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中医学阅读情况及推广对策分析

2022-04-18杨莲勉刘建成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学生中医药

杨莲勉,刘建成,黄 昕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作为乡村等基层医疗结构员工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农村人口就医治疗水平,是健康中国建设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其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中医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目前我国医学体系的主要组成之一。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现阶段乡村医疗使用,但目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不多,以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居多,其培养以现代医学体系为主体,因此,如何提升高职医学生的中医认知,对落实《中医药法》和传承中医学有重要意义。

阅读推广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职能,通过有目的的引导推广,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读物,进而提高其阅读效率与爱好[1]。笔者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中医学基础》专业学生为对象,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对中医阅读状况和知识了解情况,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推广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中医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1 研究方法

1.1 对象

2020年12月1日-5日,随机在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2019级两个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中药专业、护理学专业抽取学生458人,开设了中医学概论或中医学基础,情况见表1。

表1 抽取学生情况分析

1.2 问卷设计

采用问卷星进行网上调查,设置了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专业、班级),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如何了解中医、中医基本特点等)8个问题。高职医学院校学生中医知识阅读方面问题5个,中医学习面临主要困难方面3个问题,中医学阅读推广现状与方法5个问题,其中多选题6个,单选题15个。另外,设立了关于中医阅读推广困难与方法开放性问题2个。

1.3 统计分析

客观化问题数据统计由问卷星自动生成,开放性问题导出后,人工归纳分析。

2 结果

2.1 关于中医学的基本认知分析

458名学生参加调查,均完成所有问卷,458份有效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科学的(均为99.56%),且本次疫情对中医认识提高的人数有77.29%。但对中医基本了解人数为19.65%,了解国家中医政策为25.33%。

2.2 对中医基本理论学习情况分析

高职医学生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了解状况堪忧,自我认为基本了解的仅为19.56%,基本理论内容能全选对的有15.53%,四大经典著作全选对的为8.08%,知道医圣是张仲景,药圣为孙思邈的分别为56.99%和49.78%。知晓情况高低依次为临床医学(80.39%),中药学(68.63%)和护理学专业(49.18%)。造成中医知识匮乏的主要原因是重视不够和阅读活动开展不佳。

2.3 对中医阅读方式情况的分析

通过调查,84.47%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了解中医知识,其他还包括观看影视专题(49.78%)、观看医生空间或抖音(31.06%)等方式。97.6%认为医学职业院校有必要强化中医学开设,目前课时基本合理(96.72%),而且大多数愿意多了解中医学,可适当增设与临床有用的中医选修课程或其他二课堂活动(97.82%),尤以临床专业学生(84.82%)为迫切。

2.4 对中医阅读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课余中医阅读主要以教辅资料为主(69.43%),其次是科普著作(51.53%)、名人传记(34.28%)和经典著作(25.11%)。

2.5 对中医阅读推广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导致中医阅读情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深奥难懂(90.61%),学习任务重(63.32%)。认为有必要进行阅读推广为98.69%,认为推广形式对中医学认知与爱好有影响的为97.38%。造成推广效果差的原因主要为缺乏优秀推广人(73.36%)和优秀推广读物(67.69%)。

2.6 对中医阅读推广方法分析

调查发现传统推广方式对学生依然有吸引力,如知识竞赛(72.05%),传统读物的导读(74.67%),但新型推广方式慢慢会成为主流,如手机阅读(84.5%)、短视频(90.61%),中医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喜欢的推广活动(84.24%)。

3 讨论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大量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缺医少药尤为突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回基层,更不愿扎根基层,高专高职医学类院校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一个类型,办学定位是面向乡村基层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关乎“健康中国”的实现。

3.1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需要强化中医知识

中医学历史悠长,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显示出的疗效,进一步彰显其优势。但现实中,作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中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据2012年统计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高等职业院校350余所,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85所,而冠以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仅有9所[2],而且医学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医课程也不多,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13个专业中只有临床医学,护理学等4个专业开设了《中医学概论》。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3,4]中医学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尤其适合于乡村基层医疗服务,由此可见,强化医学高职院校中医水平十分必要,也势在必行。

3.2 高职医学生对中医阅读情况值得重视

尽管国家把中医事业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但高职高专医学生对中医认知相当匮乏,令人担忧。本次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医学生认同而且愿意学习中医学,但对中医学有了解仅为65.94%,对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回答正确率不到75%,回答医圣、药圣是谁正确率不到50%。引起高职医学生对中医认识不足的原因,结合本次调研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真正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将中医学纳入必修课。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将中医学放在应有的位置,而医学高职院校考虑学生学制短,学习任务大,只将它纳入限选课,且课时尽可能压缩。②自主阅读能力不强,缺乏内生动力。正因为中医学没有作为必修课,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是把它作为任务来完成,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没有学习的动力。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不理想,存在着盲目性阅读,尤其是信息时代阅读内容更以娱乐化、碎片化为主[5]。③知识体系独特,难于理解。中医学以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取类比像等方法归纳升华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有别于现代医学,难以理解。即便是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对中医经典阅读存在困难,如田蓉对浙江中医药大学207名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发现62.32%学生对中医药经典文献存在阅读困难[6],本调查发现高达90.61%学生认为深奥难懂。④教师拘泥教材,缺乏吸引力。高职医学院校中医师资多是学校到学校,临床经验不丰富,无论是上课还是科普讲学,照本宣科的多,难以激发阅读兴趣。

3.3 阅读推广是强化中医知识的有效途径

阅读推广是组织者通过周密策划,采用相应的途径和方法,增强阅读的影响力,使之更有目的地开展阅读[7]。由此,可以清晰推断阅读推广能有效提高高职医学生的阅读效率和中医学知识。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要科学的策划。要确定好主题,有方案,不同学期可以围绕中医学某一主题开展,选择的读物有针对性,减少了阅读量。高职医学生不需要像中医专业学生那样广范围学习,由于主题的限定与明确,节约了学习时间,不增加课程学习压力。②要确定好活动形式,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要多样活泼。考虑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新生代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好传统读物和新型读物,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抖音等新载体推广。③要遴选好推广人。如果说好的策划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关键,推广人是活动实施者和践行者,那么优秀的推广人直接影响活动的成功[8]。一方面,加强培养,对中医专业老师的推广能力培养,优化其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根据主题从医院或外校请优秀医师或教师作为专项活动的推广人,以增强活动的效果。④优化馆藏资源。除购置于课程相关的中医药辅导材料外,要选购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较好的书籍,如《黄帝内经与养生》,或者通俗易懂的专家讲座,如曲黎敏的《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等等,让学生有书本可读。

4 结束语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推广,可使高职医学生爱中医,信中医,进而用中医能力,提高其临床服务,同时促进中医的传承。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学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