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思政元素融入“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

2022-04-13马闯黄俊轩龙鸿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森林思政

马闯,黄俊轩,龙鸿

(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92)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一切教育内容中,德育工作是人才全面培养的前提,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1]。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可忽视[3]。通过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也为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在方法论上提供新的途径。

“森林培育学”是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其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林木种子生产、育苗、营林、抚育以及主伐更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4]。该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方面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处于林学课程体系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5]。因此,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森林培育学”日常教学体系中,不仅是新时期高教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充分体现本专业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特质的重要作用。

1 “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主要指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探索“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贴合授课内容,课题组归纳了20项思政要点,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敬业奉献职业操守、创新严谨科学精神、大国“三农”情怀六个方面(表1)。

表1 “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元素归纳

1.1 梳理党的生态文明理论演变,回顾建设成就,坚定理想信念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制定的林业政策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治国态度,是很好的思政素材[6]。在绪论中,为学生们总结建国后林业政策发展三个阶段,即从 1949—1978年传统林业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1979—1997年的第二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再到1998年至今,以六大工程的确立和实施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指导思想。而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修订的党章,更是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一方面,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领会到党在自然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所作出的理论贡献;另一方面,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科教片《绿色长城》并在课堂上就我国主要林业工程的实施必要性、特点和成效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人民群众负责,更是一个对自然环境,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的政党,从而树立四个自信。

1.2 着眼知识细节挖掘革命题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森林培育学”在课程安排上既考虑了内容的通用性,也突出了地域性特色。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常涉及地理位置、树种的介绍,利用好课程内容的细节,也是体现课程思政教学中“如春在花,如盐在水”的精妙。在讲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时,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不仅分析其所处的立地分类系统地位,还介绍其作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的重要历史意义,并配合图片使同学们更好理解其地理历史自然概况,对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功绩加深理解。在讲防护林体系中海防林一段时,介绍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种植木麻黄战风沙。在讲泡桐时,介绍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群众斗盐碱,改变贫困面貌。在林木种子的章节,为了讲好林木种子采集储藏的重要性,以优秀共产党员钟扬教授的事迹作为例子,从他跨界从事植物资源保护谈起,到采集4 000万颗高原植物种子,最终牺牲在工作一线。通过这些材料的整理不仅加深同学们对典型树种的认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埋下红色的火种。

1.3 引经据典展现东方传统哲学魅力,树立宏大史观,培养万物和谐的生态思维

上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中总结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怎样挖掘蕴含在“森林培育学”中的古老东方智慧成为本门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如在讲混交林的特点时,谈到其树种多样,结构稳定,正显示了自然厚德载物的品格,告诫学生要敬畏自然、师法自然;在讲封山育林单元时,引用《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正是“以时禁发”传统生态观点最好例证;在幼林抚育单元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抚育对幼林生长的意义,引述“唯人独能为仁义”,强调人类对自然万物的责任担当;在讲永续林经营时,引用《荀子》“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让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经营理念;在谈到适地适树和造林树种选择时,引用《周礼》中“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让学生明白必须要按土地所适宜的植物类型来选择树种,才能地尽其用[7]。林学不单单是研究林木的科学,“森林培育学”也不仅仅是只讲“种树”的课程,而是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领会效法自然、遵从四时的天地人和谐相处之道,进而获得人生的大智慧[8]。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演变及其成因,树立庞大的史观,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列举造成森林覆盖减少的原因,包括战争、烧陶烧瓷、建筑等,通过与古代辉煌的宫殿和精美的陶瓷制品相印证,让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古代辉煌的文明与森林资源不断消耗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林木作为材料和能源的二重属性的重要程度,加深对“生态兴文明兴”的理解。

1.4 描述行业发展典型人物传记,注重专业素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生态治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森林培育学”不仅要讲人工林培育、天然林经营的知识和技术,更要讲好林业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六女上坝”谱写的是青春的坚守和奉献;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用三代人近四十年证明什么叫做持之以恒;牛玉琴用她的坚毅将7 300多hm2荒沙变成绿洲;马永顺从伐木能手到绿化标兵,体现的是林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将这些故事融入“森林培育学”的授课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崇尚劳动、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职业素养。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第九次森林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蓄积量175.6亿m3,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广大人民一代代植树造林的结果,也离不开林业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结合授课知识点,介绍梁希、沈国舫、朱之悌等林业前辈的人生经历和工作成就,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勤奋严谨、刻苦博学、创新求索的科研精神,树立科研报国的崇高信念,引导学生投身国家生态建设。

