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维A 酸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2022-04-18李静王雪松应丹凤罗薇李云艳何蕾陈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重度红光痤疮

李静,王雪松,应丹凤,罗薇,李云艳,何蕾,陈琴

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常熟 215500

痤疮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皮肤炎症疾病中的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与激素水平、皮质分泌旺盛、毛囊角化过度等因素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面部痤疮发生率高达8.1%,其中3%~7%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及心理[1]。因此,重视痤疮的治疗工作至关重要。以往临床治疗痤疮多采用外用药物涂抹结合药物口服等方式,较为常用的药物为异维A 酸,对抑制痤疮病菌繁殖,降低皮脂腺活动有良好效果,从而改善痤疮症状表现。 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 红蓝光照射对治疗痤疮同样具备良好疗效,能够有效灭杀痤疮丙酸杆菌,修复皮肤炎症[2]。 该文针对2017 年5 月—2021 年3 月该院收治60 例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分析, 探讨异维A 酸结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60 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 对照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42 岁,平均(31.95±2.49)岁;病程5 个月~5 年,平均(2.14±0.56)年。 观察组30 例, 男17 例, 女13 例; 年龄23~43 岁, 平均(32.03±2.38)岁;病程6 个月~5 年,平均(2.33±0.53)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痤疮,符合《中国痤疮瘢痕治疗专家共识(2021)》[3]规定;②病情程度属于中重度;③均同意参与且配合该次治疗研究。 排除标准:①对治疗方案所用药物过敏者;②抵触配合研究者;③孕妇及近期有生育要求者;④光敏感者或近期有服用光敏感药物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单纯应用异维A 酸(国药准字H10930210)口服治疗,制剂为软胶囊形式,服用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温水口服,2 次/d,10 mg/次,随后无需进行其他方式的治疗。 持续治疗2 个月。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异维A 酸联合红蓝光物理治疗的方案, 其中异维A 酸的使用方法和对照组完全相同。 在此基础上开展红蓝光物理照射治疗方式,使用专用理疗设备Carnation-87C,红光的波长需设定为(640±10)nm,能量密度需设定为60 J/cm2;蓝光的波长设定为(460±10)nm,能量密度为60 J/cm2。 治疗前需检查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确认完毕后使用温水清洁患者面部,涂抹专用洁面用品。 面部清洗完毕后,仰卧于治疗床上,佩戴遮光眼罩,询问患者是否完全遮蔽光线,确认无漏光缝隙后开启光理疗设备。 先以红光对遍布进行照射治疗,此时要求光源距离患者面部在10~15 cm 之间, 持续照射10 min 左右。更换蓝光光源照射,将与面部距离增加至25 cm 左右,以预防面部皮肤灼伤的概率。持续照射10 min 左右即可。红蓝光理疗频率为2 次/周,2 次治疗间隔至少3 d,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设定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皮损相比治疗前恢复90%以上)、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皮损相比治疗前恢复60%~90%)、无效(症状未出现明显变化,皮损相比治疗前恢复不足60%)3 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根据主观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 (粉刺、丘疹、脓包)进行评估,分值0~10 分,分数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统计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粉刺治疗前 治疗后丘疹治疗前 治疗后脓包治疗前 治疗后7.13±2.35 7.06±2.31 0.116 0.908 2.42±0.45 4.33±0.47 16.078<0.001 7.38±2.11 7.29±2.08 0.166 0.868 2.34±0.33 4.28±0.36 21.758<0.001 7.26±2.85 7.19±2.81 0.096 0.924 2.10±0.32 4.33±0.35 25.756<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痤疮即日常谈起的“青春痘”,属于发病率最高的皮肤性慢性病变之一,通常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但该病症的发病人群并不受年龄的影响[4-5]。 痤疮根据皮损情况的不同可分为粉刺、丘疹、疱疹、结节、脓疱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化脓性病灶。 当人体新陈代谢速率异常时,皮脂内分泌的油脂量过多,就会堵塞毛孔,为细菌的着床和滋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提升丙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率[6-7]。 此时油脂堵塞毛孔,毛孔内细菌大量增殖,就会对周围的细胞组织形成感染,从而引起较大面积的炎症反应[8-9]。

异维A 酸属于痤疮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种类,其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的角质细胞, 抑制毛囊角质层的转化速率,并避免毛孔因角质增生而产生的堵塞程度,抑制新生粉刺的程度,从而起到缓解整体病情的效果[10-11]。同时该药物还可直接作用于皮脂腺, 降低其油脂的分泌速率,保持皮肤的干燥性,减少毛孔内油脂堵塞程度,破坏细菌的生存环境,从而抑制痤疮的进一步扩散,控制皮损程度[12-13]。

光照理疗法也是皮肤慢性炎症治疗中的常用方式,医学领域将光波分为紫外线、紫光、蓝光、黄光、红光、红外线等多种类型, 其中紫外线多用于高效的消毒杀菌工作,而蓝光、紫光、红光多用于治疗皮肤性疾病。 红蓝光照理疗是以单一广谱的高功率光源对皮肤进行照射, 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 杀灭细菌和降低角质细胞形成速率的目的, 其可直接使感染细菌产生对自身有毒性作用的单态氧、原卟啉IX 等,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功能,也能够降低角质化的速度[14-15]。 该次研究中所使用的红光控制在(640±10)nm、蓝光控制在(460±10)nm,采取交替照射的方式,其中红光的透皮效果更加突出,且具备提升健康皮下细胞活性的作用, 照射后有利于加快局部血液循环速度,恢复原有新陈代谢功能后抑制炎性病变的程度,增加皮肤弹性[16-17]。 另外红光照射皮肤具有缩小毛孔、抚平皱纹的效果,可适当提升表皮细胞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量。蓝光照射则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且短时间照射对皮肤健康细胞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还可破坏丙酸杆菌的细胞结构,加速细菌杀灭速率,促进皮肤创面的愈合速度[18-1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异维A 酸、红蓝光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与李海燕[20]研究结果相一致,其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综合有效为96.25%,高于对照组75.00%(P<0.05)。

综上所述,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通过接受异维A 酸、红蓝光联合治疗后能够改善症状表现,降低炎症水平,同时安全性理想。

猜你喜欢

中重度红光痤疮
发红光的蔬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尊严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