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石雕技法在石壶雕刻中的运用

2022-04-15陈明志

东方收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造型茶文化

摘要:在传统石雕创作题材领域,一般来说囊括了仙佛人物、山水花鸟、祥禽瑞兽等,而在当下则明显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笔者从事寿山石雕多年,尤其喜爱和擅长石壶技艺创作,故在本文中就此展开探讨,与大家共同分享笔者在石壶创作中的所感所得。

关键词:石壶;造型;茶文化

寿山石因产自福州寿山一带而得名,其瑰丽的色彩、温润的质地又为其赢得了“人间瑰宝”等美誉,位列我国“四大名石”之首。根据考古资料研究发现,寿山石雕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歷史,并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在经历千余年的实践与发展中,民间艺人逐渐总结掌握了一套独特的雕刻技艺与审美技法,并创作了诸多带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佳作。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寿山石雕艺术在题材、内容、技艺等方面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寿山石雕题材有仙佛人物、山水花鸟、祥禽瑞兽等,而在当下,则明显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人致力于复苏传统文化中古兽的神韵,有人寄情于山水在石上刻下道道美好的风景,也有人关注于生活的美好,将其以石雕记录展现于大众……

笔者在长达数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不断深耕于石壶艺术的雕刻技法及审美标准,所创作品在融合传统文人意蕴的同时,致力于展现天地原有的自然淳朴面貌,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意境。在技法创作上,笔者则借鉴、融合了陶制、木雕、石刻等多种技艺精髓,作品力求海纳百川、气韵生动。在此,笔者主要以“石雕技法在石壶雕刻中的运用”为主要论述观点,与大家共同分享笔者在石壶创作中的所感所得。

一、茶文化与茶具

茶乃中国国民饮品,关于它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代,因其具有轻身、益思、明目等药用功效,且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儒家所提倡的“和”“礼”,因而被赋予了醇化民风修君子之道的社会功效。根据历史考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兴起“以茶养谦”的时代风气,还出现了“客来敬茶”的社会风俗。唐代时陆羽编撰《茶经》,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饮茶逐步发展成为生活必需。宋代时,饮茶之风更加普及,宋徽宗著《大观茶论》,这是历朝历代中唯一一位亲自谱写茶书的皇帝,同时茶文化也与宗教文化融合,得以进一步传播。到了明清时期,以茶待客的风俗习惯更加普及,都市茶馆林立,以茶交友、示礼、倡廉、祭祀、设宴、健身等已成常事。历史上的茶文化更加注重文化艺术形态,在其形成、普及与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的哲学色彩,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其茶具也成为思想与情感寄托的载体。

古代关于茶具的概念与如今并不相同,可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备茶器、备水器、泡茶器、饮茶器、洁涤器、辅助器等几大类,但因饮茶方式的不同,部分品类在如今不再具有实用价值。

在茶文化启蒙初期并没有专门的饮茶器具,而是与其他食器共用,饮茶方式也相对简单,基本是置于容器中烹煮饮用。到了东汉时期,文人士大夫将饮茶视为风尚,并出现相关的饮茶器具,有壶、盏、杯、碗等造型。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具。

随着文人饮茶风尚的兴起,与茶相关的文学创作逐渐面世,茶也脱离了一般形态的饮食,渐入文化艺术圈。这时对于饮茶方式也逐渐讲究,分为多道程序,不同程序都配备有专门的用具,茶碗应该是当时最主要的饮茶器具,并配有相应的茶盏托。唐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饮茶之风已经开始从上级阶层逐渐向中下阶层过渡,饮茶、赋诗、会友成了民间百姓生活的日常,此时还出现了制茶法,饮茶方式以煎茶、煮茶为主,所需器具品类繁多、材质丰富,有茶臼、茶碾、茶磨、茶盒、茶瓶、茶碗等诸多类型。宋代时饮茶文化最为活跃,斗茶成风,对经典的茶器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赋予官爵与名号,以茶笑、汤瓶、茶盏为代表性茶具,特别流行以黑釉茶盏来点茶。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打压奢靡之风,茶叶加工、饮茶方式以及相应的茶具使用都趋于简单,倡导反雕镂藻饰,追求自然本性,饮茶方式也转为最简单的泡茶法,这一饮茶方式在唐代便已出现,但并未推广开来,直到明清才开始流行。其是先将茶置于壶中冲泡再分到茶杯饮用,在程序上也有备器、候汤、投茶等一整套完备的品茶程序。与前朝相比,更加注重环境、意趣与品性的结合,以天然野趣为美,基本形成了壶、杯、盖碗等组合的饮茶器具,并延续至今。

清代依旧延续明代返璞归真的散茶冲泡法,风格从淡雅脱俗逐渐走向世俗化,并融入百姓生活中,茶肆、茶馆遍布,民众在此会友、商谈、吟诗成了生活中的常见景象。在器具造型变化方面,粉彩、珐琅彩等多种色釉瓷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茶器的种类风格,尤以紫砂茶具最为经典,因文人参与设计制作,融合了文学、书法、篆刻等多种技艺,这也成为笔者进行石壶制作的主要思路和灵感来源。

