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看脸也疯狂

2022-04-12李媛

阅读时代 2022年4期
关键词:潘安令狐小张

李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的相貌上,恐怕体现得最为明显。长得好看的人更容易受到优待。

前段时间,一则网络维权的新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宁波的小张洗完澡后,在移动浴室门时,钢化玻璃突然自爆,导致两只手都受了伤,花了八千多的医药费。在对此事谁来负责的意见征集中,竟没有一人认为小张有责任,26.5万人认为“不太清楚,反正不能让小张负责”,5.1万人认为“厂家负责,自爆跟玻璃品质有关”,4.8万人认为“公寓负责,没有贴防爆膜加保护”。而在下面的评论区,网友们更是让人体会到了什么叫“颜值正义”:“小张真的帅!”“都是物业公寓的错,点开视频看了一眼小张我就决定了”“小张这么帅,怎么可以让他受伤!”“除非物业派出更帅的帅哥和小张对峙,否则很难收场”。

如今的年轻人毫不讳言自己的“颜值崇拜”,社交媒体上,各路迷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双标”。事实上,不止当代人,古人看脸也疯狂。

1

最能感受到古代人也“看脸”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唯美又混乱的时代。魏晋时人追求个性,崇尚真实与美,“魏晋风度”“竹林七贤”,文字中的慷慨洒脱不知道引多少人向往。而说起颜值,自然不能忽略“掷果盈车”的潘安。

人们夸赞男子美貌时,常会用“貌若潘安”来形容,潘安似乎成了美男的“代言人”。可想而知他必然是“双标”中被优待的那个,来看一个双标现场: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有人说潘安之名可能是因为古人在骈文诗歌创作中,押韵省字而成;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曾谄事贾谧,构陷愍怀太子,当不起“安仁”之“仁”,后人便略去此字。

关于他的容貌,《晋书·潘岳传》有记载:潘安这个人颜好气质佳,仪态端庄,文章词藻艳丽。有颜值有才华的他年少时常常带着弹弓来往于洛阳道,街上的女子遇到他,都手拉着手簇拥环绕着载他出行的车,还将手头的果子投给他。走过一趟洛阳道,潘安的车就装满了各种果子,次次满载而归。同样的场景在《世说新语·容止》中也曾有,不过这里潘安只是被“迷妹”们围观没有被投果。

可以想象,潘安出行仿佛大型迷妹追星现场。这引起了同时期人物左思的注意,左思就是作《三都赋》而造成“洛阳纸贵”的文学家,曾被钟嵘誉为“左思风力”。他相貌极丑,但可能是文采给了他自信,他跑去效仿潘安出游,结果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群妪齐共乱唾之”,老妇们一齐朝他乱吐唾沫,最后他只能颓丧地疲惫而归。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东施效颦,不同长相的人,待遇差别着实很大。

和潘安待遇截然相反的還有张载,他也是和潘安同时期的文学家,性格闲雅博学多闻,但是因为长得丑,每次走在路上,都有小孩拿石块瓦片扔他,也是十分心累,说不定性格“闲”雅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长相不得不佛系。

可见,将近一千七百多年前,古人就已“看脸”成风。《孟子·告子》载:“食色,性也。”意思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2

南朝陈国时候,有位将军也是出了名的容貌出众——他叫韩子高。虽然他的名气大部分来自明朝小说家们(王世贞、冯梦龙)创作的“同人小说”,但他长得好而获得了一些机会倒是事实。

韩子高,会稽人,出身微贱,“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侯景之乱爆发时,他住在京都。侯景被平定后,后来的陈文帝陈蒨带领军队出京镇守吴兴。当时韩子高16岁,头发还扎成总角模样,正好想借由军队顺路回乡,便随军队同行,而他的机会正是在此时送上门来:

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

第一回见面,陈蒨便想招揽韩子高,颜值加成的第一印象无疑很加分,再加上韩子高未成年便敢独自随军返乡也是勇气可嘉。出身卑微的韩子高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陈蒨的带刀随身侍卫,因为能揣摩陈蒨的心思,所以很受喜爱。后来,韩子高学习了骑射,有胆量能决断,多次随陈蒨出征,经验丰富,有勇有谋,成为陈国手握重兵的右将军。韩子高从出身微贱到手握重兵,也算是草根逆袭了。

