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

2022-04-14苏尉尉刘峰

建材发展导向 2022年7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沥青

苏尉尉 刘峰

(山东宇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广饶 257300)

1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原理

对于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而言,如果是在现实施工中应用,就应对路面进行热软化处理,各类材料的混合和搅拌都应做好精细的处理,以为后续的铺装提供有利的条件。所涉及到的养护主要通过既定的机械设备进行,而整个的施工过程则是在加热的环境下进行,因此这方面的管理应重点关注。另外,还应落实好各类材料的添加以及技术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这样最终所达到的施工效果才会更为理想。

2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的主要特点

1)通常情况下,那些直接铺路或铣刨的项目都可通过热再生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主要是对旧路面混合物进行再生处理,因此也就不存在废物的相关处理;2)能够保障骨料的完整性以及等级的达标,同时所达到的使用效果等各个方面也会比较理想;3)较之于以往的维护方式,这样的处理往往不会对区域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施工结束以后可正常开放交通;4)此类处理方法更为环保,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更小;5)技术施工中涉及到的硬化主要侧重在人行道,为的是确保其承载力以及抗裂缝等基础性能的稳定。尽管有着一些现实性的限制,但是通过注浆加固以后即可通过热再生技术实现路基结构的恢复;6)通常来看,这样的技术处理能够修复裂缝的最大深度为6cm,而二次加热则能达到更深的程度;7)新近修建的公路路面进行修整通常无需较多的施工费用;8)因这样的施工方法主要是以加热为主,因此其的应用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应注意雨雪天气等的有效防控,从而为相关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9)对于最大深度为5~6cm的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而言,如果路面病害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通常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通过现实性的实践确定,这样的技术在质量保障方面更为稳定,但耐久性稍显不足。

3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分析

3.1 成型再生方法

对于此类技术而言,其主要通过对旧沥青路面的加热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涉及到的对各类物料的搅拌和加工务必要高度重视,且应精细规范地处理,而后将这些按照既定配比拌制的混合物铺展在施工路面上,最后通过滚子等工具进行后续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对那些损伤面积较小、较轻的施工路面比较适宜,能够有效地消除原路面存在的车辙和干裂等病害。

3.2 重铺法

此类方法的应用应基于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同时还应对旧路面的材料进行清除和进行新的沥青混合料的铺展,而后进行压实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对那些存在严重损伤的路面有着显著的修复效果,且有助于对沥青路面实施加固。

3.3 复合搅拌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加热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对旧路面加热的条件下对其中的损伤部分或病害成分进行清理,而后将预先拌制的新的加热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到旧路面中。前期所进行的搅拌以及摊铺等的处理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都应保证规范,这样才能较为高效地推进整个的技术处理,最终所达到的修复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3.4 罩面复拌法

这样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基于复拌再生法进行,其中涉及到的磨耗层则是通过新沥青混合料处理,但在路面级配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为的是适应现实路面承载力的基本要求。此类方法在那些有重载需求且路面表面损伤严重的公路修复中有着突出的应用效果。

4 再生混合物的性能评价和适用性

1)对于热再生混合料而言,其有着较为突出的高温稳定性,如此就为后续的一些现实性处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这样的技术处理应基于前期的试验进行,特别是车辙方面的试验,以根据现实性的情况做出针对性的修复处理。此处应重点关注的是,沥青混合料的变形速度或动稳定度应做好精细化的计算。在对可再生沥青混合料处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各类材料的掺加量和比率,以确保后续处理的稳定与高效。以下是在LHCZ-6车辙仪车测试条件下得出的测试数据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车辙试验数据及结果

2)因裂缝中渗入水分会造成基层和路基出现软化,相应的承载力即会大大削弱,而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处在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劈裂试验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试件尺寸为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圆柱体,相应的试验温度为(-10.0±0.5)℃,加载速率为1mm/min,泊松比为0.25。如表2所示,即为以上试验的结果。