二、壶器发展及石壶之美

从上述对于茶文化及茶具发展史的梳理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由于饮茶方式的不同,产生了满足不同功能的器具,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还因不同时代的审美潮流延伸出相对应的审美需求。笔者的创作主要以石壶雕刻为主,其乃茶具组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历史最为悠久,器型也最为复杂。

壶为古代的一种盛器,多用于盛装液体,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一般包含盖、柄或提梁等结构。“茶壶”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历史文献中,而壶器最早出现于唐以前,被称之为“注子”,属于饮食器和茶器共用,但在唐以前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其最早是作为酒具使用的。唐代是壶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食器、酒器中脱离出来,转变为“茶瓶”,用于点茶注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点茶法”的出现,促进了壶器功能的转换。宋代时依旧沿用唐代壶器的功能,并有“汤提点”“执壶”等名,这时的壶器已经成为茶具组合中的重要角色,功能及造型等方面进行改善,具有出水快、不滴沥、易抓握、重心稳等特点。而真正用于泡茶的“茶壶”出现在明清时期,至此“茶壶”的名称才被定格,其诞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饮茶方式的转变,即泡饮法的普及及推广,常见的饮茶方式为壶泡法或撮泡法。根据明清时期遗留的实物以及绘画作品中能够明显发现,壶体形制由大变小,能够较大限度地保证茶水的鲜味,而器型缩小,容量相应缩减,手持方式发生转变,在造型方面也有所变化,如将壶嘴、壶口、壶把位于同一高度,合理利用了壶内容量等。

而石壶则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出现,随着中国茶文化热度的持续复苏和高涨,由此产生了强劲的文化效应和艺术影响,石壶应运而生,其造型方面主要参考明清时期的壶器造型,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强烈反响。古有原始先民“凿石为器”,而今则雕石为壶,也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延伸与拓展,给人以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意味。石壶集合了原石材质之美、壶器造型之美及雕刻技艺之美,以传统茶文化为本,以深远的石雕技艺为创作手法,在富有天然美感的石材上创作,展现出典雅生动、朴茂峻逸的美学风貌、艺术韵致和鉴赏功能,实乃壶器造型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材质之美。凡艺术之美基本都脱离不了物质载体的加持,以紫砂壶为例,以细糯华滋的紫砂泥为材质,经火焰烧灼成器后,形成了肌理的视觉质感和手触的温润感。而石壶以寿山石、菊花石、巴林石、惠安石、青田石等为材,其本身便是名石,具有赏玩及收藏功能,且在长久的技艺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为材,雕刻石壶就已具备了起点高、价值高、品位高的“三高”特征。

笔者传承的是寿山石雕技法,因而在此主要以寿山石为例探讨材质之美。寿山石石种丰富,有百余种之多,颜色艳丽丰富、石种温润凝结,在其传承中多作印章、文玩、摆件使用,本身就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壶器艺术在传承发展中也常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几次造型变化基本都受文人审美潮流的影响,二者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且壶器也融合了雕刻技艺的精髓,有以造型取胜的西施壶、四方壶、掇球壶等,也有与山水花枝结合的松段壶、竹段壶等,有时还会配上诗词、纹理用于增强壶器的人文内涵及历史底蕴。而寿山石瑰丽多变的石材以及因材施艺、因色取俏的雕刻特色,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扩充了石雕的造型变化及审美境界。

2.造型之美。石壶的造型大致可分为几何造型、仿生造型及主题造型等。几何造型,顾名思义指的是壶的外形以方、圆、扁等几何形状为主;仿生造型乃采用雕塑技法来仿制某种物体,如花生壶、春笋壶、荷花壶、树桩壶等;主题造型的壶器则更具有人文价值及纪念意义,往往是围绕某一主题塑造而成,如奥运壶、世博壶等。石壶造型之美因石而异、因人而异,或典雅、或俊美、或敦厚,再加上壶把、壶盖、壶钮、壶嘴的配合衬托,更是强化和丰富了石壶的造型之美,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美誉。笔者在此主要从点线面的角度分析壶器造型之美,实际上也是直接从壶器的造型规律去总结分析壶器的造型特色之美。

“点”,即为点睛之笔,通常位于视觉重心之处,在壶器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便是其壶钮处,形态各异、变幻万千,尽管占比不大、体量较小,却是壶器整体形态的体现,丰富壶体的形态变化。“线”最为明显的便是壶流、壶把与体量形成的线,还有壶体的装饰线、轮廓线等,通过其曲直、粗细变化,在使得壶器结构更加合理完备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以韵律节奏之感。“面”在壶器中占据面积最大,多体现在壶盖、壶体表面,其中存在着内敛的张力,通过不同变化呈现出不一样的量感特征,直面稳重,曲面活泼,直接奠定了壶器的整体风格基调。通常壶器造型多取曲面,一是更能够符合储水功能,二则是风格多变,可雅致、可活泼、可严谨。

