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干预路径研究

2022-04-19戴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西

戴鹏

摘 要:金融排斥问题在广西农村中普遍存在,这是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广西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必须大力普及金融服务的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村金融机构和设计符合农村的金融产品等。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干预路径,即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创新金融产品,健全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政府增强支持农村金融的力度。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推进服务方式和所设计产品的创新,以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广西;农村金融排斥;干预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079-04

一、相关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排斥问题越来越严重。金融排斥通常定义为在金融体系中部分群体缺乏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这些群体因为没有有效地被金融机构所包含,因此也无法获得正规途径的金融服务。金融排斥对广西农村发展经济会带来负面影响,它阻碍了广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广西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如果广西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对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广西农村金融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农村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金融资产比例较小;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接受度不高,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等相对落后,金融服务意识较低;农村金融公共设施不齐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都是导致金融排斥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且金融排斥问题的发生会加剧广西农村发展不平衡以及相对落后状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我们仍需全面了解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原因及特点,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测度体系对广西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进行科学评价,全面分析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产生背景、形成机理和影响效应,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思路,提出对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干预路径,为解决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 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Leyshon& Thrift,1993,1994,1995)。自此,国外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金融排斥的内涵。普遍被专家学者们接受的是金融排斥的六维评价标准(Kempson&Whyley,1999),即地理排斥(Physical Access Exclusion)、营销排斥(Marketing Exclusion)价格排斥(Price Exclusion)、条件排斥(Condition Exclusion)、评估排斥(Access Exclusion)和自我排斥(Self-exclusion)。其二,金融排斥的原因。金融排斥主要是由于空间上的地理原因导致的(Ponard,1996;Fuller,1998)。地理排斥对普通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金融排斥和社会排斥两者相互影响,呈现相互正反馈效应(Chakravarty,2006)。也有学者从“价格排斥”和“收入排斥”两个角度解释和分析了金融排斥的形成原因(Bridgeman,1999)。部分中外学者合作研究发现,从金融制度的视角观察,相当长时间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与金融机构聚集密切相关(Godfrey Yeung & Canfei He & Hao Liu,2012)。其三,金融排斥的影响。受金融排斥的人群难以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使自身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Leyshon & Thrift,1995)。金融排斥和金融包容会呈现相互交替演化的发展趋势,但这一过程又会使区域的金融系统发展不均衡(Garderneretal,2004)。金融排斥影响因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收入状况(Kempson&whyley,1999)、就业状况、年龄、种族(Devlin,2005)、受教育程度(FSA,2000;ANZ,2004)以及金融素养等。二是宏观因素方面如区域经济状况,银行存贷利差、交通便利程度(Leyshon,1997)、地理位置、法律制度(Lombardo&Pagno,2002)、科技发达程度(FSA,2000)信用状况、社会网络状(Guisoetal,2008)以及通胀等因素。其四,金融排斥的对策研究。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排斥问题的关键是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的特点,针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高风险性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收益补偿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Collardetal,2001)。另外,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也是很重要的,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信用水平以降低自我排斥,进一步刺激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金融需求,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排斥(Wayne Simpsona & Jerry Buckland,2005)。同时要照顾边远地区的金融主体,从而实现金融服务的地理公平性(Andrew Leyshon & Shaun French & Paola Signoretta,2008)。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方面,“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田霖和武巍(2005)最早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切入研究这个问题。此后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越来越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针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分析。何德旭、饶明(2007)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而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实际上也是非常高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排斥相对较强,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地区资金缺口日益拉大,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日趋严重,金融排斥现象加剧。王修华(2009)认为,我国的金融排斥现象存在地区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程度,与地理因素存在相当大的关系。我國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排斥现象比东部沿海地区要更加严重。其二,成因分析。王志军(2007)认为,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国有四大行经营战略的调整,撤销合并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网点和分支机构。二是农村信用社的集约经营使其合并撤销了较偏远农村地区低业务量网点。徐少君、金雪军(2008)则认为,金融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较低、基础设施环境较差、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周科、王钊(2010)认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制和体制环境造成农村的金融排斥。其三,对策研究。许圣道、田霖(2008)认为,从市场的角度解决金融排斥问题需要结合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而王修华、邱兆祥(2010)则认为,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现象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政府应该在缓解金融排斥的过程中主动干预这种市场失灵,从而保障每个农村经济主体享受公平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马九杰、沈杰(2014)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大部分集中在农村高收入群体。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洪正(2011)认为,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需要从国家的外生主导模式向民间的内生主导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也有部分学者着眼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思考对策问题,王修华等(2012)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加快推进包容性增长和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构建,尽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使城乡居民获得相对公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纵观目前国内外金融排斥的相关文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对中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产生背景、形成机理和影响效应的综合性研究。二是构建科学的金融排斥评价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需要对农村金融排斥的评价指标进行创新,特别是针对不同区域,形成差异性的指标体系。三是在应对当前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方面,提出的对策不够切实有效。

二、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

广西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农村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广西农村金融机构毕竟起步较晚,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农村金融体系也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少,这些都加剧了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销与价格的排斥

目前,广西农村每万人的乡村人口中平均仅有约17位金融服务人员,在广西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金融产品的营销基础,营销排斥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广西农村的金融环境越发恶化,农村居民无法更好享受到现代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广西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接受度较低,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入门槛普遍较高,农民有效投资的不足容易产生金融排斥。

