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龙村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共同缔造建设模式让乡村更美丽

2022-04-09

大社会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居都市景观

12月20日,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在官网发布了“2021亚洲都市景观奖”获奖名单。其中,由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申报的新龙村共同缔造建设模式入选获奖名单。

“亚洲都市景观奖”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四家机构于2010年共同创设。该奖项以年度评选的方式,对当年度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居环境可持续建设、历史文化有力传承等方面,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上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能够在各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及推动作用的城市、活动和项目进行表彰。

在评选中,组委会认为:坐落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的新龙村共同缔造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景区核心中的乡村复兴项目,其关注“多元力量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从人居环境微改造切入,采取清拆、整治、保留并举,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提升工程,展示了新龙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的新风貌,让村民和游客发现乡土之美,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

新龙村共同缔造建设项目由基金会发起,创新性地尝试“共同缔造”发展模式,由基金会、村民小组、专业团队构建共同缔造建设模式,共建的不仅是人居环境,更是包含自我认同的社区文化、平等活跃的社区氛围和丰富多元的社区自组织在内的和谐友好社区关系。

新龙村的“前世今生”

广东省韶关市是粤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特色产业及农林产品加工区,也是粤北区域适宜居住休闲与生产创业的重要节点城市。新龙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1968年,因修建乳源县南水水库,八百多名原水库区域的居民响应国家电力发展政策,从乳源瑶族自治县龙南镇跨越100多公里搬迁到现在的住址,组建了一个新村落,并按照统一规划建起了土砖瓦房,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以及部分村民搬迁建新楼房,村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凌乱、无序、荒凉情况。

2018年,仁化县大力推进环丹霞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连片创建工程,新龙村作为丹霞山核心发展5A景区,采取清拆、整治、保留并举,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提升工程。同年,基金会进驻新龙村,结合政府政策,开始尝试以自下而上共同缔造的方式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同时,基金会邀请外部专业团队,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等多元因素,以项目村为主线启动区域经济研究,并进行参与式规划、社区共建等主题活动。

共同缔造模式:多元力量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共同缔造是基金会在新龙村进行的创新性尝试,通过充分挖掘乡村社区的真实需求,由基金会出资并对村民进行赋能赋权,由村民组建工程管理小组,并辅以专业设计师驻村指导和开展相关课程的培训,动员全体村民投工投劳,参与村庄的建设。

基金会以古树古井和田园公园作为第一阶段的着手点,鼓励村民共同参与改造,重塑对村庄历史的共同回忆,共筑美丽乡村新家园。各历时1个月完成打造的古树古井及田园公园,成为新龙村的一张名片,也成为2019年仁化县农民丰收节的活动承办地。在生态摄影展、参与式建设分享会、村庄导赏等环节中,村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向各地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增强了整个村庄的凝聚力,展示了新龙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的新风貌。

乡村变美了,凝聚力增强了,村民们更加热情地参与到公共事务和家园打造项目中。同时,基金会也希望发动青年力量关注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为此,基金会发起两期美丽庭院创建项目。41户庭院在两期项目中华丽变身。庭院的存在,拥有无限的可能与力量,让每个生活在村子里的人都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此外,UNION友邻行动的圆满落幕,吸引了越来越多对乡村有情怀、对田园生活有向往的朋友来到新龙村,群策群力,为新龙村打造出一个向新生力量提供住宿、交流及共创平台的青年驿站。UNION友邻行动让一群热爱乡土的人,共同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起村庄和外界,让村里的人看出去,让村外的人走进来。

除了家乡面貌焕然一新,新龙村民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节日主题活动的定期开展,乡村艺术团、妇女美食小组、新龙村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培育,让社区氛围越来越活跃。

共同缔造,步履不停。人与乡村,和谐共处。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与社会力量一起,合作打造美丽乡村;与乡村村民一起,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相关链接:ATA主办机构简介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UN-Habitat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 fi c)成立于1997年8月,办公室设在福冈市。该办事处旨在推进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居环境发展,并执行联合国人居署的人居议程。通过亚太办事处的积极工作,加强了联合国人居署与亚太地区政府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于2004年2月在香港成立,由亚洲各国和地区人居环境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发起,以民间的、自愿的非政府学术团体形式出现,其总部设在香港的专业学术组织,致力于推进在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亚洲国家间的区域合作,促进亚洲各国进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其成员主要来自于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还有部分会员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协会成员涵盖了从事人居环境领域研究、教学、规划、设计、投资、金融、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士。

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

公益财团法人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是一所在福冈市政府、市民、学界和产业界等各方面的协助下,以放眼亚洲的广阔视野来研究都市政策,并就未来的都市战略发展提供建议和方略的研究机关。同时,研究所还构筑各种联系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宣传倡导,在各有关部门之间发挥着联系与协调的作用。研究所的目标,是要将亚洲都市研究所建设成受世人信赖的“福冈和亚洲都市问题百事通”。

亚洲景观设计学会

亚洲景观设计学会的母体是以景观材料企业为中心,从1997年开始召开至今的“九州景观材料研究会”。该研究会将大学、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福冈县、福冈市、北九州市及景观企业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景观改善之策。近年来,亚洲各国对景观问题的关心日益高涨,人们不再追求单纯的井井有条的景观,人们开始逐渐对亚洲景观的魅力进行再认识,探讨适合亚洲人感性的景观存在方式。为此,于2004年组建了“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它是一个自始至终就对亚洲景观的各种课题进行研究的学会。2004年学会成立之后,在日本、中国、韩国等地交替举行大会,在福冈、东京、京都、广州、上海、首尔、釜山等地,也召开了产学官一体的大会。

猜你喜欢

人居都市景观
最美城市“绿化带”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