颜值高的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比颜值低的人好,这是人们追求美的心理作祟,长得好更容易被优待。

就韩子高而言,颜值高给了后代文人创作的想象空间,他们往往会夸大韩子高颜值的影响力,比如在文学创作中,两军对阵,韩子高一方处于弱势时,敌军会因为他长得太好看而不忍心杀他;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还认为,陈蒨是拜服于韩子高容貌昳丽,将他收作了男宠,撰写了后人多误以为是真事的“男皇后”的故事。

3

“颜值即正义”不只存在于魏晋南北朝,唐朝也有。曾写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罗隐就经历过“颜值”带来的尴尬。

罗隐,晚唐诗人,在咸通、乾符中与罗邺、罗虬并称“三罗”,又与同乡诗人章碣齐名。当时还有人将罗隐与前辈诗人温庭筠、李商隐合称“三才子”,说他们三人先后受知于宰相令狐绹。令狐绹之子令狐滈登进士第后,罗隐以诗贺之,令狐绹对儿子说:“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可见令狐绹对罗隐诗名的崇拜。

罗隐在唐末五代时的诗歌文章名声很大,擅长写讽刺作品,如讽刺小诗《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咏史诗《西施》云: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这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

因为他的作品中讽刺过多,导致他考了十多次科举都没有中第,就如《唐才子传》记载:“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但其名气大为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除此之外,《唐才子传》还说罗隐“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他有多丑呢?宰相郑畋的女儿作为“诗粉”很有发言权。

宰相郑畋的女儿从小就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年龄稍长时曾看过罗隐的诗卷,还反复阅读,讽诵不已,于是郑畋怀疑女儿有慕才之意。这里的慕才也不知道是对偶像的钦慕还是因诗及人的暗恋。作为一个好爸爸,郑畋当然要满足女儿,便制造机会把罗隐约到了家里。这天,罗隐到了郑畋府上,郑畋与其议事,郑畋的女儿便“垂帘窥之”。没错,她在帘后偷偷看罗隐。不看不要紧,一看不得了——她表示自此再也不读罗隐的诗了!好一个大型脱粉现场!粉丝因为人丑连文采也不粉了!可见罗隐的颜值不是一般的令人难以接受。

4

除了这些,“颜值即正义”还曾发生在官员录取上,一些制度中可以窥见一些苗头。说是苗头,是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要求相貌绝佳,只是不能太丑。这些制度还不止存在于一个朝代。

汉武帝的时候设有“五经博士”,当时博士的弟子可以免除赋税,而要成为博士弟子,除了年龄十八,必须得“仪态端正”(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在唐朝,做官除了通过科举考试,还得通过吏部的选拔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其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新唐书·选举志下》),长得太丑不能做官;明朝时候,朱元璋在选拔状元的时候,会把颜值做为加分项,状元好看了,才能代表朝廷的威严,帝国的门面。比如明朝第一任状元吴伯宗。当年殿试成绩并非吴伯宗排名第一,第一的乃是山西籍人郭翀。为什么郭翀最后没能成状元?据《罪惟录·科举志》记载:“郭翀第一,貌寝,改伯宗”。“貌寝”的意思就是状貌丑陋短小,或以为谓状貌不扬,于是长相端正的伯宗就上位了。可见,明朝的状元也是看颜值的,才华横溢并不是最终标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古就有“颜值正义”,长得好待遇好,但这只是待人处事的一种角度,长得不那么好的左思、罗隐,也可以通过才华获取成功,留下千古名篇;今天也有很多获得成功的人其貌不扬。这“看脸的世界”虽然偏心,但并不是没救了,颜值不够才华来顶,说到底,人生的归宿终究来自我们自身。

(源自“国家人文历史”)责编:何建娇

猜你喜欢

潘安令狐小张
《夏天》
今天忙不忙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A Changing Life
巧妙的奉承
怒剑
五张作文纸
“貌比潘安”从何而来
怒剑
谁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