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团飘香

2022-04-14徐晨达

华人时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团豆沙团子

徐晨达

属于春日的美食,可谓数不胜数,有清香明目的香干马兰头,肥美鲜嫩的螺蛳,鲜美滑嫩的河蚌烩豆腐……在种类繁多令人垂涎的美食中,我独爱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鸿山青团。

清明时节制作青团,是包括无锡在内的江浙地区的传统习俗,其中尤以我的家乡鸿山街道一带的“鸿山青团”历史最为悠久。老家鸿山是泰伯故里,相传泰伯奔吴,教会了当地人播种耕作、养蚕纺丝,并兴修“伯渎河”福泽万民,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来了中原文明的种子。泰伯卒后葬于境内的鸿山之上,相传青白团子就是鸿山人为纪念泰伯而做。如今,鸿山青白三馅团子已被评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无锡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

每年清明时节,我的母亲都会制作一些青团,用来祭祖和馈赠亲友,这已然成了我家约定俗成的节日惯例。今年三月初,母亲就开始为了制作青团而忙碌起来。鸿山青团名为青团,实则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鸿山青团的“青色”,来自于青麦叶中的天然色素。母亲为了保证青麦叶的榨汁率,保留青麦叶独有的清香,必须选择收割农历惊蛰前后刚经过春雨浇灌的麦叶嫩芽。农村老家早已拆迁多年,如今的住地周围已是楼盘林立,再难寻觅麦田的踪迹。母亲为了找寻新鲜的青麦叶不得不“哼哧哼哧”骑上半个多小时自行车,向住在望虞河边尚未拆迁村子中的亲戚求助。

母亲从亲戚家麦田里收割来了一购物袋鲜翠欲滴的青麦叶,先用清水洗净泥污,浸泡变软之后再经过双手大力搓洗,放入石臼用木棍捣出汁,再在汁液中加入石灰澄清,经过一系列繁琐步骤,才得到制作青团的麦青汁。用饮料瓶或者玻璃瓶将混合有石灰的麦青汁盛放起来,沉淀上一晚,就能得到一瓶好似绿色染料的正宗麦青汁,麦青汁里加入微量的石灰,据说是为了去除草腥味,同时让成品保持翠绿不发黄。

鸿山青团主要有萝卜丝、豆沙、猪肉三种馅料,意在弘扬泰伯三让王位、清白做人的精神。这三种馅料之中,母亲尤其擅长做豆沙馅。做豆沙馅之前,母亲都会提前一晚将所用红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到了第二天,红豆浸水充分泡涨后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加上适量的水,用高压锅煮20分钟。煮烂的红豆再倒入洁白纱布缝制的网筛中去除外皮,只留下去除外皮后的细腻光滑的红豆沙。再将红豆沙放入平底不粘锅中,加入适量的色拉油,以及适量的冰糖,慢慢炒干水分,直到成为可以包馅的成色。炒豆沙馅的时候母亲全神贯注,就像是在实验室里做科学实验的科学家一般,因为她深知只有将馅料中的水分充分炒干了,包的时候才容易制作。

馅料准备好之后,母亲做青团的过程,看似简单易学,实则却是一项考验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和烹饪技艺的技术活儿。从最简单的和面开始,就是一项讲究拿捏尺度的艺术,糯米粉与水的配比各家各户都有所区别,水加少了面团会因为缺乏韧性而开裂碎成几块;水加多了又会过于稀烂黏稠而导致面团无法成型。母亲能够掌握面粉和水的黄金比例,保证面团一次成型。然后一起将澄粉面团、猪油、麦青汁和糯米粉混合、揉匀,此时我家厨房的空气中弥漫着麦汁独特的清香,闻之使人仿佛置身于翠绿的麦田之中。

包团子的时候,母亲的手法轻快而灵活,好像是魔术师一般,片刻之间已将面团平均分成一般大小的小面团,这些小面团在母亲的手中好似被施加了魔法,母亲双手轻轻一搓,面团就成了一个个小乒乓球,再借助大拇指,邊旋转边搓,就得到了一个有凹陷的球。母亲用勺子盛上一勺馅料,包进面团球里,包的时候,她一边用右手托着团子用大拇指抵住馅料,一边用左手转动团子收口捏紧。仔细放馅儿,轻轻揉捻,一眨眼工夫,一只拳头大小、圆润光洁的青团就已在母亲的手上悄然成形。

包好的青团放入蒸笼,锅中沸水蒸上10—12分钟即可。等待的时间里,母亲总会将之前过筛后的红豆皮加上些水和白糖煮开,做成红豆汤给我喝,我从小体弱多病,这小小的一杯红豆汤,就是母亲每回特意为我准备的进补佳品。

刚出蒸笼的青团热气升腾,清香四溢,青团表面为防粘连已被刷上了一层薄薄的植物油,更显青翠欲滴,令人食指大动。我顾不得烫手,接过母亲递来的青团,轻吹两下,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糯米团的软糯混合着麦青汁的清香,再配上豆沙馅的香甜,通过味蕾直达大脑,内心之中顿时升腾起一种如坠云雾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母亲做的青团薄皮大馅,怎么都吃不够。

细细品味口中的青团滋味,那是春日江南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更是母爱的味道。

(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青团豆沙团子
青团飘香
奶奶教我做青团
南瓜团子
青团
豆沙冷却成块才能包月饼
爱情,真的可以战胜恐惧吗
学习潜力揭秘
美月日式烘焙教室
做团子
红小豆沙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