3.雕塑之美。常常蕴藏于刀法变化之中,重在形神兼备,妙在气韵婉约,使每一个角度都有内容,每一个细节都在表现,富有艺术审美的张力。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石壶艺术的雕塑之美即融合了传统石雕的技艺与审美,又借鑒了紫砂壶艺术的造型及工艺,尽管体量不大,但其工艺之精、之细、之美、之难,可谓是集大成而展大观者。

三、石雕技法在石壶雕刻中的运用

石壶由整石雕刻而成,尽管通常情况下其观赏价值远远大于使用价值,多用于掌上把玩,但茶壶应有的功能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要经历选材、审石、开料、内调、粗磨、细刻、精修、磨光等程序,其主体技艺囊括了圆雕、浮雕、透雕、镂雕等工艺。在选材上也极为困难,首先要求原材具有一定的体量,其次是保证色正、料纯、无裂纹,在寿山石材日益稀缺的今天是极为难得的。故而,笔者在选材方面并不局限于寿山石,而是向外开拓,寻找其他适合的石种,如巴林石、昌化石、青田石等,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传统寿山石雕技艺,以实际行动践行“天下石,福州工”的雕刻准则。在技艺方面通常运用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

圆雕,是石雕界中最为古老且最为基础的雕刻技艺,是寿山石雕刻中使用最广的技法,作品呈现效果也是极其丰富的。而石壶作品可以归属于圆雕作品,属于能够全面观赏的范畴,可以说是奠定了作品的整体基调。在雕刻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相石充分研究石材的形状和纹理走势,再结合原石的色彩分布决定取舍,紧接着运用寿山石雕艺术中的“因势取形”等原则,预判石壶在原石中的摆布,同时还要避开格裂砂石等缺陷,使最后的成品在造型、气韵、色彩上都达到和谐的境界,这也是寿山石雕刻中最为考究的“相石取俏”,展现出雕塑之美的表现形态和审美追求。

浮雕,是介于圆雕与绘画之间的一种雕塑表现形式,虽属于三维立体结构,但也具备了某些平面特效。按其厚度大致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及薄意雕,在石壶雕刻艺术中起到了很强的装饰效果。如笔者的作品《秋语壶》《鱼之乐壶》《福桃提梁壶》等便运用了浮雕技艺,将所表现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等题材附着于壶体表面,利用不同色层的分布及厚度,使作品融为一体,在塑造出石壶作品层次感的同时,也借物抒情记录笔者创作时的情感与思想。

镂雕,由圆雕技法发展而来,通常是将没有表现物象的部分镂空,在创作中通常讲究“先外后内”的雕刻原则。而在石壶创作中,通常会先将壶内挖空,既保持壶壁厚薄的均匀,又严格地将每把壶的壶壁厚度控制在3毫米以下,首先便赋予其作为壶器的功能,然后才在壶体上进行取巧造型。其中,壶嘴滤孔便是采用了镂雕技法,数量最多时可达到40个,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毫米左右。

石壶的雕刻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及形态,其风格及特色受制壶人的影响极重,这也是传统手工艺的普遍特色,受性格、修养、观念、爱好的不同,所制之壶自然也风格迥异,但必须具有壶器的功能才能称之为“石壶”,不然只能称得上是件艺术品。如在雕刻过程中,壶口和壶盖都要相应地进行细致且多道工序的打磨,不断调整壶盖与壶口的同心度,使之严丝合缝,这也是石壶雕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总结

从茶文化的形成期、唐代到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期,各个历史时期壶器的器型随实用功能变化而变化,但实用与审美永远是我国传统器物造型演变的推动力。笔者的石壶创作便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紫砂壶陶制艺术,吸取紫砂壶古朴雅致、飘逸精巧的艺术造型风格,结合中国传统金石文化的深刻内蕴,融入福州寿山石雕传统技法,进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艺术的石壶雕刻风格。在此对自身石壶雕刻技艺进行多方面解析,一是对自己从艺至今所学的总结及归纳,二则是愿与其他同好们有所交流、互相进步,共同促进中国石雕艺术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杰.中国古代茶具造型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2.

2.祝嘉菠.囊括万殊 裁成一相——石壶艺术美学论[J].上海工艺美术,2008(03):44-47.

3.刘茹馥.石壶的鉴赏艺术[J].养生大世界,2003(08):57.

作者简介:

陈明志,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擅长将传统雕刻技法与制壶相结合,在石壶上雕刻吉祥图案、飞禽走兽等题材。作品注重深入生活实景,尊重材料的自然美,作品自成一格。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金牌工人、莆田市劳动模范

猜你喜欢

造型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语言学下茶文化英语翻译对策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