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整治成效评估

2022-04-13浩,刘念,葛

绿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干流支流潼南

刘 浩,刘 念,葛 淼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401147)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改善水生态环境、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在管理和技术的双重需求下,需要及时对水环境治理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后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3]。

目前,学术界针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理工程效果的评估[4~7],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方法建立污染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8~10]。由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是一项长期和综合的工作[11~14],因此在工程措施效果评估的基础上,还需对政策措施、监测数据、管理手段在内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15]。

以2019 年为基准年,对该年重庆市涪江流域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决策与系统治理流域水环境提供参考。

2 重庆市涪江流域概况

涪江属嘉陵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岷山东麓三舍驿的红星岩,在重庆市潼南至合川区汇入嘉陵江,涪江重庆段,河长152.7 km,流域面积3424 km2,涉及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

多年平均流量459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144.6 亿m3。涉及潼南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支流,有姬山河、鹭鸶溪河;流域面积50~100 km2的支流,有坛罐窑河、罗家坝河、双江河、豹子沟河;铜梁区境内有白羊河(羊寿溪);合川区境内有赤水重庆市涪河、打柴沟溪和莲花石溪。

3 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3.1 断面水质评价

涪江流域已有国控、市控断面共4 个,国控考核断面2 个:玉溪考核潼南区、太和考核潼南和合川两区;市控评价断面2 个:大桥考核合川区、白鹤桥考核潼南区。

其中涪江干流玉溪、太和水质优良,2019 年累计均为Ⅱ类;大桥断面2019 年累计为Ⅲ类;支流坛罐窑河水质较差,白鹤桥断面2019 年累计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3.2 流域水质评价

为流域水环境管理需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在流域干支流设置了55 个断面,开展体检监测,涉及3 个区县,潼南区27 个,铜梁区8 个,合川区20 个。

3.2.1 流域整体水质情况

截至第四季度,Ⅰ~Ⅲ类断面42 个,占 77.8%,Ⅳ类9 个,Ⅴ类2个,劣Ⅴ类1 个,劣Ⅴ类断面占1.9%,全流域总体水质良好。

干流18 个断面,除 G-12 高楼镇断面为Ⅴ类外,其余17 个均为Ⅲ类以上,水质优良,达标率为94.44%,与上季度持平。

支流实际监测的36 个断面中,Ⅰ~Ⅲ类25 个,Ⅳ类9 个,Ⅴ类1 个,劣Ⅴ类1 个。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

3.2.2 区域整体水质情况

潼南区共设置27 个监测断面,因潼南区支流Z-9 洗菜溪道路施工,无法采样,此次实际监测26 个。干流8 个,Ⅲ类以上8 个,水质优良。支流18 个断面,Ⅰ~Ⅲ类15 个,Ⅳ类3 个,Ⅴ类0 个,劣Ⅴ类0 个,水质良好。与三季度比较,水质略有改善。

铜梁区共设置8 个监测断面,干流2 个,Ⅱ类1 个、Ⅴ类1 个,与三季度比较,Ⅰ~Ⅲ类由2 个下降为1 个,1 个水质恶化。支流6 个,Ⅲ类2 个,Ⅳ类4 个,无Ⅴ类、劣Ⅴ类断面,呈轻度污染。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化学需氧量。与三季度比较,水质总体下降。

合川区共设置20 个监测断面,干流8 个,均为Ⅱ类,水质良好,与上季度比较,达标率均为100%。支流12 个,Ⅰ~Ⅲ类8 个,Ⅳ类2 个,Ⅴ类1 个,劣Ⅴ类1 个,呈轻度污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与三季度比较,Ⅰ~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均持平。劣Ⅴ类断面为Z-21桐子沟,超标污染物为氨氮(7.6)、总磷(2.7)、高锰酸盐指数(0.6)。

4 水质改善动态评估

4.1 断面水质动态变化

近年来,涪江干流水质总体优良。4断面水质情况见表1,其中玉溪、太和水质优良,2018 年、2019年1~11月累计均为Ⅱ类。大桥断面 2018 年水质为Ⅱ类、2019年1~11月累计为Ⅲ类。其支流坛罐窑河水质较差,白鹤桥断面 2018 年、2019 年累计均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表1 市控以上断面2018年以来水质情况

4.2 流域水质动态变化

4.2.1 流域水质动态变化

通过涪江流域4 个季度断面水质情况比较和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变化情况,涪江流域2019 年第二季度水质下降,第三季度水质有所好转,第四季度无明显变化,年度水质呈缓慢改善趋势(图1)。

图1 涪江流域4个季度水质变化情况

4.2.2 干支流水质动态变化

涪江流域干流断面水质较为稳定,基本保持良好,但第三、四季度略有下滑。Ⅰ~Ⅲ类断面达标率第一、二季度均为100%,三、四季度下滑至94.44%。

支流断面总体呈轻度污染,三、四季度较一、二季度水质有所改善,第二季度水质最差。Ⅰ~Ⅲ类断面水质达标率由第一季度52.77%下降至第二季度40.54%,第三季度上升至63.88%,第四季度达69.44%。支流水质改善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也是今后整治重点。见图2所示。

图2 涪江干支流4个季度体检监测水质变化

根据支流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趋势,第一、二季度变幅较三、四季度大;超标断面多集中在合川区打柴沟溪至铜梁安居白羊河段支流。其中Z-25安居镇乌木溪断面出现化学需氧量浓度峰值37 mg/L,其次Z-23 莲花石溪、和Z-20 打柴沟溪浓度次高,支流化学需氧量年度有所改善。

根据支流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趋势,第一、二季度变幅较三、四季度大;超标断面集中在潼南区Z-2 燕沟至Z-8 胜利堰段支流和合川区Z-20 打柴沟溪至Z-31 官桥溪段支流;其中Z-23 莲花石溪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峰值10.8 mg/L,Z-25 安居镇乌木溪出现次高峰,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年度有所改善。

4.3 区域水质动态变化

潼南区26 个监测断面二季度水质明显下降,三、四季度有所好转。干流断面一至四季度水质均在Ⅲ类以上,水质比较稳定,无明显变化。

铜梁区二、三季度水质明显好转,第四季度明显下降。

合川区20 个监测断面4个季度水质比较稳定,无明显变化,有待进一步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干流8 个断面仅第三季度水质有所下降,其余3 个季度水质稳定,无明显变化。

5 对策与建议

重庆市涪江流域污染源较多,支流污染负荷较重。针对此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5.1 市级层面治理

建立水质通报制度,根据每季度对涪江干支流的监测情况,对重点污染源抽测,将水质变化情况及时通报市级河长办、区县政府和区县生态环境局,随时动态掌握重点断面水质状况。

5.2 区县层面治理

建议大力拓展冬水田、人工湿地等生态措施,以增加水源涵养功能。全面加强完善流域内城区、乡镇污水管网建设;采取污染源详查、调整工业结构、专项整治等措施对御临河流域污染源进行查、管、治;组织力量进一步详查流域内污染源,摸清各类污染源底数;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落实精准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猜你喜欢

干流支流潼南
潼南:城乡融合花绽放 高质量发展路通畅
潼南:“田间学校” 精准发力 助推中药材产 业兴旺
清代珠江沿江城市空间分布及特征
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现状及防控对策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三峡成库后典型支流航运条件及通航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