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研究

2022-04-08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教育

传 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重庆 404100)

创新创业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擎。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届—2020届毕业生中共有创业大学生54.1万人,其中毕业生44.4万人,在校生9.7万人。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显示,相较于往年数据,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持续攀升,2020年在校大学生表现出创业意愿的比重为历年新高,有49.8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创业意愿[1]。

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2]。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1]。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面临个体成长需求、高校教学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实现更有质效的发展。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是打造“双创”升级版的题中要义和必然要求,也是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

一、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必要性

(一)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德智体美劳既是教育趋向的目标所在,也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位准则。创新创业是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等思维层面要素与创业能力、竞争能力等行为层面要素的综合考验。个体成功实现创新创业,不仅需追梦的热情、开拓的韧劲、坚定的信念、踏实的态度等个人精神品质作为底色,还需商业谋划、市场研判、团队协作、资源整合、决策执行、解决问题等实际行为作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所需的品质和行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综合素质高度契合。学生的素养积淀是其开展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淬炼和升华。通过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创业观、奋斗观、价值观,使其在学思结合的内化与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去实现自我肯定、反思、成长与超越,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良性循环,将有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是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

创新创业是内嵌于高校高水平发展中的一股核心竞争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应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有机融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性互动中激发更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拓展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创新创业理念塑造、文化培育、能力培养以及成果应用和转化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实践,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更能通过创新创业链条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更加紧密地衔接,推动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更加主动地探索适应时代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路径,打造高校教育教学的亮点与特色,切实为步入深水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推动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三)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化高速推进的时代,亟需进一步汇聚人才和智力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发展潜质得到挖掘。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中坚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释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使大学生群体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关键因素”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不是对过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式、工作成效的否定,而是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观照当下、着眼未来,在既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辩证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立体的系统工程。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内涵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的崇高事业。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根本定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时代使命,也是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立足点。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从价值理念上廓清迷雾、溯本正源,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行动的先导,深切把握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应紧紧围绕“教育”二字,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旨归。强化价值引领,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进一步突出教育本身的目的和意义,回归和守望育人的本质与初心,不断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才、逐梦未来。

(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是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内涵的重要参照

从教育供给侧方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重要突破口,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知深浅不一、“冷热不均”。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等课程间尚存有壁垒,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师资明显不足,具有开拓市场、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等丰富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从社会支持体系来看,虽然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全社会已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国家、地方层面均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但在法律制度建设、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实效等方面还需优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社会机构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还不够,企业的实践带动作用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内涵要义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有问题较多。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必须要直面存在的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工作进行优化升级,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提档升级、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具体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内涵要义可从以下几点把握:

一是从浅表性创新创业育人理念升级为回归教育本质、突出以人为本的创新创业育人新理念。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升级,首先要从思想上摒弃浮躁,更加关注创新创业对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促进作用,赋予创新创业更具深度、温度和广度的价值意义。

二是单一化育人主体为主升级为多元化育人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工作新形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由高校构建多元主体的育人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更加突出强调高校、政府、社会等多元化主体共同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形成思想的共识,进行资源的整合,并不断提高合作耦合度,切实强化协同联动作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小区前面是一条八车道的宽阔马路,出小区左拐数十米,便是一个交叉路口。或乘车,或步行,都要经过那里的红绿灯。直行的绿灯,亮着,60秒后,切换为红灯;左拐的绿灯亮起,30秒,然后切换。然后是交叉方向飘绿通行。然后又是直行的绿灯亮起,交替轮流,变换不息。

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创新创业新局面。升级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将更加积极地调动教师在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中扮演的“引路人”角色作用,以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多元化的教育空间,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四是更能强力助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创新创业效益新形态。“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跳出教育本身的小逻辑,从服务国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强国建设的大格局去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选择、效果转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进一步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三、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路径

从大学生主体能力塑造与外部环境营造两个维度观照,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纵览,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的路径:

(一)注重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理念的升级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目标,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到创新创业领域的实践中,集中体现在通过创新创业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促使个体潜能发挥,从而成就个体价值、贡献社会价值。

创新创业最直接的成果体现是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开展实质性的创业活动,获取经济效益等。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升级版”,首先在观念认识上应体现高站位,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创办公司等谋生型经营活动完全划等号。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目的上,是一种人格教育,而从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教育,但其核心则是一种能力教育”[3],要摒弃功利化的教育倾向和对短期效应的过分追逐,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大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潜能挖掘的重要作用,从高等教育改革的维度去调动创新创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使命,以观念的更新促进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更新,让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更富教育情怀的温度、青春梦想的热度和使命担当的力度。

(二)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升级

创新创业教育关涉教育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高校要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牵引作用,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化、全方位、链条式的顶层设计,使其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在激励机制设置、经费保障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创新创业的特点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等多维度入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增强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为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训练创新创业技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帮助,使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基础性知识积累、专业性融合拓展以及实践性的研究探索,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底气、勇气和理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坚持内培外引,既切实增强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又积极引入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积极为教师创设培训机会和实践平台,使教师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的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和丰富经验,让教师不断积蓄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避免纸上谈“创”,充分发挥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引路人”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设计上,积极推广互动式、沉浸式等更能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感知和热情的教学方式,除了教授创业的专业知识,还要特别鼓励人格特质,包括对成就的需求、内在控制、创造力和风险承担倾向[4],大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内驱力,培育合作、沟通、研究等综合素养,以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升级

《2018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指出,国内外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创新创业成效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适宜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这就像庄稼要长得好,必须要有肥沃的土壤、必要的水分、合适的阳光和空气等一样[5]。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中,是立体化的系统活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档升级,必然需要构建一个更具支持力的场域,一个能够滋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赋能。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构建中,“整个生态体系需要遵循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原则”[6]。高校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不仅承担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责任,要着力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发挥了一个维护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良好运转的纽带作用。要积极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形成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设优质的软硬件条件,塑造更加高效协调、充满生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与政府的沟通联动方面,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便于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的政策举措,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争取更多政策。在与企业的协作互动方面,深化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同时积极协调资源,通过加大力度从企业引入创新创业师资、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等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式环境,让大学生更加深切地感知和融入创新创业活动中,通过实践学习和实战演练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在与社会的合力推动方面,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社会增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包容理解和价值认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多渠道融资和战略支持,促进优秀项目应用和成果转化,助力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猜你喜欢

大学生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