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
——以陇东学院为例

2022-04-16倩,姚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陇东歌谣红色

金 倩,姚 伟

(陇东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高等学校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的神圣使命。2022年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早在2020年5月,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作为当今最主流、最具时代意义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将其融入高校课程势在必行!国内学者刘宁即指出:“红色文化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是抵御错误思潮,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抓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举措。”[3]作为革命老区,陇东地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革命纪念馆、革命领袖故居等物质形态文化,又有革命年代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等非物质文化,是国内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陇东学院深处陇东腹地,是庆阳地区仅有的省属本科院校,理应成为陇东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本文以非物质形态的陇东红色歌谣为例,就其育人价值及融入高校翻译课程的路径展开研究,以期构建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陇东红色歌谣及其翻译历程

陇东红色歌谣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广泛传唱于甘肃省庆阳市七县一区及邻近的平凉、陕北等地。这一时期,在毛泽东、刘志丹、习仲勋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陇东大地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事件,开辟了以华池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提振革命士气、歌颂根据地的英雄人物以及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陇东人民在劳动中创作了《毛主席像太阳》《十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这些歌谣在陇东地区广为传唱,是陇东大地极其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甘肃籍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出版这些歌谣。1960年,甘肃省文化局主编的《甘肃歌谣》即收录了《个个等红军》等33首陇东红色歌谣;198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高文、巩世峰主编的《陇东革命歌谣》也收录了《盼救星》等61首陇东红色歌谣。该书后于2011年再版,不仅所录陇东红色歌谣数量增至189首,分类也更加明确,其中“陕甘边区时期歌谣”58首,“陕甘宁边区时期歌谣”105首,“新中国新时期新歌谣”26首。此外,全国性的民歌集成中亦不乏陇东红色歌谣的身影,如1994年庄壮主编的《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即收录了《红灯照得明》等陇东红色歌谣。在众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陇东红色歌谣入选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东地区文化“名片”。

相较于陇东红色歌谣搜集的如火如荼,陇东红色歌谣的翻译实践则相对滞后。第一部较为完整的陇东红色歌谣译著直至2019年才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该书由陇东学院闫晓茹教授和美籍教师基南·马德森(Keenan Madson)合作完成。全书共含7章,分别为南梁之歌、志丹之歌、红军之歌、抗日之歌、边区之歌、解放之歌和新中国之歌。译著不仅收录了《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等百余首陇东红色歌谣的原文和译文,且配以详尽的注释,学术研究价值很高。译作一经推出便受到学界的关注。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周亚莉、刘亚蓉为该书撰写书评,着重从词汇、音韵、句式、修辞、语言风格、文化信息等六个层面对译文进行了评述,称赞其在“弘扬陇东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传承中国红色民俗文化、对外推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4]。2021年,陇东学院张苏亚老师发表《传播学视域下西北民歌“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陇东红色歌谣选译〉为例》一文,运用现代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理论,对陇东红色歌谣的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进行剖析,称赞其传播经验“对西北民歌‘走出去’存在广泛的适用性”[5]。同年,陇东学院黄景芸老师发表《〈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译文中“红色”形象的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考察》一文,运用语料库翻译技术,从高频词、关键词、语义韵等角度对《陇东红色歌谣选译》中的“红色意象”进行提炼,对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建构的文化形象进行解析,强调该书“用英语语言向世界展示陇东根据地人民昂扬向上、歌颂共产党、歌颂人民领袖、歌颂人民军队的红色形象”[6]。综合来看,尽管已有学者关注陇东红色歌谣翻译及其跨文化阐释,但仅停留在译介研究方面,对翻译教学缺乏观照。唯有将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鼓励广大英语专业学生投身翻译实践之中,才能扩大其受众面,真正推动红色歌谣“走出去”。本文聚焦陇东红色歌谣的翻译课程融入,结合已有翻译课程实践经验,重点解析陇东红色歌谣的育人价值及其融入路径。

二、陇东红色歌谣对于高校翻译课程的价值

文秋芳认为“专业课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头戏,也是思政育人的主战场”[7]。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翻译课程是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更是外语专业思政育人的主阵地。鉴于翻译课程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思政教材,教师应积极挖掘身边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程之中。陇东红色歌谣反映了陇东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内容丰富,兼具传统民歌的音韵美,是翻译课程思政育人的绝佳素材。具体而言,陇东红色歌谣对于高校翻译课程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一)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8]。家国情怀是数千年来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和血液中的“家族基因”,是全体华夏子孙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从北宋儒学宗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到革命烈士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从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不浸润着浓厚的家国情怀。然而,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家国情怀较为淡薄,存在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他们盲目地以西方文化为模板,对中国文化妄加批评。鉴于此如何唤起他们的家国情怀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陇东红色歌谣继承了陇东红色文化的“基因”,以歌颂南梁、歌颂革命领袖、歌颂红军、歌颂抗日、歌颂新生活为主题,是重塑英语专业学生家国情怀的绝佳素材。通过将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歌谣中有关革命老区风土人情、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老区人民精神面貌的描写不断感染和激励着英语专业学生,引导他们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以陇东红色歌谣《南梁颂》为例,歌曲不仅赞美了南梁镇“绿茵茵青山走千里,清泠泠春水流万年”[9]8的独特自然环境,更歌颂了“一代代英才创新业,一辈辈新人永向前”[9]10的进取精神。又如,《边区就是咱们的家》中有:

石榴树上开红花,

边区就是咱们的家。

谁敢动它一星土,

咱拿性命保卫它[9]222。

这首歌谣将陇东革命根据地比拟为家园,表达出老区人民建设家园、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极具感染力。同样,红色歌谣《我们的天地》中也有“我们是老百姓,我们也是兵,要保卫祖国和家乡”[9]138这样号召普通老百姓保家卫国的词句。当代大学生在阅读、翻译这些歌谣的过程中,他们心底的家国情怀逐渐被唤醒,保卫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也随之被点燃。

(二)传播民间文学、增强文化自信

民间文学是指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自发和自娱的通俗文学,是最贴近于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文学形式。通过长期的英美文学学习,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西方的史诗、田园诗、牧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已极为熟稔,而对中国民间文学形式却知之甚少,翻译更是阙如。基于有限的认知,部分学生甚至对中国民间文学嗤之以鼻,认为其是旧社会的糟粕,进而简单地将其归入野史、封建迷信之中。如何修正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民间文学的错误认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是外语专业思政育人亟待解决的难题。陇东红色歌谣是陇东地区人民自发创作,用以歌颂革命领袖、歌颂抗日英雄、歌颂美好生活的通俗文学形式,是老区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高文、巩世锋就曾指出:“陇东红色歌谣几乎囊括了我国文学创作的全部表现手法,有的采用传统的白描、铺陈的表现形式,有的采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谐音双关的写意手法,有的还采用重叠的方法修辞,创造了诗一般的美妙意境,增强了歌谣的音韵美和感染力。”[10]

通过将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之中,英语专业有关中国民间文学的错误理解逐渐被更正,重新认识到中国民歌的修辞、韵律之美。以陇东红色歌谣《歌唱毛主席》为例,尽管其中有“毛主席好领导,天下尽清官,他一心为百姓,赛过活神仙”[9]84-86这样包含民间“活神仙”信仰的词句,但此处的“活神仙”并非是“神化”毛主席,而是以比喻的修辞格来赞颂他卓越的领导才能。歌谣中随后出现的“边区办得呱呱叫,一片好河山”[9]86即证明了这一点。比喻是陇东红色歌谣惯用的修辞手法。《毛主席像太阳》中短短四句话,即用了两个比喻,先是将毛主席比作太阳,后又将边区比作了一盆花,花的开放离不开太阳的照耀,正是有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引,边区人民才能得到解放,日子才能兴旺。修辞之外,押韵也是陇东红色歌谣的一大特色。以红色歌谣《纺线线》为例,其中“棉花车车滴溜溜转,好像朵朵白玉莲。白生生的棉花纺成了线”[9]214即遵循“言前辙”的韵律形式,选取“转”“莲”“线”这样的谐音字为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韵感十足。由此可见,学生阅读、翻译这些歌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文学、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带着对中国文化优越性的坚定信念,带着对民间文化的无限痴迷,他们必将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的译者和传播者。

(三)提升专业素养、培育译介精英

翻译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陇东红色歌谣选译》的译者在谈及翻译方法时即强调:“在词汇、修辞、形式和文化信息层面采用异化策略,尽量体现陇东红色歌谣的表现手法,保留民歌语言特色,保留民歌原有民俗、文学和文化意象,使民歌保持原有韵味,以便让英语读者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9]3由此可见,采取何种策略翻译陇东红色歌谣,使之在准确传达中华革命文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欧美读者所接受,这是每个英语专业学生必将面临的难题。就文化翻译而言,陇东红色歌谣根植于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其中必然掺杂大量的陇东文化负载词,翻译难度较大。具体而言,陇东红色歌谣中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包含物质、宗教、生态、语言、社会五个方面。物质文化方面,《拥护刘志丹》中的“馍馍”“荞面”“饸饹面”即是陇东地区独特的饮食;宗教文化方面,《歌唱毛主席》中的“大救星”“活神仙”即是陇东地区特有的民间信仰;生态方面,《打老谭》中“元城川”“兰沟门”“王桥”即是陇东地区的地理名词;语言方面,《刘志丹是好汉》中的“精脚片子”“跑不绊”即是陇东地区的方言;社会方面,《穷人跟定刘志丹》中“斗倒地主分田产”就是老区革命文化在社会方面的写照。