(二)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排斥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过程中,经常伴随有相对严格的附加条件,这些条件和规定会使金融知识匮乏的广西农村居民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广西农村中的金融机构的覆盖率过低,除了现在发展较好的国民村镇银行以外,广西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并不多。而且在设计金融产品时,多数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好地去结合广西农村居民具体情况去设计出符合广西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广西农村征信系统尚未健全和完善,极大降低了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发展能动性,在农村推广和发展金融产品难度较大。

(三)供给不足与需求抑制

广西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而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这使得广西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要去承担更高的市场风险、产品风险以及运营风险,也要投入更大的服务成本。农村金融环境恶劣,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认知水平低下,对金融产品的接受度不够。另外,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去保证自身的稳定收益。因此,金融机构减少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投入和金融产品的营销,农户家庭更难以去购买金融产品和得到金融机构的服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需求的抑制也是金融排斥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广西农村征信系统不完善、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缺乏以及对现代金融营销模式和金融环境的不适应,广西农村居民对于金融机构是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排斥,他們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民间借贷方式,这也抑制了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农村居民获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相对而言,民间借贷信息传递更便捷,利息通常比金融机构要低。因此非正规金融取代正规金融,减少了广西农村居民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广西农村金融的发展。

(四)广西农村居民金融素养较低

广西农村大多地处偏僻山区,金融机构的进入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广西一些山村中,当其他地方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支付宝、微信、云支付等线上金融支付软件时,当地农村居民还普遍停留在存钱取款、现金支付等层面。金融环境的恶劣也表现在法律的不完善、征信系统的不健全等方面。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不断产生新产品和新理念,人们的金融知识也需要及时更新,但是广西农村居民金融素养较低,对金融知识的更新不够快,相应的金融知识储备越发落后。

三、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干预路径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路径来干预广西农村金融排斥。

(一)向广西农村地区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创新金融产品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广西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加上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导致广西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的发展在开始就是不足的。但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逐渐好转,金融环境得到改善。面对广西农村征信系统的不完善和贷款比率低下的情况可以对进入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做一些改变,建立资金流通机制,采取合理灵活的利率政策,加强监管制度,提高农村地区的贷款率,对农户家庭进行资信评级,时刻追踪贷款用途,保障贷款的合法化使用和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推动小额信贷发展,进而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使广西农村摆脱贫困。微型金融可以基于接受贷款者信誉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度信用贷款,向传统上难以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弱势群体以及微型企业提供持续的信贷服务。广西农村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属于这类人群,广西发展农村地区微型金融是解决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群获得金融服务问题的有效路径。由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单一的金融机构组织模式无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的发展模式,整体推进广西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这也是缓解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健全广西农村地区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广西农村当地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等,有助于金融信息技术的传播,从而改善广西农村的金融环境。

1.加强广西农村地区的惩罚机制的实施,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特别是明确失信行为所要付出的法律代价,用法律来震慑不法分子,降低农村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降低和法律的规范会改善广西农村金融环境,从而干预广西农村存在的金融排斥问题。这既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也进一步加强了广西农村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

2.完善信用征信系统。广西农村居民对于征信信息的完善仍然缺失,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面临信用风险。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资信调查小组,对广西当地农户家庭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广西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短板,引导金融机构合力推进广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切实改善乡村弱势群体信贷服务。

(三)加强广西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广西农村地区在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以及公共服务上相对落后使得广西农村的金融环境得不到改善。政府应继续增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农村道路的整修、增强网络信号、增加互联网的覆盖率等,在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大规模财政投入,从而建立微型金融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基础,这样有助于农户家庭对金融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各类微型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通过多种互联网方式向广西农村居民提供存款、支付、授信等电子化的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以降低农村居民获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从而为在广西农村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营销打好基础。

(四)在广西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

广西农村地区的文化偏低,对于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较难适应,无法接收有效的金融信息,从而导致了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扶贫力度,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义务教育在广西农村的有效实施,为传播金融知识打下基础,提高各村高校学生参与金融实践活动;设立金融普及小组,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加强他们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营造金融知识的传播氛围,以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

(五)政府加大支持农村金融的力度

政府应结合广西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为以后金融机构的加入和金融产品的营销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广西农村金融的发展。政府需要对农村金融市场加大干预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去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鼓励现有广西各级商业银行开展有利于广西农村经济的金融业务,改善广西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村金融基礎设施,加强对广西农村居民的金融教育投入,以期解决广西农村的金融排斥问题。

结语

为了解决广西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必须大力普及金融服务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村金融机构和设计符合农村的金融产品等。当地政府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利用现有政策加强现实改进,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推进服务方式和所设计产品的创新。并且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不仅要注意金融服务,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不要强制性地过度发展,要关注负担和发展是否成相应比例,不能完全照搬城镇地区的金融发展理念进入农村地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农村的广泛实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民的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广西农村的金融排斥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告别贫困:中国农村金融创新与反贫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2]  丁秋博.农村金融扶贫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8.

[3]  贺小金.我国农户金融排斥影响因素及破解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4]  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47-52.

[5]  凌千千.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6]  李乐.我国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与破解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7]  吴静茹.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排斥与破解新思路——基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7,(3):115-117.

[8]  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陈万基.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研究[J].西南金融,2016,(10):70-76.

[9]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10]  田晓春.中国区域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广西
广西贵港
百年圆梦·壮美广西——全国美术名家画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2017广西艺术作品展作品选登(四)
2017广西艺术作品展作品选登(三)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