表2 再生混合料劈裂试验结果

3)对于热再生混合料而言,其中的水稳定性主要针对的是沥青路面在水中或冻融循环过程中出现损伤等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因车轮动载荷情况的存在,路面即会受到冷冻水压等的循环影响,而沥青和骨料的界面即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水渗透的情况,沥青的附着力则会因此大大下降,其与其他结构的结果效果也会大受影响。常见的凹坑和变形等的不良情况,即与以上的连锁反应有关。因水浸情况的存在,沥青与矿物材料之间的附着力即会大大下降,这样一来混合物的性能即会受到削弱,而沥青混合物的水稳定性则能得到提升。

5 工程概况

本文引述的案例是一处已经运营10年以上的公路,基本已经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就当前的公路状况来看,路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裂缝以及泛油和车辙等病害,加之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进而给路面的结构造成了很大的摧残。就现实的情况来看,车辙方面的病害比较突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该区域通行的车辆较多,且存在很多的重载车辆。为了有效处理这些病害,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分析,确定采用沥青热再生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在老化沥青中加入一定量的再生剂提升混合料的性能,相关的处理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因标准级配沥青混合料内不含有AK抗滑沥青混合料,因此应替换原有的沥青材料。通过对现场施工情况的分析确定,原路面的空隙率相对较低,而加入再生剂后则能有所改善。鉴于此,相应的处理就应做好综合全面地分析,而最终选用的材料以AC-10C型材料为准。

6 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工艺

6.1 施工准备

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应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精细地调查分析,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好针对性的防护处理,特别是那些病害问题比较严重的部位。对于那些存在严重病害的路面而言,在落实好热再生处理以后,就应根据现实的施工环境落实针对性的养护工作。对于变形深度尺寸超过30mm的情况,在进行热再生施工之前通常还应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施工区域路面平整度的达标。

6.2 原路面特殊部位预处理

对于伸缩缝的铣刨处理,通常应通过特定的机械设备进行。一般情况下,相应的施工标准应控制在:2~5m的范围和小于30mm的深度。具体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落实好新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且应精细地处理旧路面中存在的杂物,从而为相关修复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

6.3 场地清理

要想切实地保障混合料质量的达标,就应做好前期的针对路面的清理工作,而所要修复的区域务必要确保精细,通常应做出明确的划定,以为后续现实性的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

6.4 加热路面

这方面的处理应严格按照既定的设计标准进行,加热的温度应确保科学合理,以免对集料造成损坏和影响到后续的施工效果。加热的时间也应进行精细的控制,以切实地保障路面相关处理的稳定与高效。另外还应做好各类设备的协调工作,以为加热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

6.5 铣刨路面

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应先对路面进行清理,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都应清理干净,以为后续的修复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这样一来所达到的施工效果也会更为理想。对于路面存在积水的情况,应及时地进行排水,这样后续的施工才能稳定高效地推进。正式施工之前务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对施工质量做好相应的控制,允许的质量偏差应处在在2cm以下。对于所进行的铣刨而言,相应的深度也应达到既定的技术要求,各个部位的深度都应确保一致,尺寸方面的控制应确保精细严谨。另外还应落实好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粗糙度的控制,旧路面材料的加热温度也应确保合理。

6.6 喷射再生剂

这方面的处理通常是在再生复拌机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要想稳定高效地推进,其中涉及到的再生剂喷射系统务必要保证联动性的稳定,同时还要能够自动化地控制和规范化地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再生机加热时应确保其性能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保温度也应处在既定的控制范围内。不仅如此,还应确保其流动性和和易性的达标。通过以上的精细布置,即能稳定高效地推进沥青材料的喷洒,最终所达到的施工质量也比较理想。

6.7 拌和及运输

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而言,相应的处理应基于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就拿搅拌而言,务必要保证均匀性的达标。摊铺施工应做好时间的规划,从成品料仓到卸料以及到保温箱的过程中应做好规范化的处理,每个部分都应确保合理高效。就拿卸料而言,应确保均匀,车辆的移动也应做好科学地布置,从而为相关处理的高效与稳定提供切实的保障。另外还应加强摊铺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温度控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施工材料的性能,而后续的施工才能更为高效地推进下去。

