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隆回滩头木版年画:刻刀雕琢年画岁月

2022-04-12撰文陈贻贵供图刘国利部分

中华民居 2022年1期
关键词:滩头木版刻板

撰文陈贻贵 供图刘国利(部分)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民间艺术一绝』的隆回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凭借浓郁的湘西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在滩头木版年画中,艺人们大胆地将人体高度缩减为四个头高,体态作横向夸张,充满谐趣感。这是隆回滩头木版年画立足一方并传承至今的秘诀所在。

隆回滩头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湖南省邵阳市古称宝庆,明清以来,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由于印刷的东西太多了,于是,一些本来从事印刷的技术工人往往被临时指派为推销员,外出推销产品。他们走南闯北,穿街过村,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十分特别的彩印画纸——当地人称之为“年画”。人们在过年时将这些彩印年画贴在门上、墙壁上,大大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年画的题材丰富,有人物,有故事,造型和色调也都十分生动艳丽。凭着自身的职业敏感,他们认定这是一宗可赚钱的营生,于是便将外地年画的稿本和刻板套印的技术都“搬”了回去。后来,这行当便不声不响地在邵阳的一个山区小镇——隆回县滩头镇开了花,而且扎扎实实地安了家,落了户。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县年画、浙江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相比,作品中显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简洁、质朴、鲜明、热烈的艺术风格。滩头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夸张、洗练,神态生动。比如,门神的造型就十分奇特。为满足人物‘粗眉大目,神形要足’的艺术形象要求,艺人们大胆地将人体高度缩减为四个头高,体态作横向夸张,充满了谐趣感。”一直致力于民间美术研究的左汉中先生这样评价滩头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县年画、浙江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这几种年画相比,作品中显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简洁、质朴、鲜明、热烈的艺术风格。

清嘉庆年间,滩头木版年画被称为“五色纸”,并被作为贡品送往宫廷;清同治年间,滩头木版年画已行销全国;20世纪初,滩头木版年画发展达到全盛,有作坊100余家,产品畅销粤、云、贵、川等十几个省市,并远涉重洋,销往港澳地区及亚欧各国,成为日、英、美等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品。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滩头木版年画一度被当成封建迷信品禁用,致使年画生产几乎停顿;直至1958年,邵阳市政府部门在滩头召开工业生产现场会,重新批准滩头木版年画生产。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体系。这在全国年画产业中都是较为鲜见的。也正因如此,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滩头木版年画工艺才得以传承发展至今。2003年9月,滩头木版年画在全国传统工艺品大展中荣获金奖。

木版年画《门神》

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特点和艺术特色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木版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以及夸张、饱满和个性化的造型,使作品呈现出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道地,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板、印刷(七次)、手绘(七次),再到最后出炉,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其中,刻板工艺尤为重要。

滩头木版年画刻画的人物形象细腻而富有张力,尤其是“陡刀立线”雕刻技术,刻画出的人物眉毛、胡须、衣袂等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滩头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刘国利就很好地传承了“陡刀立线”技术,其行刀用力均匀,不快不慢,转折、交叉处稳当不乱,使滩头木版年画线条细腻坚挺、流畅圆润,极富表现力。“我们刻板选用的都是隆回滩头当地的梨木。”刘国利说,“选用梨木作为刻板材料的优势在于艺人可以尽情发挥,将人物刻画得更细腻生动一些。”

滩头木版年画《多子多福》

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题材主要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总体来说,题材主要分为神像、吉祥寓意、戏文故事三大类。

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题材主要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总体来说,题材主要分为神像、吉祥寓意、戏文故事三大类。它的形式也尽力贴近民间生活,适应百姓需要,中堂、斗方、屏条等形式应有尽有,全张、托半、托二、托四等规格一应俱全。人们通常将民间艺术的美学定义为“意象美学”,并将它对应的程式体系归纳为祝福祈祥、镇妖辟邪、爱情婚姻、家庭繁衍和神人圣贤五大类。滩头木版年画作品可谓品类齐全:祝福祈祥类作品有《龙凤呈祥》《和气致祥》等,镇妖辟邪类作品有《关羽马超》《秦琼敬德》等,婚姻爱情类作品有《西湖借伞》《老鼠娶亲》等,家庭繁衍类作品有《麒麟送子》《榴开百子》等,神灵圣贤类作品有《桃园结义》等。在艺术风格上,如果说杨柳青年画属于文人画风,桃花坞年画略带有西洋画风,那么,滩头木版年画一直保留着中国民间传统风格:构图简洁,乡土气息浓郁,湖湘文化特色鲜明。无论是《龙凤呈祥》还是《麒麟送子》等题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工艺传承

二〇〇三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仪式上,滩头木版年画被列为该工程的首批项目。二〇〇六年,滩头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80年代,滩头木版年画产业发展较快,年画作坊多达十几家,年产销量达100多万张。但是,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家底”也阻挡不了工业文明的冲击,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由于年画作坊入不敷出,艺人们纷纷改行。后来,随着老一辈刻板艺人相继去逝,年画工艺渐渐濒临失传。

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隆回县文化部门开始努力恢复和培育年画市场。县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对年画进行创新包装设计,并着手开发微缩版年画新品种。同时,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启动了一项持续12年的年画创新工程——生肖年画创制项目。年画传承人纷纷推出贺岁生肖年画及其衍生品,推动木版年画工艺更快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仪式上,滩头木版年画被列为该工程的首批项目。2006年,滩头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从事滩头年画制作30余年的刘国利师傅来说,如久旱遇甘霖。他看到了木版年画未来大发展的希望。多年来,刘国利不仅创新和传承滩头木版年画的雕版技术,还通过不断地刻苦学习和钻研,熟练掌握了滩头木版年画的印制技艺。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积累,2012年,他终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木版年画作坊。他的作坊主要为滩头木版年画生产提供刻板和印刷服务。

滩头木版年画大多是老版年画,有二三十种固定的版型,刘国利对刻板进行了创新和改良,每年都会研发两三种新产品,并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年画注入新的时尚和个性化元素。在隆回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刘国利创制了《马上报喜》生肖年画印版以及《孔融让梨》《刺股求学》《闻鸡起舞》等励志类微缩版年画印版,深受市场喜爱。

多年来,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传承一直恪守着“传内不传外”的祖训。但是,刘国利并不这么认为。“工艺传承应该是开放式的,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承会更有意义。”刘国利强调。2014年5月,隆回县文旅广新局联合该县教育局在滩头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建立了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基地成立后,刘国利特意挑选了10套微缩年画雕版送到基地,还专门到基地为孩子们讲课。他向孩子们介绍滩头木版年画及基本制作工序,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学习这一传统工艺,为滩头木版年画工艺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刘国利始终没放下这门手艺。尤其是近年来,刘国利深刻认识到国家对这一非遗项目的重视,他立志要将其传承发展下去。刘国利说,他现在就想做一个“守艺人”,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并传承它。

滩头木版年画《吉祥多福 富贵长寿》

猜你喜欢

滩头木版刻板
凭海临风
唐启辉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垂钓
中性自由
我爱你,滩头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