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2-04-14孙红英

公关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文化自信大学生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思考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及鲜明的实践意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存在部分大学生缺少文化认知主动性、不能正确应对多元文化冲突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就要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家庭教育意识、丰富高校教育方式。这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结,同时又具有逻辑性,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一、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推动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的主力军。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问题,对于思想教育理论的丰富发展,对于学校立德树人的达成,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对于国家文化的强力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高校思想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

高校是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战略阵地,思想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包含整个社会的基本方向和核心问题,其根本就是保证大学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在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的程度。由于思想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特殊性,在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方面提供了信念支撑和有效载体。

随着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其对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同步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全面有效的提高学校主体文化自信的程度,并且加深他们对先进文化的认知。在当前的发展局势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成为了思想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的。针对高校教育,其本质就是培养高素质高道德的人才,使大学生群体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对于国家社会的要求做出积极响应,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力度的同时,也为其创造了积极的环境与条件。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

启时代文化强国新篇章,所要完成的建设任务含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家事业建设布局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应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是摆在首位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共鸣首先是通过培育大学生对文化的肯定程度完成的。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完成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是在掌握现行主流文化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同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较高,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华优秀文化。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学习和宣扬红色革命文化,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此外,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某些问题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其中主要问题包括缺少文化認知主动性、不能应对多元文化冲突引起的危机及盲目认同西方文化。

1.缺少文化认知主动性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者,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主动性加大对文化的认可程度。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中华文化认知的主动性。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应该是包括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既不能缺少文化知识的传输,也不能忽视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行为。由于学科种类的不同,理科类学生一般很少接触文科知识,比较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不熟悉祖国的传统文学;且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过于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过于注重应试考试,过于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忽略了文化理论的学习。部分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知识,从而对中华文化没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素质,不参与或极少参与文化活动。

2.不能正确应对多元文化冲突

当前,是全球化和多元化日趋显著的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急剧增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各个国家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各自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中,价值观尚未完全确定而又处在文化前沿地带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鉴赏和选择能力,就可能会在价值取向、信念上出现偏差,极大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1]在面对此种情况时,需要大学生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强化文化自信程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多元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为差异与冲突埋下了隐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某些大学生的文化观念逐渐趋向歪曲主要是受西方世界存在的一些腐朽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是未进入社会的群体,没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且会随着新鲜事物的出现而受影响。面对多元文化形势的出现,大学生容易缺失正确价值观念,盲目跟从西方文化的错误观念,不能正确处理多元文化冲突引起的危机,严重阻碍国家文化自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阻滞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开启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新篇章,就要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信仰、增强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信需要从学生个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从家庭增强教育意识、从高校丰富教育方式等方面完成。

1.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提振和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识,主要依靠学生个体。要通过增强大学生的个体性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首先,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要坚持不断增强大学生个体性意识。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要主动积极学习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个体意识,拥有自己的信仰,不盲目跟从西方文化,坚定自己的道路。其次,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每个大学生都是学习的个体,需要自己独立且理性思考问题。作为教育者,要积极鼓励学生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而并非强迫性的灌输。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2.加强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体现在细小的方方面面,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影响最为显著。然而家庭最为容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多阅读新闻书籍、督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等方式培育文化自信。

一方面,亲子之间多互动并在互动中融入文化知识。亲子交流在家庭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互动形式最为轻松。在互动过程中加入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既能推进家庭的和睦关系,又能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广泛涉猎文化新闻和阅读文化书籍,并对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家长带领学生多看文化新闻可以掌握国家文化发展新动态,跟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家长陪伴学生多看书籍可以对中华文化展开深入了解且对文化新闻书籍展开讨论,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丰富高校文化教育方式

“大学作为文化创新的重镇不仅来自于大学的文化自觉,也来自于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场域的许多不可替代性结构。”[2]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可程度的主要场所,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学习文化知识。想要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首先要让学生对文化产生认同。认可的程度越高,自信的程度也就越高。

首先,充分利用高校课堂直接授课的独有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面对面课堂中,老师不仅要讲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融入授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之根、特色文化知识以及现阶段的主流文化,要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其次,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体,展开网络课程的学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使用已然成为当代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上展开授课,是一种新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以一种符合潮流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總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要从自我、家庭、学校三个方面进行,形成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培育体系。

结论

大学生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质言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要具有整体性意识,对培育的方式、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策略,从而有效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PR

参考文献:

[1]王新燕.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N].光明日报,2013-04-07(7).

[2]谢和平主编.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39.

(作者单位:孙红英,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文化自信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