展等,这些专业知识,家长不懂可以理解,但作为幼教人,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做好家教沟通,帮助家长纠正认知。

二、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界定

“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家长、学校,包括幼儿所做的各种入学准备;简言之,是指儿童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教育研究表明,良好的幼小衔接对儿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离开幼儿园是节点,进入小学是起点,这个转折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变化之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必要性、复杂性、综合性,都在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变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幼小衔接的任务是艰巨的。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幼儿园改变课桌的摆放形式,延长课堂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等,其实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幼儿的适应能力、持久性、交际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通过衔接课程,运用游戏引导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适应能力,可以为幼儿的顺利过渡奠定一定的心理基础。

(二)全面理解衔接主体

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幼儿。从关系层面看,涉及幼儿园、教师、家长、小学、社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从教育层面看,涉及课程、教育效果、幼儿成熟度等;从个体层面看,涉及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个性等。给孩子做好哪些方面的衔接,才能顺利过渡到小学,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探究的主体。

必须明确,幼小衔接不是“知识衔接”,不等于“读、写、算”,更不是看孩子会背多少诗词、会讲几种语言、储备多少知识,这些都是误区。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核心。好奇心、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乐于想象和创造等,都是优秀品质,孩子有了这些,“读、写、算”就能轻而易举获得。

(三)讲究策略,才能水到渠成

根据幼儿个体入学成熟度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衔接。听知觉能力、视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良好的身心素质、孩子的自理能力等。孩子如果在这十个方面达到了要求,也就具备了成熟的入学水平。

必须强调的是学习品质,因为这方面被绝大多数家长所忽略。好奇心、坚持、主动积极、专注力、责任感、有条理、荣誉感、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涵盖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敢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是儿童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品质。为孩子做好这些入学准备,也就掌握了幼小衔接的真谛。

有了理性认识,具体事务都可以迎刃而解。诸如喝水、如厕、整理书包、整理衣物、听说读写等,学起来也就非常容易。

童年是幼儿人生积攒能量最宝贵的阶段。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好身体、大格局、思辨力、创造力。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双减”背景下,去除幼儿园“小学化”,潜心做好幼小衔接,学前教育才能回归初心。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家长错了
甜蜜欢颜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