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婚

2022-04-09

金山 2022年4期
关键词:村东陶澍吴家

陶澍(1779—19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曾出任两淮盐政。

陶澍幼年婚配,即娃娃亲。其家境殷实。未婚妻是同村一黄姓大户人家的千金。

夏日,村里男娃们在河里洗澡,有顽皮的孩子冷不丁地指着翠柳间闪身而过的女孩,吓唬陶澍说:“黄玲来了!”

正在河里戏水的陶澍,立马就会支棱起湿漉漉的小脑袋,如同水獭从河中冒出头来换气一样,瞪大眼睛,四处张望。

黄玲是陶澍的媳妇。她比陶澍大三岁。孩童间年长三岁,且是女孩子年长男童三岁,明显就是个大姐姐了,加之黄玲身材苗条,成熟较早,少女时就晓得疼爱陶澍,她常把洗干净的瓜果、蒸熟了的糍粑,用翠绿的荷叶包好,放在沟塘边的树杈上,示意陶澍去取。等陶澍六岁半进学堂,黄玲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时而,黄玲与家中的女子结伴在河边浣纱,有人指给她,那个撅起屁股蛋蛋扎猛子的男娃就是陶澍时,她顿时就会羞得脸热心跳。

陶澍呢,自从懂得黄玲是他未来的媳妇,就不想让黄玲看到他在河中戏水的滑稽样子。好像他那光溜溜的小身段、翘首仰望的小雀儿,别人可以随便看,就是他媳妇不能看似的。

其实,陶澍那点小心思,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湘中一带的男娃,每逢夏季,个个都像泥鳅一样,整天泡在河塘里,赶上吃饭的时候,或某个孩子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匆忙从河塘里爬上岸,想快点穿上衣服,又觉得身上湿,便会在河塘边迎風跑上一段,以便把身上的水珠快速风干掉。其间,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拍打着自个光溜溜的屁股蛋子,口中还有儿歌相伴:

拍腚鼓

腚沟潮

问问大老爷要不要

……

孩子们自问自答:“要!”或是“不要!”

若是回答:“不要!”显然是他们身上的水珠未干。于是,再跑上一段。直至把身上跑干爽了,便穿上衣服,各奔东西。

陶澍的媳妇以及他丈人那边的家人,就是在那样的时候,看到少年陶澍矫健的小身段儿。以至后来,两家定下了儿女亲家。

可数年后,真到了两个年轻人谈婚论嫁的时候,同村一吴姓财主,相中了二八妙龄的黄玲,出重金欲纳黄玲为妾。

黄家人开始羞于改口。可后来,黄家老父经不住吴家金钱的诱惑,便决意毁掉与陶家的婚事。

事态发展到惊官动府时,黄家的婢女,即黄玲身边的一个贴身小丫环——碧莲,挺身而出,自愿替小姐嫁给陶澍为妻。

这样的事情,放在当下,是不可思议的。可在一百多年前的《大清律例》里,恰恰是许可的。条件是:黄家要像嫁闺女一样,陪嫁碧莲。

之后,碧莲便盘起发髻,来到陶澍身边。

再后来,陶澍金榜题名,步入仕途。碧莲就一直伺候在陶澍左右。

公元1930年,即道光十年,陶澍家父病逝。

此时,已是两淮盐政的陶澍,可谓身价显赫。回乡奔丧时,听说黄玲嫁到吴家后,没过几年好日子,吴家就败落了。

起因是,吴家与当地一大户争夺田产发生械斗。黄玲的丈夫在那场械斗中打死了人,被官府抓去问斩。而此时,吴家的大太太欺负黄玲孤弱,并以不守妇道为名,联络族人将她逐出家门,赶往村东一座废弃的破庙。

陶澍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同情。可曾经在黄玲身边做过使唤丫头的碧莲,此刻却坐不住了,她想去看看她昔日的主子。

陶澍先是沉默,后又阻拦,建议碧莲:“不看也罢!”

碧莲知道丈夫心中始终没有放下当年的恩怨,便瞒着丈夫,揣了点银子,前往村东探望。

远远的,只见一缕青烟从破庙的残垣断壁间袅袅升起,走到跟前,碧莲才看清楚,黄玲正趴在地上,用三块砖头,支着一把破泥壶在煮饭。

顿时,碧莲的心中一阵酸楚。

碧莲不敢相信,眼前那个盘腿坐在地上吹火的女人,就是黄玲,就是她昔日金枝玉叶的主子。

当下,碧莲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小姐!”

黄玲半天没有反应。以至灶间的柴草快燃到她手上时,黄玲这才愕然回首张望了一眼,她先是不认识碧莲了。随之,认出碧莲后,又表现出极度冷漠的样子,仍旧趴下身,很是专注地去吹柴草中的火星儿。

而此时的碧莲,走到黄玲跟前,伏下身,单腿跪在地上,再次轻声唤道:“小姐,我是碧莲呀!”

黄玲仍然没有反应。

可矜持之后,也就是黄玲再次回过头时,她已满脸是泪。随之,黄玲一把抱紧碧莲,泣不成声地嚎哭起来。

碧莲也跟着滚下了一串串热泪。

接下来,两个女人哭一阵,诉说一阵。

回头,碧莲起身告辞时,随手掏出一些银两塞给黄玲。黄玲先是推辞,后来,黄玲接过那银子时,又是一阵尖利的哭嚎。

是夜,陶澍知道此事,埋怨碧莲不该去看黄玲。

碧莲不解。

陶澍说:“你不去看她,她可能怨你,但她并不恨你。而今,你这一去,看似是叙旧道情,实则是看了她的笑话,只怕她难以承受。”

果然,次日清晨,村东传来噩耗——昨夜,黄玲悬梁自尽了。

猜你喜欢

村东陶澍吴家
浣溪沙·夏日游下弓村
念 雪
静聆石语,诉说时间的故事——吴家花园第二届全国人文赏石艺术展12月22日开展
浣溪沙
吴家后山赏辛夷花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
读陈蒲清《陶澍传》——兼谈陶澍传记研究及其发展与展望
陶澍的为官之德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