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防控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2-04-15苏成林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林业病虫害

苏成林

摘 要 为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控成效,从发生概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林业病虫害现状,并论述了我国在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适地适树、监测预报、防控体系、应急机制及强化控制5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及方法。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防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4.046

在林业建设中,林业病虫害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森林抚育水平和营林效益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被病虫害侵扰的森林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突发性,因此需要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

1.1 发生概况

目前,我国每年因为林业病虫害导致的损失有

1 000多亿元,由于林业病虫害导致的林业成灾面积为各类灾害面积的50%。20世纪60年代以前,半原始次生林状态较好且病虫害的为害较小,这是因为当时森林的生态结构合理,制约关系稳定,加上病虫害类型少,虫害面积也相对较小。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得病虫为害加重,导致林业受害面积增加[1]。

1.2 发生特点

我国国土辽阔并且森林资源丰富,但是有害生物的种类也较多,且分布的面积较广,为害严重。我国林业工程的稳步实施,推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人工林不断增加的同时,原生林不断被破坏,加上保护力度不足,使得林业病虫害日益严重,并呈现以下4个特点[2]。1)面积大。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加上缺乏合理的森林结构,使得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日益加大,为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也在连年增加。2)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我国林业病虫害种类有8 000多种,且每年均会发生本为偶发的灾害转发成大面积的林业病虫害灾害。3)面临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较大。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对中国的入侵,不仅面积较大,而且成灾严重,给林业带来严重损失。4)本土林业病虫害为害较为严重,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在增多,发生范围也在拓展,加上病虫害还存在周期性暴发的问题,使主要林业树种遭到严重破坏。

1.3 发生原因

1.3.1 森林的抗逆性有待提升

人工林在我国森林系统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人工造林以中幼林为主,不仅树种单一,而且造林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抗逆性较差,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3.2 重治轻防问题较为突出

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病虫害预报、监测、防控工作,但是在灾害发生后的治理始终是工作的重点,对于采种环节、育苗造林环节、抚育采伐环节等忽视预防性监测与防控工作,导致防患能力不强。

1.3.3 农药使用不当

在治理林业病虫害时,林业主管部门往往忽视长期防治效果,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较为突出,经常使用导致病虫形成抗药性而发生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病虫害日益严重,进而出现恶性循环。

2 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成果

在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我国营造的人工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林业病虫害也呈现了为害面积不断增大和为害性不断增强的趋势,所以我国的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控,并先后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采用科学的行政和技术方法,使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得到了合理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林业建设成果得到维护。

我国的病虫害治理思路是治理主体明确、坚持依法治理、加大经费投入。1)治理主体是森林经营者,即防治主体,职责是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注重职能转变,做好宣传、指导、技术咨询及推广服务等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依法治理是着力构建病虫害治理的法律体系,切实注重病虫害检疫工作的开展;3)经费投入方面,则是在财政拨款方面加大力度,强化病虫害防治,同时大力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升营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3]。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同地区需因地制宜,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加强新技术的探索。例如,山东省是开展生物防治最早的省份,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天然的次生纯林与人工纯林为主;辽宁省则主要开展社会化防治改革,注重职能转变,将营林工作者自身工作的主动积極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实施社会化的防治方案;山西省加强防治设施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森林消防宣传,注重监测预警,严格把关检疫,大力推动生物防治实施,同时注重管理体系的完善,采取增加资金支持和对森林结构进行合理布局等多元防控对策。我国在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以下5个[4]。

2.1 适地适树

林业病虫害的防控是以科学营林为前提,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整个林业生产环节,大力开展工程造林,并实施集约化经营等诸多林业措施,营造以本土树种为核心的人工混交林,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促进生态林抗性的提升;注重天然林与害虫天敌保护,使得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强化林分对有害生物的自主调控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2.2 监测预报

建立健全虫情监测与预报体系,借助现有技术手段,强化早期预防技术推广和应用,通过强化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开展,使病虫害得到有效监测与预报;并通过定期实施普查,强化森林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强化公众认知,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的综合防控意识得到提升。

2.3 防控体系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致力于良好防控模式的构建,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控及预警体系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林业主管部门需采取分区治理的原则,在重点区域强化重点防治,在其他区域积极防治,既要注重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及生态防治的有机结合,又要大力推广并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避免有害生物出现大面积暴发。

2.4 应急机制

为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监测、预报及检疫工作的开展,需加强林业病虫害灾害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强化检疫执法工作的开展,避免有害生物与危险性病虫害传入与传出,及时掌握林业病虫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确保各项应急机制得到高效落实。

