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研究

2022-04-08刘正发洪雷明马友呷莫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舍一村保教

刘正发,洪雷明,马友呷莫,于 洋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①。“一村一幼”计划是四川省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奠基工程。笔者2018年4月底和8月初两次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西昌市和昭觉县实地调研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并据此进行研析。

一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由来

凉山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位于横断山系东侧,大渡河、金沙江及其支流流域,是闻名中外的红军长征经过彝区时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之地。金州470多万人口中彝族人口占51.9%,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中70%的土地属于陡坡地,海拔1000米以上。尽管凉山州历届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教育。但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影响,凉山州很多地方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民族聚居区农村群众日常都用民族语言交流,儿童没有汉语基础,往往直接进入一年级学习汉语教材。尽管在教育教学中采取了彝汉“双语”教学模式,但教育教学效果较差,绝大多数学生成绩无法跟上,大部分学生“从一年级一直差到高三”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学生及家长对靠学习、靠知识改变命运、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认为既然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只要初中毕业能认识几个字出去打工就行了;或者与其无望地在初中混三年,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这样除极少部分能升入高中外,大部份孩子一旦初中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去成都、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打工。因汉语知识基础差,又没有其他技能,成为综合素质较低的廉价劳动力,也让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控辍保学”任务更加艰巨,这从长远角度看也无法阻断这些民族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

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自2013年起,昭觉县开始探索推行“1年学前教育加9年义务教育”的“1+9”模式。2015年开始通过整合村社小学校舍资源、借用村部活动室、租用民房等方式,在每一个行政村开办一个幼教点,即“一村一幼”。“一村一幼”实行普惠制免费的双语教育,完成“过好语言关、养成好习惯”②等的保教目标。此后,该县入学一年级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比例迅速达到100%,有效解决了乡村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汉语差的问题,得到了凉山州州委州政府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州计划实施,俗称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2017年起,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扩大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51个县(市),有效地解决了广大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入园难的问题,补足教育短板正是从学前儿童抓起。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形式,科学规划和建设村级幼教点(园),确保幼儿就近安全入园。每个点可根据3-6周岁适龄幼儿人数,开办1至多个混龄班,每个班原则上不超过30名幼儿”③。这一惠民政策深受广大的群众欢迎和拥护,也成为四川省解决教育与扶贫领域的创新举措。

二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成效

凉山州自2015年全面执行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以来,在“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幼教点校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保教目标实现、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幼教点校舍建设从无到有的变化

凉山州民族地区农村因自然、历史等原因,村小学前教育及其设施以往一直没有。因此,校舍建设成为“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关键点。由于各乡镇村社经济发展情况的限制,幼教点校舍建设主要是利用现有的闲置资源来开办,新建的比较少。各地“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的校舍建设参差不齐,类型多样。总体上看,截止2018年4月底,全州有借用村支部活动室、闲置村小校舍、租借民房、中心校富余校舍及新建学校等五种形式。具体统计如下表:

表1 幼教点形式及数量统计表

凉山州教育局领导透露,从2015年9月“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到2018年3月底,凉山州总计已投入资金5.8个亿,在各县(市)的3747个行政村开办了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3085个幼教点。其中,已经实现午餐计划的有2458个幼教点;招聘录用幼教点辅导员7760名;招收幼儿数量12.19万人;一共开设有3962个班级。以昭觉县为例,该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9月,该县总计投入资金4015万,全县覆盖,在271个行政村(191个为贫困村)一共开办了272个幼教点。其中,84个幼教点采取食堂供餐模式,188个幼教点采取企业供餐模式。招聘录用581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辅导员。招收幼儿数量8080人,开设有285个班。由此可见,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以来,村社幼教点的建设成绩突出,给整个村社幼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正如“悬崖村”勒尔社幼教点的辅导员所说:“没有一村一幼,这些小孩连什么是学校都不知道,有了一村一幼的话,这些孩子最基本的汉语言就会听懂了,最基本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听懂。以前我们十一、二岁的时候才上一年级,对学校有一种畏惧感的,但现在对他们来说的话一点畏惧感都没有。所以,现在我觉得一村一幼给这些孩子们的帮助是挺大挺大的,给他们生活上的改变,然后行为习惯上的改变。我相信在以后他们走出那个山区的话,可以说是打好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凉山州各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村一幼”幼教点进行学前教育,标志着很多村落结束了乡村幼儿无正规教育的历史,开启了民族教育的新时代。

