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食品学科信息需求匹配为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2-04-18叶新友张路路孔成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文发文期刊

叶新友,张路路,孔成果

(1.江南大学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22;2.中央财经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1)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江南大学在2015年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主要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支撑体系,应根据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对学校“双一流”学科的支持力度。江南大学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特色学科,其中以食品为主体的农业科学学科已经跻身全球前1‰的行列。因此,本研究以江南大学图书馆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源保障体系。

本研究将在了解食品学科用户资源需求基础上,分析江南大学图书馆已购置的外文电子资源保障情况,构建以食品学科信息需求匹配为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保障体系,调整图书馆资源采购策略及所订购资源侧重点、覆盖面,同时不断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以满足“双一流”学科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资源需求调研

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研究一般通过三类研究开展,一类是常见的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信息需求,如胡丽荣[1]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用户需求,整体来看医学生对医学数据库尤其是中文医学数据库资源需求量高。Nel M等[2]通过对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兽医学教师信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除了对专业资源需求较高外,还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周天[3]的问卷分析中也发现高校图书馆用户对专业性资源需求明显。王玉玫等[4]在对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的学术信息需求进行调研时发现,首先是本科生对于教辅资料的需求强烈,其次是与从业资格相关的考试类资源需求量大。此外,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对专业论文写作的需求也比较明显,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相关资源。王英杰[5]采用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的方式对留学生的图书馆资源需求进行调研发现,留学生需求最多的是了解有关中国的文化、历史及旅游方面的信息,同时留学生希望在图书馆能查找到关于提高其汉语水平的相关资源。

另一类是日志挖掘,主要是通过分析日志信息来获取图书馆用户的真实需求,包括借助于OPAC日志或者网站访问数据等。如林绮屏[6]通过对OPAC日志数据分析,发现图书馆用户最喜欢阅读关于中国文学类(I2)的图书,如《天龙八部》《金粉世家》《梦的解析》等热门图书。周伟[7]也发现盐城工学院图书馆用户检索中国文学类(I2)图书频次最高。侯志江等[8]在分析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OPAC日志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用户检索频繁的图书主要是文学类(I类)的,包括《繁花》《出梁庄记》等,此外用户对各类考试类资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Ghaphery[9]分析了美国弗吉尼亚联合大学图书馆的日志数据,发现用户对运筹学、管理学和医学类的资源关注度高。Arshad A等[10]分析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大学图书馆日志,发现用户使用量最大的资源是免费学术资源,然后是电子期刊和电子书等。

还有一类研究是采用引文分析来获取用户资源需求,引文分析法是描绘用户信息需求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高校师生的各种科研产出,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报告以及学位论文等,反映出高校图书馆师生的资源需求。如Buttlar[11]分析了1994年—1997年间美国17所ALA认证的图书馆院系的61篇图情领域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发现用户主要关注于相关专业的期刊论文,其次是专业图书。Zila[12]分析希伯来大学2010年—2013年间社会人类学科的32篇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发现用户对专业图书文献的需求是最高的,尤其是英语类专业图书文献资源。马凌云等[13]采用引文分析对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发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数学系老师主要关注于专业期刊,尤其是高水平的SCI或EI收录论文。Currie等[14]在分析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师发表的论文引文时也有类似发现。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在高校图书馆用户资源需求进行了相关探讨,对于用户资源需求规律的探索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日志分析、引文分析等方法来了解用户的普遍性需求或者某类特殊信息需求。但已有研究中对于食品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研究较少。

2 基于食品学科建设的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保障情况

研究在统计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的下载率、引用率、发文量等情况基础上,分析江南大学图书馆的食品学科外文电子期刊的保障和缺藏情况,进而探索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用户的文献资源需求、利用的特点,为江南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建设、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力度与信息服务的能力及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1 数据收集

