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家,我的舞台

2022-04-09

安邸AD 2022年4期
关键词:界限画布办公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曾经在18世纪谈及戏剧的“第四面墙”理论,他曾这样写道:“想象舞台边有一道无形的、把你和观众分开的、巨大的墙,写戏、演戏,都只当大幕还没有升起。”这对后来的戏剧乃至电影的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包括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打破第四堵墙”的表演理论,打破这堵无形的墙,让观众能进入戏剧环境之中,甚至参与表演。

打破一堵墙,破除既有界限才能诞生更多的可能性。在本期分享空间及创作生活的编舞家陶冶曾提到其作品以数字命名的原因,是为了让观者抛开既定的思考,通过数字这种相对抽象却代表人类智慧的符号,更加直接地与舞者的精神相连接。这也许与打破那堵墙有些相似,生活本身不应该存在固有的界限,而应由个人意志更加直观地去表达生活所应该展现的风貌。家是展现个人表达及美感的载体,是生活的舞台。

本期主题“我的家 我的舞台”的出发点是探讨家对于个体的意义。我们认为,作为最私密个人的空间场所,家若加上“个人意识”的表达,将出现许多极致且有趣的家之风貌——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去找寻全世界最美丽的家,发现“我的家 ”的案例中,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工作空间已成为家的重要组成元素。曾获得2020年AD100 Young的ONOAA事务所为一对编剧夫妇打造的500平方米之家,其空间规划及布局的设定包含一半以上的团队工作空间;在洛杉矶,网络App创始人Sean Rad夫妇的家规划了两处工作空间来满足两人各自的需求;住在北京的设计师沈晓峰为自己打造了极为“任性”的家——地下一層是开阔的浅水池,单纯作为水疗空间,一层则是办公室和个人起居空间……“工作即生活”,这让家的“个体意义”中包含“工作空间”的内容,从而打破了家与办公空间的区域界限。

当代办公室设计也随着“空间功能界限模糊”的趋势而产生了办公空间设计多元的变化。在本期“办公空间 非线性叙事”专题中,我们走访了北京、上海几个新落成的办公室,它们涵盖了金融业、律师事务所、彩妆品牌、时尚公关行业以及一座位于中关村的数字实验基地。这些办公场所的设计都容纳了“生活”及“非典型办公”的灰色空间。所谓“工作即生活”,是更为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将设计、艺术甚至拍照打卡等在过去不这么被重视的元素功能纳入办公场所,也更加证明了当代生活空间界限模糊的现实。

1.时装品牌Marni的创意总监Francesco Risso将自己位于米兰的家设定为一块空白的画布,从窗帘、地毯、墙面到天花板的“画布”上都布满他的手绘。

2.Sean Rad夫妇在美国洛杉矶的家结合了当代艺术及各年代的经典家具,图中的木凳出自已故女建筑师Lina Bo Bardi之手。

3.当家和办公空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时,正统的办公空间也有了“家”的样貌。图为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一家基金创投公司办公室。

4.设计师沈晓峰在北京家中设置的碧绿水池。

猜你喜欢

界限画布办公
间隙
过去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跟踪导练(三)
破次元
跟踪导练(一)
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多达2300个
材料作文“界限”导写
大师的画布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