(二)幼教点辅导员队伍管理有序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幼教点承担教学任务的工作人员不称为老师,而叫辅导员。凉山州教育局关于印发《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聘用条件和程序》(凉教〔2015〕103号)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村级幼教点辅导员是指在凉山州村级幼儿教学点中从事普通话辅导、行为习惯养成、知识启蒙等工作的人员”④。在辅导员的聘用在学历上要求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学历较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本村本乡人员。在普通话水平上要求取得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合格证书,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可放宽到三级甲。在年龄上要求原则上为18-45周岁。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按照文件执行的同时会有一些变通。昭觉县教育局领导谈到:“这个辅导员聘用的话就有几个原则,一个就是本村优先,第二就是专业优先,第三才是学历优先。现在第四个的话,以前我们是年龄优先,年龄小的优先,比如说前三个条件都一模一样,那最后就看年龄来定。但是从现在实际教学当中看,女娃娃教得好些”。辅导员的工资叫劳务报酬,统一由四川省财政按每村平均配备2名辅导员、每名辅导员每月2000元劳务的标准拨款,没有五险一金。辅导员要定期参加培训,培训任务主要由凉山州机关第一、第二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负责。培训内容包括辅导员如何组织幼儿教学,如何管理幼儿行为等内容。从昭觉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看,自2015年以来到2018年9月底,该县共开展了9期“一村一幼”辅导员师德师风、行为礼仪规范、幼儿园安全工作、普通话、口语、游戏、幼儿歌曲、美术活动、实训等方面的培训,累计完成培训人数1845人次。

(三)幼教点保教目标卓有成效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保教目标是通过学前教育阶段的保教活动,打好语言关、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会感恩,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过好语言关,就是辅导员用民汉双语保教后能让幼儿听懂汉语普通话,能使幼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认识简单的汉字。解放乡领导说:“必须要熟悉汉语,我们不教文字,因为孩子还小,但是必须要听懂这个基本的汉语;学习汉语是一个过渡阶段”。有关过好语言关的问题,凉山州在总结“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2018年5月,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仪式在昭觉县举行。“行动工作目标是:在行动推进半年内,凉山州所有幼教点幼儿实现300句日常用语全部听得懂教育,50%的幼儿实现普通话基本交流对话教育,一年半内,幼儿可进行300句日常用语会话。两年内,实现日常见闻的动植物物体的图片识别和普通话描述,沟通交流无障碍等”⑤。

养成好习惯,是指通过辅导员言传身教和帮助,使幼儿习得和养成懂礼貌、讲卫生、勤洗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保教过程中,辅导员要求家长每天必须给幼儿洗手洗脸刷牙后才能送到学校来;中午用餐时要求幼儿先洗手、排队领饭、有序围坐、不吵不闹等。通过点滴事项给幼儿培养一种良好的纪律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家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位辅导员说:“我们两个刚刚来的时候,这些孩子是一句汉语也听不来的,甚至鼻涕都是掉到这里面的(嘴里),卫生这方面一点也不讲的。现在已经好多了,孩子们吃饭前都洗手,上厕所回来也洗手。家长也很懂礼貌”。

学会感恩,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心教育,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幼儿学会相互帮助,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让幼儿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党和政府。幼儿在保教活动的点滴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懂恩和感恩。如对于某企业或公司投资建设的幼教点在门外贴有“某某某援建”或在室内挂上图案、条幅、标语。辅导员在保教过程中给幼儿们讲讲校舍是怎么来的,课本是谁捐赠的,怎样热爱祖国、热爱党。同时,还通过举办欢度儿童节、彝族年等重要节日,有目的有选择地把知恩、感恩的教育融入到节日活动中去,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关怀的感激之情等,鼓励将来积极回报社会和国家。

其最终成效是:凡是孩子们在幼教点经过一年的教育培养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习汉语语言障碍问题。进入一年级学习后很快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适应教学方式。解放乡领导说:“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教育工作者有个研究,小孩子没有接触汉语直接上一年级和上了这个幼儿园接触过汉语以后再进入这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差30分,所以这个在全县铺开‘一村一幼’计划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昭觉县教育局领导也说:“这几年‘一村一幼’计划在我县的推进,确实我们的一年级的学生和原来比的话,就那个成绩是两位数的在上升。当年我记得的语文是14分,数学才12点几分,现在却提高很多,在全县范围内有大幅度提高,这个的话就是我们办学前教育实施‘一村一幼’计划的结果”。该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7—2018学年度上期统测成绩与2013—2014学年度上期(全县尚未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前)统测成绩相比,一年级语文成绩上升了16.03分、数学上升了20.22分。这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就读过学前教育后带来的变化,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高涨。

(四)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当前,凉山州全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序推进,精准扶贫落地落实。除了“两不愁三保障”⑥外,村上幼教点已普遍建立,为长久的脱贫攻坚作出有力的保障。一是把家长解放出来。没有幼教点时,每个家庭至少要分出一个人来带幼儿,有了幼教点后,家长早上把幼儿交给辅导员,中午管饭管休息,到下午再把幼儿接走就可以。幼儿在幼教点期间,家长不用交费用,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去做工、干农活,提高家庭收入。如凉山州教育局领导说:

