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启用冬奥专用车道 设立远程事故处置专席 铁骑秒级响应分钟到位 维护道路交通平稳畅通

2022-04-13

汽车与安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用车奥林匹克冬奥

奥林匹克专用车道通行规定

2022年1月21日至3月16日,机动车上路行驶需遵守奥林匹克专用车道通行规定,相关规定依照《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2022年1月29日、1月30日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1月29日(星期六)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含临时号牌)为2和7,1月30日(星期日)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含临时号牌)为3和8。

2022年1月30日0時至2月20日24时、3月1日0时至3月13日24时,除整车运送鲜活农产品和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货车外,外省区市货车绕行北京周边省市道路。确需进京的,在办理进京通行证件后,按照通行证规定通行。

2022年1月30日0时至2月20日24时、3月1日0时至3月13日24时,禁止运载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化学品)车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确需进入禁限区域道路行驶的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须经市交通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备案后(备案方式:登录北京市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联合备案系统http://beian. zhihuihuoyun.cn进行备案),按照规定的行驶路线通行。

2022年1月21日至3月16日,除运送肉蛋菜奶的货车外,京礼高速公路(六环路至市界)双向全天禁止核定载质量4吨(不含)以上货车通行,京藏高速公路(市界至营城子立交桥)进京方向全天禁止核定载质量4吨(不含)以上货车通行,京藏高速公路(六环路至市界)出京方向,每天6时至24时,禁止核定载质量4吨(不含)以上货车通行。

2022年1月30日0时至2月20日24时,除用于保障城市运行外,禁止运输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车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

2022年1月21日至3月16日,当预测发生空气污染过程且需要采取强化措施时,按照区域联防联控要求,除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需求的车辆及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外,其他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停驶80%;除涉及赛事、民生保障、应急抢险外,中重型燃油(气)货车不得上路行驶。

奥林匹克专用车道1月21日启用

1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有关事项的通告》。通告明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1月21日正式启用。

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是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在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以及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相关设施之间,供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机动车使用的专用车道。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分阶段启用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其中冬奥会启用时间为1月21日至2月25日,共36天,涉及42条道路,239.5公里。冬残奥会启用时间为2月26日至3月16日,共19天,涉及29条道路,196.7公里。除京礼高速奥运专用道全天启用外,其他奥运专用道均为6时至24时启用。

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启用期间,只准许以下3类车在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内通行。一是持有奥运专用证件的车辆,包括:按照车辆证件标明权限可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客运车辆;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运输行李、器材设备的车辆;执行场馆运行保障的通信、电力、兴奋剂检测、医疗救护、应急抢险车辆;承担比赛转播任务的卫星转播车;核定总质量4.5吨(不含)以下的物流、餐饮、清废等货运车辆。二是持有开(闭)幕式及其彩排车证的车辆,可在活动当日通行;三是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对于违反奥林匹克专用车道规定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机动车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此外,在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道路上,同时设有公交专用车道的,在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使用时段,机动车可以借用公交专用车道通行。

设立远程事故处置专席24小时守护奥运专用车安全

车子撞了,双方驾驶人不下车、不见面,更不用为了是谁的责任而纠缠不清,一切调查、取证、定责乃至最后的理赔,都由电话另一端的交警在电子眼的协助下完成——这样的技术,在北京已经成为现实。

小专席解决大问题

指挥中心大厅,北京交管局事故处民警杨晓涛坐在“涉奥远程事故处置”专席上,眼睛盯着屏幕上刚刚启用的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运行情况。

“两年前开始建设‘远程易处理’平台的时候,真没想到能遇到奥运‘闭环’,更没想到成熟后的远程事故处置系统,能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期,解决奥运交通的大问题”,杨晓涛说。

此时,他面前的电脑上,路面监控探头正迎着镜头前飘散的雪花,将焦点对准一个邻近路口的最内侧车道,两辆车因并线发生了轻微剐蹭,专席与驾驶人的通话已经建立,杨晓涛正在告知驾驶人:“和您发生剐蹭的是冬奥交通保障车辆,正在‘闭环运行’,所以那辆车的驾驶人不会下车,也不会开窗,由我直接处理这起事故。”

“这个我知道,新闻上说了。”社会车辆驾驶人答道。“现在需要我干什么?”

