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马家沟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2022-04-18刘立柱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伟晶岩产状花岗

刘立柱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辽宁 沈阳 110004)

马家沟铌钽矿于2019~2020年普查找矿工作中发现。矿床位于旧庙(断凸)Fe-萤石Ⅴ级成矿远景区(Ⅲ-57-①-1)内,属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该成果的取得是辽西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勘查工作的一大突破,进一步丰富了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对该区找矿勘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成因,确定了主要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区域内寻找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指明了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柴达木—华北板块(Ⅲ)、华北陆块(Ⅲ-5)、华北北缘隆起带(Ⅲ-5-3)、建平隆起(Ⅲ-5-3-2)、旧庙凸起(Ⅲ-5-3-2-2)南部[1]。

1.1 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新太古代庄头营子片麻杂岩(Aγ3Zgnc)、中生界下白垩系义县组(K1y)、九佛堂组(K1j),上白垩系孙家湾组(K2s)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以新太古代地层为主。

1.2 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主要为中元古代NE向褶皱,中生代—新生代NNE、NE、NEE、NW向断裂。矿区附近规模较大断裂有上迈来断裂、莫牛海—樱桃沟断裂。

1.3 区域岩浆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除了零星分布一些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外,全部为新太古代庄头营子片麻杂岩。岩石类型为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岩石片麻理发育,普遍受混合岩化作用,局部形成沿片麻理发育的长英质细脉体。岩石类型以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图1)。

2.2 构造

矿区未见明显断裂及褶皱构造,角闪斜长片麻岩呈单斜产出,产状较陡。

2.3 岩浆岩

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海西期中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ηγP2)。规模较大者为3条二长花岗岩脉,形态为脉状,岩脉出露长度不一,脉体走向为NEE、NE-NW,倾角较陡,局部近直立。其中ηγP2-1规模最大(见表1)。

表1 二长花岗岩脉特征一览表

二长花岗岩脉产状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无关,分布于矿区南部和北部,岩石类型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新鲜面呈浅粉色—粉红色,风化面呈黄褐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3]。

3 花岗伟晶岩脉特征

3.1 花岗伟晶岩脉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规律

矿区内共发现9条花岗伟晶岩脉,其中地表出露6条,钻孔控制3条。均产于角闪斜长片麻岩中。花岗伟晶岩脉延长 92~284m,延深 25~79m,厚度 0.89~4.4m。形态简单,均为脉状。产状走向NEE、NW、NE,倾向NW、NE、SW,倾角35°~60°。伟晶岩脉产状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而与片麻理走向无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9条伟晶岩脉中只有γρ2、γρ3伟晶岩脉分带齐全完整明显,其它脉体分带不清且无规律(表2)。

表2 花岗伟晶岩脉特征一览表

3.2 花岗伟晶岩脉矿物成分、化学成分

主要矿物成分为微斜条纹长石、斜长石、石英,其次是白云母,其它微量矿物有石榴子石、磷灰石等。

平均化学成分为SiO268.87%,Al2O316.37%,Fe2O31.67% ,TiO20.22% ,CaO1.92% ,MgO0.35% ,K2O3.12%,Na2O3.61%。

3.3 花岗伟晶岩脉内部结构特征

花岗伟晶岩脉多数为粒状结构,少量具有文象结构、块体结构。

磁通切换电动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和等效磁路法等方法。下面主要通过对永磁型磁通切换电动机的的研究方法发展,来了解磁通切换电动机的分析方法。

根据花岗伟晶岩脉结晶分异程度,其结构划分标准[3]如下:

(1)粒状结构:

①细粒结构:<2mm;

②中粒结构:2~5mm;

③粗粒结构:5~25mm。

(2)文象、似文象结构:

①微细文象结构:石英宽<0.1mm;

②细(似)文象结构:石英宽0.1~1mm;

③中(似)文象结构:石英宽1~2mm;

④粗(似)文象结构:石英宽>2mm。

(3)块体结构:

①石英长石小块体:2.5~5cm;

②石英长石块体:5~30cm;

③石英长石巨块体:>30cm。

4 铌钽矿体地质特征

4.1 矿体特征

矿区内共圈出4 条铌钽矿体,分别赋存于γρ1、γρ2、γρ3、γρ6花岗伟晶岩脉中,矿体形态简单,均呈脉状,与其产状一致。矿体长度为57~187m,矿体平均厚度为1.02~1.56m。Nb2O5平均品位为(223.10~357.40)×10-6;Ta2O5平均品位为(22.38~53.62)×10-6;Nb2O5+Ta2O5平均品位为(245.48~410.18)×10-6(表3)。矿体沿走向、倾向具有变薄、歼灭、分枝复合等现象。图2为②号矿体第2勘探线剖面图。

表3 矿体特征一览表

4.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岩性为花岗伟晶岩,浅粉红色—肉红色,矿石结构主要为中粗粒伟晶结构、小块体结构、块体结构,少量为似文象结构。构造为块状构造。

4.3 矿石物质成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少,占矿物总量2%左右,主要为铌铁矿、磁铁矿、针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

铌铁矿属斜方晶系,多为半自形晶,多呈板状或短柱状,少量呈不规则片状,集合体呈块状。颜色呈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大小不均匀,多小于0.2mm×0.4mm。铌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在矿石中分布不均。

脉石矿物占矿物总量98%左右,主要由斜长石、微斜条纹长石等长石类矿物和石英组成,两者占90%以上;其次是白云母,一般占5%~10%;其它微量矿物有石榴子石、磷灰石、电气石、锆石等。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矿区内共圈出4条铌钽矿体,赋存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围岩为角闪斜长片麻岩。

伟晶岩脉产状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而与片麻理走向无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在海西期,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浆侵入到围岩裂隙中,形成伟晶岩脉。伟晶岩的形成过程即为从岩浆到热液的演化过程,在伟晶岩形成前期,以结晶分异作用为主,随着温度降低,伟晶岩中的石英、长石、云母以及稀有元素矿物铌铁矿等从熔浆中逐渐结晶出来,熔浆产生分异作用而使伟晶岩形成分带构造[4]。伟晶岩中富含水等挥发组分,使其与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组成各类络合物,该类络合物携带成矿元素迁移并逐渐富集于伟晶岩内,形成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5-6]。

综上所述,该矿床成因类型属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7-8]。

5.2 找矿标志

该区铌钽矿体赋存于伟晶岩脉中,伟晶岩即为赋矿岩石。伟晶岩具有明显的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晰,在野外肉眼容易辨别。此外,由于伟晶岩脉抗风化,在地貌上多为正地形。因此,花岗伟晶岩脉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5.3 找矿方向

在辽西地区广泛分布新太古代庄头营子片麻杂岩地层,其中花岗伟晶岩脉发育,为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应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重点普查找矿远景区。

猜你喜欢

伟晶岩产状花岗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东秦岭花岗伟晶岩中电气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万众一心战疫情
西昆仑大红柳滩矿集区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找矿模型及意义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新疆和田县阿克塔斯稀有金属矿找矿标志初探
刚果(金)马诺诺(Manono)东部某伟晶岩型铌钽矿地质特征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