“这个‘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因为家长看到了这个好处,这个孩子的巨大变化,还有一个更好的事,这些孩子早上送去了,下午再去接,家长就有时间腾出来,做务工,做农活,家长自己也是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和途径。所以,家长们都非常非常高兴,完全很高兴支持这个项目的实施。”二是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幼教点辅导员的招聘录用,是按照本村人优先的原则进行的,这解决了一批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三是真正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从幼儿学习成长看,让幼儿从小接受汉语言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基本素质,为将来更好地接受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进入更广阔的社会去创造财富奠定基础,从而能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性发展。正像解放乡领导谈到的那样:“这个‘一村一幼’,目前短期来说,最大的帮助是帮助了我们本村贫困户的子女的就业。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两位老师当中,其中有一位就是贫困户的子女,这一点是最直接的帮助,一旦你就业一个家,就有助于脱贫一个人。从长期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现在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素质低,直接导致了不能外出务工。语言不通,接受不了新的思路,新的知识。那么幼教点从我们的基础教育开始提高了人口文化素质,这样的话我们的脱贫就更有希望,因为通过这个举措实现了,整个教育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小学初中这样持续抓起来,那么我们下一代可能就没有文盲,甚至我们这个民族的高等人才、中等人才,这些都会拔地而起,这样就可以带动整个民族的脱贫”。

三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取得实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幼教点校舍建设不正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保教器材缺乏、保教环境差等方面。

(一)幼教点校舍建设问题

如前所述,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的校舍建设,除了极个别新建的校舍外,基本上是整合当地现有闲置资源来使用的,大都有临时性的性质,也很不规范,不正规。校舍租借产生问题和校舍空间不足产生问题就很无奈。校舍租借产生问题表现在租借民房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村民很愿意租借自家不用的房子作幼教点的教室,但一旦有孩子结婚或不外出打工等需要使用房子时,幼教点就得腾退、搬离。校舍数量和空间不足产生的问题是有些幼教点幼儿多,教室数量少,附属空间小,导致幼儿上课、游玩、休息等都在一间房里,有安全隐患。辅导员工作压力大,保教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某幼教点负责人说:“我的想法是,把我们这个幼教点重新给我们修建一所学校,然后办上两三个班,学生太多。现在五十五个学生为一个班,两个辅导员教起来太费劲了,分成两个班或三个班的话老师更轻松一些,老师关注学生的程度要大一点”。此外,有的校舍陈旧,在刮风下雨时,可能出现漏风、漏雨等险情。

(二)幼教点辅导员队伍问题

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辅导员队伍建设聘用、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辅导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薪资待遇低和没有正式编制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辅导员招录过程中对以本村为优先后才考虑所学专业、学历等条件,无法保证招录到的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现实中,辅导员有的高中毕业,有的幼师毕业,有的职业技校小学教育毕业,有的专科毕业,很少有本科毕业生。这就导致辅导员之间的能力素质差异明显,整体质量不高。而且,辅导员薪资待遇低,每人每月2000元的劳务报酬外就没有其他补助了。这比起正规幼儿园的老师或其他行业的人的收入,实在难以启齿。某幼教点辅导员ATTL说:“我们辅导员的工资确实有点低。因为现在的物价确实很高,对吧?只有2000块钱的工资,确实没有其他的了。也没有买五险一金”。性质上看,辅导员属于临聘人员,类似钟点工,没有正式的编制,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想着自己在幼教点做辅导员工作是临时工,是个过渡阶段或是为以后考取其他工作积攒一定优惠政策条件,就会缺乏稳定感,没有上进心,如同某中心校负责人所说:“他们在没有考取工作的时候临时在这里待一下。她们考取工作之后就会走了,肯定就不在这里干了。他们同时都还在复习考其他工作。考取工作之后,他们就肯定不干了,就走了。那种长期在这里扎根的老师,还是没有”。

(三)幼教点保教器材问题

目前,幼教点保教器材除州里统一下发的春秋两册辅导员使用教材外,缺乏其他教学器材,根本无法满足幼儿保教需求。保教活动场地供游乐使用的教具、玩具也缺乏严重。有的幼教点几乎没有如秋千、滑梯、跷跷板等器材。上娱乐游玩活动课,都是辅导员带着幼儿唱歌、做手指游戏或者是在室外做一些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游戏。解放乡中心校领导说:“我们现在希望能修建一个宽敞的,能够让学生娃娃睡觉、老师住宿的这么大的一个学校。让他们有活动场所,还有住处都很方便;让他们自由自在的耍。你看,这些器材都是村民用的活动器材,孩子们玩的没有,也没法玩”。