杨晓涛说:“其实也不用干什么,我们正在找刚才剐蹭时候的监控视频,马上就找到,请稍微等一会儿。”

这句话倒是引发了驾驶人的好奇:“你们不派个民警过来看看吗?你们离那么远,知道刚才是怎么蹭上的吗?”

“您通过后视镜观察一下,现在您的右后轮,是不是正轧在线上?”

杨晓涛拉近了镜头,连续说了驾驶人所驾驶车辆的几个特征。电话另一端的驾驶人顿了顿,左右观察一下,发现所有细节都对,不再发出疑问,看起来顾虑已经打消了。

远程易处理

2020年2月中旬,交管局第一代事故“远程易处理”系统上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之后,于2021年春天全面升级为2.0版“警保合作远程易处理”,当时在这套日常使用的系统里,还需要当事驾驶人下车、拍照、上传视频,然后再挪车,最后由民警定责、发放电子定责文书,由双方驾驶人签字回传。而眼前这套为冬奥会服务的系统,连驾驶人下车拍视频的步骤都省略掉了。

原来,奥运专用车一旦发生事故,报警通话接通之后,交管局勤务指挥处会同时调取事发地点监控录像,查找当事车辆,回放刚刚事故发生的过程,再由专业事故民警确定双方责任。

杨晓涛说,奥运专用车辆都是“点对点”运行,行驶线路预先报备,沿途绝大多数路段能够实现探头全覆盖,如果实在出现了巧合,事故地点没有视频记录,或者事故过程复杂,确实难以远程定责,远程专席则立即协调勤务指挥处,指派巡逻民警或者专业处置人员到现场处置。

很快,这起事故的视频资料查找到了,固定证据后,杨晓涛立即通知双方:“请挪车,离开行车道。”接下来的流程,就和北京市民发生事故后的处置方式完全一样了,一直与杨晓涛保持联系的社会车辆驾驶人平静地接受“并线时影响后车通行,负全责”的定责,从接到报警到双方在电子文书上签字,共耗时7分钟。

杨晓涛介绍,1月4日起,“涉奥远程事故处置”专席就已设置在指挥中心内,将一直运行到冬奥安保结束,团队中的几名民警全天24小时轮班在岗,确保此类交通事故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解决。

秒级响应分钟到位 首都铁骑冬奥交通保障

秒级响应,分钟到位,组建3年的首都铁骑队伍,凭借机动、快速、灵活和,“一警多能”的特点,在冬奥交通保障中,进一步发挥路面快速反应、动态管控,紧急救助、服务保障的交通管理水平,为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平稳畅通保驾护航。

早高峰9点,在西直门桥去往西外大街的执勤点,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队西单大队铁骑民警计振,正保障冬奥车辆通过。

“这里主要是照顾从北二环过来的冬奥闭环班车经过西直门桥去西外大街前往首都体育馆,确保运动员及时参赛。”计振说道,“平峰时段这里一般没什么问题,现在是早高峰时段,也是运动员前往场馆的高峰时段,差不多每一刻钟左右就会有一辆接送冬奥运动员的闭环班车通过。一旦流量大了,冬奥闭环班车一是上不了桥,二是过了这里班车马上要并线到最里侧的冬奥专用道它也并不过去,我们就适当卡断一下,确保班车能及时上桥、及时并线。”