2.5 强化控制

既要加强森防基础建设,又要注重分区管理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着力构建林业病虫害生物种群信息档案的建设,加快林业病虫害生物测报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建设,确保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监测、预防、治理,确保林业有害生物为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加强森防科研与科技成果的推广。

3 林业病虫害防控对策

3.1 针对性防控

林业病虫害的类型较多,需根据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发生情况与防治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方法。例如,针对白蛾的防控,一般每年的防控时间在5—9月:对于重点治理区域,主要通过地面喷施灭幼脲、人工剪网及释放小蜂、飞防等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对于一般治理区域,则通过监测、地面喷药及人工普查剪网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可采用25%灭幼脲

2 000倍液与1.0%苦参碱800~1 000倍液混合后在树上进行喷雾治疗,并在幼虫破网之前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剪网,剪下的网收集后集中处理。对于杨扇舟蛾的防控,则是在每年的6—9月开展,尤其是对柳树和杨树做好防治工作,可采用25%灭幼脲2 000倍液与氰马乳油1 500倍液混合后在树上进行喷雾治疗[5]。

3.2 确保主体责任落实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是重大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责任主体,必须细化、落实防控责任,着力实现各级政府与林业部门的共同负责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管理与落实。落实防控工作的同时,定期开展专题会和现场会,并采用下发文件和通知的方式,着力推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以制定目标责任制、监督、联防联治、检查验收及奖惩等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治理工作。

3.3 实施分级负责制,强化经费投入

为切实提升林业病虫害的防控成效,需要在属地原则下强化对其的资金投入,林业主管部門根据属地林地面积做好防治经费安排,以政府为主体,从多个渠道加强防治资金的投入,在确保病虫害防治经费得到保障的同时,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为后续的林业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资金保障,以更好地应对突发问题。

3.4 加强系统防控措施建设

1)强化监测预报,发挥预警准备作用。通过建立不同的测报点,形成监测预报网络,因此需在本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的发布,如确保虫情简报得到及时发布、除虫通知得到及时下发,确保测报信息第一时间送达,为森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便其他地区与乡镇林业管理部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以达到防早、防小的效果。系统监测要与重点监测进行有机结合,对每年测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档,着力构建完善的数据库,有效提升测报准确率。由专业的测报人员就本地区内的林业病虫害实施快速监测,采取固定地块、明确方法、明确对象及定时调查监测等方式,以国家级测报点为主导,并注重主导作用的发挥,借助全自动测报杀虫灯做好灯诱害虫系统观测工作,采取性诱剂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观测。实施系统监测后,需在各乡镇设置相应的监测点,从监测点收集情况,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时期进行准确预测,利用政务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及时给各乡镇发布虫情简报,以达到指导防治的效果。此外,注重监测网的作用发挥,及时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发生过程,确保林业病虫害的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做好监管检疫工作,筑牢检疫防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道路四通八达,人员货物流通十分频繁,从而新增了大量的绿化工程,林业病虫害的检疫与苗木产地检查工作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势必增加检疫工作难度。面对危险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需加大检疫力度,加强对入侵病虫害的防治。因此,需强化检疫人员的专业检疫技术的培训,在入境路口做好林木检疫检查站的设置,配备完善的检疫设备,凡是入境林材和苗木及其产品制品都要实施调运检疫与复检工作,注重产地检疫与调运复检工作的开展,确保本地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携带疫情的情况得到严格防控,尤其是在造林季节,还要强化检疫复检工作的开展,确保后续造林质量得到保障。

3)确保所采用的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保证无公害防治指标得到落实。在监测预报的前提下,以治早、治小、治了作为防治原则,从幼虫孵化开始时做好防治工作。针对1年多代出现的林业病虫害,在全年防治过程中需主抓春秋两季:春季,第1代实施普防,加强对部分发生较重区域的治理;秋季,加强重点区域防治,确保越冬成虫基数得到有效控制,在防治中强化营林措施,采取人工修剪、打孔注药、释放天敌等诸多措施,加强对高效、无公害、低毒的药剂应用,以确保无公害防治率指标得以完成。

4 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控的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开展,以保证我国林业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光跃.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J].绿色科技,2011(7):70-71.

[2] 罗建明.柳州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3):213-216.

[3] 李新枝.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66-68.

[4] 陈秀龙,陈李红,傅水标,等.绍兴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植物检疫,2006(6):362-363.

[5] 何淑琼.黄埔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持续控制对策[J].昆虫天敌,2006,28(4):163-166.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林业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