(四)幼教点教学环境问题

由于幼教点校舍性质的原因,很多幼教点的幼儿保教环境吵闹,出入不方便。如借用村支部活动室作幼教点的,由于村支部所在地是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村“两委”办公地方,村民来往较多。当村支部开展活动或有人来办事时,影响幼儿上课或休息。因为幼教点负责人无法像管理正规学校那样管理村支部活动室,无法限制其他非教学人员的进出,因而就无法保证让幼教点的辅导员拥有一个很好的保教环境,也无法保证幼教点幼儿们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休息的环境。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幼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没有达标,遇到恶劣天气等一些特殊情况时,就会影响室内或室外保教活动的开展,影响保育质量。

四 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形成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中既存问题的原因很多,在各级党政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更新观念前提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予以着重考量:

(一)完善资金投入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

资金投入的多寡是决定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目标实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资金投入包括四川省层面的资金、凉山州层面的资金以及各县(市)的资金注入,三级政府尽管已投进了可观的数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是,凉山州17县(市)中有11个国家贫困县,造血能力弱,财政吃紧,资金投入跟不上“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发展步伐。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少或还没投入。国家层面的专项资金和财政优惠政策投入少或没有。因此,要完善资金投入体系,多渠道筹款。除原有的省、州、县(市)的资金投入外,一是增大省、州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投入比例和数额。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扩大资金投入数量和方式。三是积极争取中央专项教育资金支持,类似西藏、新疆“内地班”教育专项投入的支持模式。四是积极争取“对口援建”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援助,通过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教具投入等途径来实现增量。五是广泛吸引和接纳企业公司、个人、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的资金援助。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用之有效”。七是建立“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教育基金会,开拓融资投资渠道,增强资金的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助力“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调整机构编制,把幼教点和辅导员纳入正式编制

州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各单位机构编制进行统筹管理,调整职能配置,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把科学设立机构编制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充分发挥出来,裁掉或减少慵懒散,人浮于事的机构编制,把深化改革出来的机构编制用到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上来,将其纳入正式机构编制内。大力推进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的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部门对机构设置中实行“撤一建一,只减不增”,也不调整适用范围,致使“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建成后成为无机构、无法核定编制的单位;辅导员聘用后也不是正式的事业编制。长此下去,严重不利于“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长效发展问题,严重不利于农村偏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有序与良性发展。因此,要适当调整编制用途,增加机构编制的重新认定,把幼教点和辅导员纳入编制内管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其重要不言而喻。因此,要加强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师资队伍建设,除把“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辅导员纳入正式事业编制内管理或非事业编制合同制长聘管理外,要进一步理顺规范辅导员招聘录用、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和管理规定,提高辅导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稳定师资队伍,促使辅导员们不断增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安心工作,献身幼儿保教事业。当前急需改变的是,将“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辅导员临聘性质改为长聘性质,将辅导员工资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左右或与地方公职人员工资持平;给辅导员购买“五险一金”;支付加班费、生活补助费等。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要逐步增加;即便不能转为正式编制教师,也要采取合同制长聘制,使广大辅导员们能“静下心”来全心全意投入保教工作,切实提高幼儿的保教质量和效益。

(四)迈向正规幼儿园建设行列,提升办学质量

参照正规达标幼儿园建设的模式和标准,提高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幼教点的办学水平和保教质量,充分有效地组织实施学前教育。正规达标幼儿园的幼儿保教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个领域。目前,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的三大核心内容过语言关、养成好习惯和学会感恩,已涉及到五个领域的内容,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原有实施的基础上,一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力度,调整、完善校舍建设、保教游玩设施、教材器具建设等。二是在地处偏远山区农村的幼教点建立厨房、食堂,降低企业供餐产生二次搬运费等成本负担。三是在做好现有辅导员培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与内地高校合作,专门培养一批从事“一村一幼”幼教点保教工作的人才,逐步走向幼儿教育专业化道路。四是增强双语保教方式方法的研究,强化双语应用相互转化训练和双文化学习教育效果的探索。

综上所述,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民工程。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理应克服困难,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解决掉贫困代际传递的深层问题。

注释:

①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l6日)。

②参见彭涛,陈柯江.“一村一幼”让彝区儿童不输“起跑线”[N].乐山日报,2015-08-10.

③参见阳帆.四川“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民族自治地方51县[N].四川日报,2017-01-19.

④凉山州教育局.关于印发《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聘用条件和程序》(凉教〔2015〕103号).

⑤参见江龙.凉山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目标:半年内50%幼儿可用普通话交流[N].成都商报,2018-05-28.

⑥参见王域西.“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进度达到预期[N].四川日报,2016-09-19.

猜你喜欢

校舍一村保教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一村三英烈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重庆处置“超期服役”临时校舍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