除陇东地方文化负载词外,红色歌谣中还广泛分布着“红军”“救星”“领袖”“共产”“革命”“红旗飘”“抗日救国”“军民一心”“打倒土豪恶霸”“推翻三座大山”等极具中国革命特色的红色文化负载词。这些词语意识形态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同样构成翻译的难点。如何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如何保证这些词语的准确翻译将是高校翻译教师教学的重点。通过将陇东红色歌谣融入翻译课程,在反复的、针对性的翻译训练之后,英语专业学生势必会进一步明确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一步熟悉文化翻译的基本规律,成为未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重要储备力量。

三、陇东红色歌谣融入翻译课程的路径

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协调者和引导者,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手段,教学评价是对高校教学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教学活动。由此,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也需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只有坚持培养红色歌谣翻译名师、创新红色歌谣融入方法、丰富翻译教学评价体系,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培养陇东红色歌谣翻译名师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1]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负责人,教师对学生整体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源泉。然而,部分翻译课程任课教师对中国文化自信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即对西方的翻译理论如数家珍,而对中华优秀文化及其外译实践却知之甚少。因此,陇东红色歌谣融入翻译课程的第一步即是加强陇东地区外语教师“红色基因”的培育。近年来,陇东学院依托地方特色,通过定期邀请陇东红色文化专家为在校教师做讲座、组织教师参观革命遗址、观看陇东红色歌谣演唱等多种方式激励广大教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此基础上,外国语学院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陇东红色歌谣的搜集、遴选、译介、研究实践中去,不仅推出了《陇东红色歌谣选译》等极具影响力的译著,还发表了多篇陇东红色歌谣译介研究论文,不仅推动了陇东红色歌谣的域外传播,也为其融入高校翻译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翻译名师的带动下,已有部分英语专业学生以红色歌谣英译为选题,积极投身歌谣翻译实践,他们不断打磨、分享自己的译作,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东红色歌谣“传唱者”和“传播者”。

(二)创新陇东红色歌谣融入方法

名师之外,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还需依靠教学方法的创新。现有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第一课堂”的知识灌输,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就当前来说,高校学生主要以“00后”为主,“互联网结构了他们整个知识学习以及认知方式和过程”[11]。因此,翻译课程任课教师在融入红色歌谣时,也应注重方式方法,即在发挥好“第一课堂”作用的基础上,深耕“第二课堂”。具体而言,在翻译课程开始前,教师可在“学习通”“QQ课堂”“云课堂”等平台分享陇东红色歌谣表演视频,要求学生分组观看,并尝试翻译这些歌谣;课程进行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报告,阐述各自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教师结合学生的报告内容以及自身的翻译体验对译文进行修改和点评,凝练翻译内容、总结翻译策略;课程之外,教师组织学生举办红色歌谣字幕翻译竞赛、红色歌谣英译比赛,鼓励他们在参赛之余,积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红色歌谣译文,营造红色歌谣搜集、传唱、翻译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更广泛学生的关注。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协同作用,陇东红色歌谣与翻译课程的联系更为紧密,“红色基因”逐渐在陇东大学生心中扎根,高校翻译课程的育人目标也由此实现。

(三)丰富翻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陇东红色歌谣融入翻译课程还离不开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传统的翻译课程评价体系仅关注学生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翻译名家名篇的记忆情况,忽视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创造性、自发性,这远远偏离了翻译课程的育人目标。因此,若想将陇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翻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具体而言,要采取“自主翻译实践+客观翻译批评+有效翻译传播”的综合内容评价模式。“自主翻译实践”即打破“教师命题、学生答题”的课程考察机制,鼓励学生自主遴选陇东红色歌谣进行翻译,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强调译文的创造性;客观翻译批评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及相关的翻译理论,对现有的陇东红色歌谣译文进行文本细读,撰写较为详实的书评,凝练误读、推广经验;有效翻译传播指鼓励学生积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校园公告栏、校报分享自己的译作,以实现译文更广泛的传播。教师可根据学生陇东红色歌谣的翻译情况、书评的质量以及影响力进行打分,评判学生的课业表现。除此之外,评价的形式也应进一步丰富。教师应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从被动的受评者变成主动的评价参与者,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在评价学生陇东红色歌谣翻译实践报告时,可先由学生遵照评价标准自评,再由全班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这样学生在了解自身不足的同时,学习“他者”的翻译经验,从而提升红色歌谣的翻译教学效果。

四、结语

正如李蒙指出的那样:“翻译教学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加强翻译课程思政,可以帮助中国未来的译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冲击下,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12]高校翻译课程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去”方面同样优势明显。通过培养红色歌谣翻译名师、创新红色歌谣融入方法、丰富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等手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陇东地区高校翻译课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育红色文化译介精英,助力中国民间文化“走出去”,更有助于在高校师生中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陇东红色歌谣融入高校翻译课程只是红色文化融入英语课程的一个开端,通过进一步挖掘陇东红色文化的内涵,更多的物质、精神、语言层面的红色文化将被引入高校翻译、文学、大学英语等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地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传统的传播者,更可提升陇东红色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加速红色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猜你喜欢

陇东歌谣红色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红色是什么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红色在哪里?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