为更好地了解学科期刊的保障情况,本研究以2019年江南大学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列表为样本,根据数据库商提供的COUNTER使用报告及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数据为例,对比了2019年ESI收录的食品学科的期刊,使用引文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统计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用户的下载情况、发文情况及发文引用情况等。

2.2 学科期刊下载及保障情况

表1对食品学科外文电子期刊保障及下载情况进行统计得到,根据ESI分类食品学科共计收录期刊数量为344种,其中江南大学图书馆保障期刊数量为246种,期刊保障率为71.51%;图书馆已保障期刊数为184种,期刊保障率为92.46%;2019年食品学科用户共计下载量为566 925次,分布在199种期刊上。整体来看,江南大学图书馆的食品学科期刊保障率很高。

表1 学科期刊保障及下载情况

对这些期刊进行下载量分析汇总统计得到表2,在199种下载期刊中,有12种期刊的下载量超过了10 000次,占全部下载比例的66.62%,有55种期刊的下载量超过了1 000次,占全部下载比例的96.41%,这符合帕累托法则。另外,有37.19%的期刊2019年的下载量在50次以内,这表明食品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相对比较集中。

表2 学科期刊下载量分布

表3表示2019年未保障但是有下载量的15份期刊,下载量共计2 300次,其中《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的下载量最高为904次,占全部未保障下载量的39.30%,其次是《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期刊,下载量为873次,占全部未保障下载量的37.96%。

表3 未保障期刊下载情况

2.3 学科期刊发表及保障情况

2019年江南大学在食品学科发文量为512篇,发文所在的期刊数量为61种。对于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学科产生发文的61种期刊中图书馆已保障期刊数量为56种,占比91.80%,发文量为496篇,占全部发文的96.88%,如表4所示。

表4 学科发文保障分析

表5对食品学科发文量期刊信息进行了统计,从数量上来看,有14种期刊的发文量达到10篇及以上的文章,占全部发文量的70.12%。需要注意的是《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这份期刊在2019年发表了江南大学食品学科12篇的文章,但该期刊尚未保障,处于缺藏状态,需要在图书馆后期资源采购中重点关注。

表5 学科发文量期刊信息及保障情况

此外,根据JCR分区情况,有366篇文章发表在27种处于一区(Q1)的期刊上,占总发表数量的71.48%,83篇文章发表在16种处于二区(Q2)的期刊上,占16.21%,证明江南大学发表的食品学科文章质量很高。进一步对未保障期刊进行分析,其中有1份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处于二区(Q2),3份期刊《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Oleo Science》《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处于三区(Q3),《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处于四区。

2.4 学科期刊引文及保障情况

引文量是衡量作者对已有研究成果吸收、利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者科研文献需求的最直观的表现[15]。表6展示了2019年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发文的引文情况,发表的512篇文章共引用期刊2 430种,其中图书馆已藏期刊1 694种,保障比例为69.71%,发文的引用量为20 442条,图书馆已藏为18 359条,保障比例为89.81%。

表6 学科发文的引文情况

进一步对发文的引文期刊情况进行统计,得到表7,在2 430种引用期刊中,有4种期刊的被引用次数超过了500次,占全部被引用次数的18.15%,说明这4种期刊属于高被引期刊,但有93.99%的期刊的被引用量都在20次以下,进一步统计得到,有1 210种期刊只被引用了1次。

表7 学科期刊引文情况

对发文的未保障引文期刊情况进行统计,得到表8,有27份期刊的被引用量占未保障期刊引用总量的30.96%,其中《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这份期刊的被引用量最高为72次,对于未保障的高被引量的期刊应该重视。