上午10点半,计振结束执勤,在回队的途中又接到一起事故警情,进行了处理。据了解,计振所在西单交通大队的铁骑队伍,2021年日均处理西二环主路事故20起,2021全年从主路推出坏车达到578辆,紧急护送群众就医、求助103起。这也是北京交管880名铁骑队伍“动、快、灵”和“一警多能”的特点,在冬奥交通保障中发挥了更大的优势。

涉奥车辆交通事故是冬奥交通保障的重要一环,因为闭环车辆驾驶人不能下车。虽然有“涉奥远程事故处置”平台可以“无接触”处置,铁骑交警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能够为社会交通再上一道安全屏障。朝阳交通支队铁骑民警刘方负责3个冬奥比赛场馆,16个涉奥签约酒店以及冬奥村周边的交通保障。

刘方表示:“在冬奥村周边,包括奥体中心的东西门、场馆周边,都是24小时值守。3部巡逻车形成一个环形路线,不停的在转,保证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春节假期结束都上班了以后,现在早晚高峰交通流量比较大。针对这个,铁骑早晚高峰期间在重点岗位定点值守,包括安立路施划了奥运车道,疏导让社会车辆在奥运车道启用期间可以驶入公交专用道。”

每次接到布警,刘方总能快速抵达现场,把涉奥闭环车辆张贴有驾驶员的电话报给指挥中心,让对方驾驶人不要下车,通过电话交流。他和战友则在周边采取措施,劝导大家绕行,远离车辆,维护好交通事故现场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

冬奥赛事举办期间,北京交管部门加大警力投入,加密34個场馆、60处驻地周边、65条主要冬奥相关道路以及冬奥道路网络的巡逻频次、巡逻密度,发挥铁骑优势,强化定点疏导和巡逻控制,确保警力和措施到位。

成立奥运安保铁骑先锋队之后,把各个关键点都给串起来,织成一张覆盖奥运签约酒店、奥运车道的安保网。各个关键点位的民警运动作战,秒级响应,确保奥运事故、拥堵类问题在一分钟之内到位。与此同时,铁骑也极大提升了路面快速反应、动态管控、紧急救助、服务保障的水平,为冬奥交通秩序安全稳定、群众交通出行平稳畅通保驾护航。

“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回应群众期待,规范路口通行秩序,提升首都交通文明形象,以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市交安联办、首都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

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市区两级均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改善通行环境,深化宣传教育、加强违法整治,完善闭环管理等15项措施,力争创建出车辆行人,严格遵守交通信号,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首都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优化交通组织

综合考虑路口区位特点、交通流量、通行秩序等因素,在全市挑选了118个重点路口,“一口一策”优化交通组织,首批开展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通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等方式,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线和通行权限,为依法、有序、文明通行创造条件。全面排查全市路口,对基础设施缺失、存在安全隐患的,纳入全市交通综合治理,分批实施工程改造,优化通行环境。

加强执法管控

综合考虑群众反映诉求和路面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危害交通安全、影响文明交通形象、干扰通行秩序等三方面10项突出交通违法,全面加大执法管理力度。结合违法情形、影响交通程度,针对性落实劝阻警告、批评教育、罚款处罚、扣车拘留等管理措施,切实提升警示震慑效应。重点加强带头违法行为人管束、处罚、教育,消除从众违法现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加塞并线、遇前方车辆排队受阻驶入路口等交通违法实施非现场执法,以有力管控惩处,维护良好秩序。

深化力量组织

市区两级机关工委和共青团组织,依托党建、团建活动,开展“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项目,发动社会单位就近就便认领示范路口,组织文明劝导员、社会志愿者等多种社会力量,与交通民警编组上岗,共同开展路口秩序维护;我局组织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学法减分”的驾驶人,参与路口执勤,形成警民共治合力。

夯实主体责任

发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带头文明出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公交、出租、旅游客运、快递外卖、即时配送等企业,签订“文明交通承诺书”,制定交通文明奖惩制度、开展专题宣教活动,自我规范、约束从业人员交通行为。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向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定期通报所属人员交通违法信息,加强内部交通安全管理。