6.8 摊铺及碾压

摊铺的施工应按照既定都技术标准进行,一般应按照每分钟1.5~5m的行驶速度摊铺,以切实地保障相关处理均匀性的达标,同时还应有效地规避拉毛、离析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情况。摊铺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应精细地落实,通常应处在120~150℃之间。不仅如此,还应对施工中所用到的各类机械设备实施检查,以确保其性能与现实施工环境的协调。通常情况下,在摊铺以后就应尽快通过竖向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操作的过程中应做好喷水量的精细控制。对于局部结构位置空间较小的情况,相应的碾压往往比较困难,此时可通过一些小型的压实设备进行处理。在这方面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细节部分的检测处理,通常应通过核子密度仪进行,各个点位都应达到既定的压实标准。对于接缝部分的处理也应确保合理规范,且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鉴于沥青混合料的劲度较大,因此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做好精细的质量控制,以为整个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对于碾压部分的施工而言,通常应通过大吨位规格的压路机进行,初压以及复压和终压等各个部分的处理都应确保科学规范。另外,还应做好精细的施工部署,特别是碾压部分,从而为相关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

6.9 开放交通

通常情况下,在完成热再生施工且确定路标温度达到50℃以下时,就可根据现实的情况开放交通。

7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7.1 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

不管是什么等级的公路工程,都应制定严格精细的技术标准,且应对公路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年限等进行综合地分析,同时还应制定规范化的针对路面结构层的承载力标准,从而为相关施工提供精细的参考标准。本文引述的案例应重点关注沥青的针入度以及延伸度等指标参数,以选择符合既定施工要求的沥青,以为后续稳定高效地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就现实性的公路运行来看,很多的公路在投入使用三年以后就应进行返工养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使用了不达标的沥青材料有关。这样的处理尽管在材料上节省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后续返修则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且还会对现有的交通运行以及区域的人居环境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7.2 施工过程中的措施

对于道路方面的施工而言,务必要保证程序的规范与精细,每个环节都应加强严格的控制,尤其是细节方面,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施工质量的达标。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路基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应合理地把握,以为相关施工的稳定与规范提供切实的保障。完成以上处理以后,就应尽快进行养护,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路面的硬度和各项技术指标。通常来看,在完成养护工作以后还应进行乳化沥青的封层处理,材料的温度和质量都应进行精细的控制,其中涉及到的每个施工环节都应确保规范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相关施工的稳定与高效。

7.3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温度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而言,前期就应制定出规范化的设计方案,这样后续的施工才能稳定规范地推进,而这也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合理估算工程的建设工期,以做好合理地规划和部署。在选配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应根据现实的施工情况以及施工区域进行,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材料供应的稳定。对于施工材料的拌和而言,应对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和运输路线等进行精细地分析。就拿沥青混合料而言,施工现场的温度应控制在120~165℃,这样其的黏性和配比等级才能达到既定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而一些常见的路面病害也能得到有效地规避。

7.4 减少路面污染

就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而言,尽管大多数的项目工期都比较紧张,但要想稳定高效地推进相关的施工,就应加强施工工序的精细控制,特别是一些不良情况的有效防控。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应加强交流协作,以在制定的规范化的进度计划下高效地施工,这样条件下所达到的施工效果也会更为理想。就拿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严格的交通管制,且应由专人管理和监督,以为相关施工的科学与规范提供切实的保障。在完成路面铺设以后,后期进行的收尾和养护应避免出现对路面污染的不良情况,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相关路面施工的稳定与高效。

8 结语

综合以上叙述,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老旧料实现能源节约,达到环保生态的需求。因此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做好热再生施工工艺的控制对涉及到的工作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将技术的作用效果发挥出来,满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沥青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跟踪导练(四)2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