1.5 了解民生之多艰,学以致用回馈社会,立服务“三农”之志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在物,而服务在人。因此,林学的科研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劳动者。在经济林树种的选择章节,鼓励学生观看纪录片《苹果树下》,撰写心得体会,了解经济果木栽培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民的疾苦;在林农复合经营章节,教师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让学生探讨林下经济在助力乡村脱贫脱困中的作用,鼓励他们观察、思考、总结身边的实例,为家乡林业发展献言献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整理,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应用价值,也有效地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树立大国的“三农”情怀。

2 “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2.1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最忌简单说教,如果表达方式选择不当,不仅起不到德育的作用,还会引起叛逆期大学生的反感,结果必然事倍功半。因此,根据思政材料的特点选择多种形式的呈现手法是课程思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9]。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模式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也得到很大提升。近年来,一些展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记录片、电影电视剧频现,如记录我国典型地域森林特点的《森林之歌》、介绍秦岭地域历史文化的《大秦岭》、展现陕北汉子石光银防风治沙的电影《大漠雄心》、描述塞罕坝机械林场历史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颂扬时代楷模献身“三农”的《李保国》。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视听资源,经过再编辑,使枯燥的思政材料生动起来,并依托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片段并回答思考题,完成课下作业,既增加了专业学习的兴趣,也扩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时空,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2 知行合一深化教学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生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森林培育的关键理论,更要使学生掌握涉及林业生产的主要技术[10]。因此,“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培养、品格修养的层面,还要落实到劳动教育。天津农学院林学专业学生从大一起便开设劳动教育课,每周安排劳动实习半天,从种子采集调制到育苗,再到校园苗木的养护,从感性认知入手,让学生体会林业工作者的辛苦;经过大二的理论学习,大三年级以专业实习为契机,从嫁接扦插到抚育修枝,从立地调查、造林规划到造林整地,切实熟悉整个森林培育的生产环节。在实习中要让学生“真出力、真出汗”,以劳动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有效补充,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作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前提。通过“感性——理性——感性”的循环教育过程,将思政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动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3 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

大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应坚持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能动性,使思政目标的达成由“他知”变“自知”、由“被动”变“主动”[11]。教师在“森林培育学”授课时,在班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5~6人的小组,针对思政材料组织回答问题、小组演讲、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如在讲一些先进典型、优秀人物的事例时,首先让学生们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办,从而深入挖掘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对照榜样找差距,在经历一系列自省的过程后,更好地达到人格塑造的 目的。

3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其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12]。由于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其效果往往经较长的周期后才能表现出来,评价难度较大[13]。在评价方法上既要考虑定量的知识点评价,又要考虑定性的价值观评价。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改革中,将思政材料中涉及的树种、技术或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作为选择、填空、判断的题点出现在期末试卷中,在考查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对思政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评价课程思政在价值观输出中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大一新生中选择时代楷模和政治领袖作为最崇拜的人的比例仅为3%和9%,而接受过课程思政学习的大三学生对二者选择的比例分别达到22%和13%,说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图1)。在未来职业规划调查中,立志从事生态环保事业的学生比例也明显增加。此外,本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农村脱贫、疫情防控以及西部志愿活动中更是表现积极踊跃。这充分说明课程思政的实施对林学专业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专业认知等方面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14]。

图1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学生就最崇拜的人选项比较

4 结语

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培养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工具化倾向,必然导致其价值的失落、精神的迷失和信仰的迷茫[11]。通过“森林培育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使专业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解决“为了谁”而学习这一方向性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林业人才。在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深度提炼和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在合理的分类、整合、加工、转化的基础上,将其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也要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语言表达的感染性,做到“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避免家长式的生硬说教[15]。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

猜你喜欢

培育森林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