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比较

2022-04-15孙来顺

医学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孙来顺

(天津市宝坻区安康医院精神科,天津 301800)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症状可分为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前者多表现为思维形式障碍,后者则主要包括情感平淡、意志缺乏、快感丧失以及注意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1,2]。近年来,该病阴性症状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有研究表明[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中以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最为常用,但二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4,5]。本研究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天津市宝坻区安康医院精神科收治的72 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各36 例。氨磺必利组男16 例,女20 例;年龄26~47 岁,平均年龄(32.57±3.26)岁;病程5~80 个月,平均病程(65.47±4.35)个月。利培酮组男14 例,女22 例;年龄25~48 岁,平均年龄(32.63±3.35)岁;病程5~80 个月,平均病程(65.52±4.4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6]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 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60 分;③无药物禁忌。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近期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1.3 方法

1.3.1 氨磺必利组 给予氨磺必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1,规格:0.2 g/片),口服,初始剂量为0.1~0.2 g/d,依据患者病情在1 周内加至0.4~0.8 g/d,疗程12 周。

1.3.2 利培酮组 给予利培酮(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76,规格:1 mg/片),口服,初始剂量为1~2 mg/d,依据患者病情可于10 d 内加至4~6 mg/d,疗程12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PANSS 评分、SANS 评分、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锥体外系综合症、体重增加、肠胃道症状、血压升高、心动过缓、血中催乳素升高)发生率。PANSS 评分[7]:阳性量表共7 项,分值为7~49 分;阴性量表共7 项,分值为7~49 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共16 项,分值为16~112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SANS 评分[8]:共24 项,包括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5 个分量表,分值0~12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阴性症状越严重。临床疗效:显效为SANS 减分率≥50%;有效为SANS 减分率25%~49%;无效为SANS 减分率<25%,阴性疗效则按此标准单独计算。SANS 减分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阴性治疗有效率=(阴性显效+阴性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PAN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氨磺必利组低于利培酮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SAN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SAN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氨磺必利组SANS 量表中意志缺乏评分及兴趣社交缺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ANS 量表中其余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N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AN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氨磺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但氨磺必利组阴性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4 两组阴性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出现可能与额叶多巴胺(DA)减少及5-羟色胺(5-HT)异常等原因有关,可引起患者社会功能下降、愉悦体验丧失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9]。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前者可有效阻断突触前DA 受体,中断负反馈抑制,进而增强DA 的传递能力,提高突触间隙的DA 水平,以此提高额叶皮质DA 的活动性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10-12];利培酮则可与5-HT2A 受体及D2受体进行联合拮抗,促进皮质下结构相关的额叶皮质DA 活性,同时调节中脑皮质DA 的活动性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13,14]。二者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均具有确切的应用疗效,但关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尚无统一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PAN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氨磺必利组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优于利培酮。同时,两组治疗后SAN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氨磺必利组SANS 量表中意志缺乏评分及兴趣社交缺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NS 量表中其余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患者的意志障碍及社交兴趣障碍具有更为理想的改善效果。氨磺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组总体疗效相当,这与既往报道相似[15-17]。但氨磺必利组阴性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阴性疗效相对较高。此外,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氨磺必利的用药安全性相对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氨磺必利优先阻断边缘系统而非纹状体的D3/D2受体等原因有关。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前者阴性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意志障碍及社交兴趣障碍,且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