表8 部分为保障引用期刊情况

分析引用文献的发表年代能帮助图书馆更好的购置资源,按照文献年代分配比重,对535篇样本文献的引用年代信息进行统计得到表9:①引文时间跨度较广,引用最早的是1890年Fischer E.在《Berichte der DeutschenChemischen Gesellschaft》(《德国化学学报》)发表的文章;②引用年代较为集中,2000年以前引用数量为2 694篇期刊,占全部引用期刊数量的12.18%,大部分引用文献主要集中在2009年以后,占全部引用年代文献的66.47%,尤其是2015年、2016年发表的文献引用程度较高,约10%,因此图书馆要重点关注近10年内相关资源的保障,尤其是最近3年的期刊一定要重点保障;③引用年代很新,2018年发表的文章中引用了7篇2019年出版的期刊文献,这7篇文献是提前出版并被2018年作者所引用,因此图书馆要保障到食品学科最新发表的期刊文献资源。

表9 引文年代分布统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统计分析食品学科用户外文电子期刊使用情况,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1 食品学科用户的外文电子资源需求特征。通过采用引文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分析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用户的外文电子期刊资源下载情况、发表期刊论文情况以及引用情况等来挖掘食品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从下载情况来看,食品学科用户在2019年的下载量大部分集中在199份期刊中,其中超过66%的下载文章集中在6%的期刊,这表明了食品学科用户的外文电子资源需求比较集中,符合帕累托法则。从食品学科用户发表论文情况来看,食品学科用户2019年发表了512篇文章,分布在61种期刊上,其中有70%的文章集中发表在14种期刊上,而且这些期刊大部分处于JCR分区的Q1或Q2区,表明食品学科用户所发表的文章水平很高,用户的科研能力很强。从学科期刊引用情况来看,食品学科用户发表论文共引用了2 430种期刊文献,其中有4种期刊被引次数超过500次,属于高被引期刊,说明食品学科用户的重点关注期刊内容相似。但有1 210种期刊只被引用了1次,也表明了食品学科用户的关注内容广泛、丰富。

3.1.2 图书馆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保障情况。从食品学科用户期刊下载情况、期刊发表情况及发表文章引用情况来看,图书馆的外文电子期刊保障率达到90%以上,表明江南大学图书馆所购买的外文电子资源较符合食品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研究也发现有部分期刊图书馆未购买,但用户的使用情况很高,如从学科期刊下载角度分析得到,《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这两份期刊的下载量很高;从学科期刊的发表情况来看,2019年食品学科用户在5份未保障期刊中发表了文章,这5份期刊分别为:《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Journal of Oleo Science》《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从学科期刊引文角度分析,有27份期刊未保障,其中《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被引用量很高。整体来看,《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这3份未保障期刊的使用情况很好,因此建议图书馆考虑后续补藏的可能性。

3.2 建议

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有一流的学术资源的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对所购买的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才能主动精准的调整和完善采购策略以满足用户的资源需求,更好地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保障。本研究以2019年ESI收录的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期刊的下载情况、发表情况和引文情况3个角度对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的保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食品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构建了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保障体系

在食品学科用户信息需求方面,采取全方位的采访方式,通过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等方式来精准把握食品学科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潜在需求,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等对食品学科用户的资源下载情况、发文情况和引文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用户的深层需求,在充分探索食品学科用户信息需求基础上来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在食品学科外文电子资源结构方面:①开展资源绩效分析。借鉴成本收益法[16]、模糊语义法[17]等多种理论和方法构建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有资源进行评价计算投入产出比,从而对资源进行登记评定。②保障学科核心资源。对于学科的核心资源要重点保障、优先保障,尽量满足学科用户的共性需求。③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剔除冗余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所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利用率比较低,使用成本较高的资源进行淘汰。④兼顾学科发展多样性。对于无法保障的期刊应通过与其他高校进行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补充,从而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强势学科中弱势领域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保障,兼顾学科发展的全面性。

4 结束语

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主体,应根据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而做相应的调整和转型。在充分了解学科用户资源需求的基础上,调整馆藏资源结构,保障核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兼顾学科多样性和全面性,建立完整的资源保障体系,为推动一流学科的发展做好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外文发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期刊问答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期待您的加入
外文局期刊目录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