广泛宣传教育

组织全市驾培行业,重点加强机动车驾驶人教育,源头培养礼让斑马线良好习惯。深入机关、社区、村镇、学校、企业等开展“七进”宣传,围绕“驾车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不闯灯逆行、行人不乱穿马路”等主题,持续开展专题宣教活动,带动文明交通意识养成。依托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详细解读交通礼让规则,利用导航软件实时提示驾驶人礼让斑马线,赢得社会理解,形成广泛共识。

强化监督曝光

通过新闻媒体、北京交警新媒体平台等媒介,定期曝光典型案例,营造严管氛围,形成舆论监督。完善“随手拍”平台,增加结果反馈、拓展受理范围、更新用户界面,全项接受市民群众交通违法投诉,形成社会监督。将专项行动纳入文明城区创建和平安北京建设考核内容,加强督导检查、通报考核,强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北京交管部门按照滚动推进、分批扩展的方式,由点及面不断巩固治理效果,拓展治理范围,持续抓好路口通行秩序管理,也希望广大市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礼让出行,与我们一起携手创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的首都交通环境。

“礼让行人”整治效果显著

北京市“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效果。经过半年的持续发力,全市路口未礼让行人事故数量下降45.5%,路口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1月24日,北京公布了全市59处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

自2021年8月“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市区两级联动推进,“公务员”“公务车”示范引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广泛参与,改造优化交通路口设施,严格执法管理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认领值守路口,经过半年的持续发力,各类交通参与者礼让守序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全市路口未礼让行人事故数量下降45.5%,路口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为巩固“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效果,以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迎接北京冬奥会,2021年底,首都文明办、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委、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在全市联合开展了“迎冬奥、保畅通”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评选活动。经过各区自主推荐、实地检查验收、市级集中评选、面向社会公示等程序,2022年1月24日,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方巾巷路口、南长街南口、日坛路口等59处路口获评“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

今年,北京还将进一步强力推进“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逐步扩大市区两级示范路口创建规模,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定期开展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评选,严格落实“验收挂牌、达标巩固、反弹摘牌”考核制度,确保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力求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扎实社会成效。

春运叠加奥运 北京交管发布交通安全提示

春运期间,正值北京冬奥会期间,请广大市民群众切实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文明出行,礼让奥运车辆,不走奥林匹克专用车道,遇交通拥堵要顺序通行,服从现场民警指挥。

受疫情影響,务工人员和学生拼车包车探亲、返乡增多,要选择正规营运客车,乘车时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站外拉客拼团“黑车”特别是6至9座面包车,坚决抵制乘坐超员客车,发现违法行为主动拨打“122”向交管部门举报。

自驾出行应做好充足准备,提前了解掌握路况、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驾车时要集中精力,切莫酒驾醉驾、不分心驾驶,不超速行驶,不占用应急车道,防止引发交通事故。行经农村道路时,要降低车速,遇狭窄路段不要强行超车、强行会车,途经村镇、集市,要注意礼让行人。

一旦车辆发生故障或发生事故,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同时,驾驶人应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开启危险闪光灯,遇有发生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交通事故,要立即将车挪移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自行协商解决。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高速公路设置警告标志应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必要时迅速报警。

一旦与冬奥专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请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安全防护,不与车辆和车内人员接触,等候专业人员到场处置。

一旦驾车出行遇到恶劣天气,严格遵守“降速、控距、亮尾”,通过急弯陡坡、积雪结冰路段,要提前降低车速,不急打方向、急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

出京人员注意当地和北京返程防疫措施。特别提醒前往外地探亲旅游的市民朋友,出发前核实当地疫情情况和管控措施,返京前请与属地居委会联系获取返程防疫政策。

猜你喜欢

专用车奥林匹克冬奥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l~7月,工程类专用车终端销量下滑42.9%
头脑奥林匹克
京城严查机动三轮桶装水行业盼“专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