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19刘赟汤飞飞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刘赟 汤飞飞

摘 要: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在加快观念转变的同时,立足“三全育人”观念的指导,在构建起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积极推动“00后”大学生正确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的培养。文章研讨了“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校在“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培育层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育人的深度与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育形式相对单一这几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找准问题根源,构筑起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体系,方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想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 “三全育人” 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219-03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同样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1]。伴随着大学生的年龄段全面从“90后”转向“00后”,在“三全育人”的指导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向“00后”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除了要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思政教育方针,也必须切实增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养,才能推动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积极的贡献。

一、“三全育人”对“00后”大学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任何人才培养工作,都始终面临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谁来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2]。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过程中,整个教育理念也在切实发生着变化,最为突出的特征莫过于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已不仅仅只有简单的知识传递、技能培养,还包括正确的三观塑造、社会责任感塑造和履行、综合素養提升等方面,在此情况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要求也就愈高。基于此,“三全育人”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执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受此影响,对于学生培养的内容层面显然是更加全面客观的。

(二)更加凸显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终极目标,“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在明确立德树人工作前进方向和切入路径的同时,也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仅涉及到对个体精神层面的改造,更是涉及到了对其行为的引导,因此,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理念。在整个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中,既注重对个体正确价值观念的传递和塑造,也关注了在整个人才培养实践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事情,更应当与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符合要求的新时期大学生。

(三)更加强调学以报国

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之欺凌,由此催生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平年代得益于国家在教育领域内的持续投入以及强大国防所营造的稳定环境,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不过在这个过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众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有所淡化[4]。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下,任课教师要在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执行的前提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环节中,自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以报国教育,即学生要自觉地把学习、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需要结合在一起,要以最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显著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也能较好地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大方向不会发生偏差。

二、现阶段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践行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育现状

(一)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必然要将重心放在全员、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落实上,在此过程中自然就需要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目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一整个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第一,在面向“00后”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部门之间的配合相对较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境遇中。例如,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学生处、团委、各个院系之间基本上属于零沟通的状态中,各个部门就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相关的文化培育基本上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举办的活动雷同度较高且缺乏较为明确的主题;第二,在第一二三课堂之间,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同样都缺乏着深入的整合和配合,基本上属于老师讲一讲、强调下的浅显层面中。

(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推进面向“0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育工作,自当在深刻改变育人理念的前提下,在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层面下功夫。一是育人的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很多高校的“三全育人”实践中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层面重视力度不够,并未实现全覆盖,经常局限于辅导员的主题班会或是思政课老师的课程讲解,其他任课教师以及其他环节中并未做到有效的涉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基本局限于线下环节,对线上环节所做的相对较少;二是在育人的深度层面还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5]。推进“三全育人”,既要关注育人的广度,同时也应当在深度层面下功夫。现阶段在对“0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养中,并没有太多实际行动,也未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很多时候学生们对于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比较模糊的。

(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育形式相对单一

作为个体,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与此同时,当其成长到一定阶段,也势必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在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的实践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育虽然较为重视,但在具体形式层面却是较为单一的。首先,相关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诸如“三支一扶”等专项扶持计划是当代大学生履行自身社会责任一个很好的机会,国家对于这些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但是在很多高校中对于这些具体政策的宣传不够具体全面,从而使得很多大学生对此不太了解;其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灌输层面,这方面的具体实践开展得较少,自然使得很多大学生对此难以做到全面深刻的了解;最后,高校在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育形式相对单一,不够生动活泼,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色彩过于浓厚,不能很好地契合“00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以及信息获取习惯,自然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对加强“00后”大学生培养的对策

(一)创新观念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培育

“00后”大学生们身处和平年代,因此,在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层面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当创新观念积极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要创新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认知。推进“三全育人”,意味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变革,受此影响,自然要将重心放在整个教育观念的转变上,即要将重心从一开始的注重知识传递、技能培养转向综合素养的培养;二是要强化“三全育人”践行的统筹规划,推进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协同培育。要在00后大学生中筑牢社会责任感教育,增强他们的担当感,必然要基于统一的理念指引,通过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带来整体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积极申报“三全育人”试点高校的前提下,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整合资源推动协同育人的具体切入路径;三是要建立起有效的部门沟通与协调机制,围绕“三全育人”以及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必须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由此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机制,从而推动“三全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创新发展推动“三全育人”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三全育人”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目标,基于此在高校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要更加有效地带来整个人才培养效果的改善,势必要在具体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在“三全育人”的广度上下功夫。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培育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要紧密围绕课程思政的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课程及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紧密围绕“三全育人”的理念来展开重新的优化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支撑“三全育人”工作的客观需要。要注重线上线下环节的联动建设,特别是在线上环节,要更加注重互联网空间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导入课堂以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得面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感、使命感教育能够跃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在整个深度层面下功夫。高校的全体教师要在深刻理解社会责任感、担当感内涵的基础上,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将最新的理念、手段、技术等融入其中。要摆脱机械式的灌输,将重心放在对整个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创新表达和教育上。

(三)形式创新让社会责任感教育和担当意识培育活起来

大学生们是高素质的劳动力代表,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其担当意识在任何时刻都非常重要。对于现阶段的高校“三全育人”实践,国内高校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们发挥自身所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区均衡发展,先后推出了“三支一扶”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系列措施,对于这一类的政策各个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其为更多的大学生所熟知;其次,要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育的知行合一。即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系统培养,让“00后”大学生在显著增强自身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也愿意化动力为实践;最后要丰富具体的教育形式,让整个教育活起来。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演讲、辩论等形式激发大学生们的参与心,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或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宣传教育、实践等层面加以创新,更好地契合当代“00后”大学生们的客观实际。

四、结论

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而建立起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面对学生群体已经彻底实现了从“90后”向“00后”的转变,高校在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必须切实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培育。现阶段众多高校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比较涣散,不利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因此,亟待从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推动育人深度广度的提升、实现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培育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入手,以此推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基金资助: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1BDY009,编号:ND21232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先根,景云.高校“三全育人”模式实现路径探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1,35(04):69-72.

[2] 郭长义.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探索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新路径[N].中国城市报,2021-08-02(B04)

[3] 艾昕.“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170-171.

[4] 钟戌显.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5] 叶灵珍,郑珠仙.基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4):47-49.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作者简介:刘赟,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专业专任教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汤飞飞,副教授,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电子商务、创新创业。]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