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研究

2022-04-08汪倩陈军飞邓梦华

生态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省份经济带水资源

汪倩 ,陈军飞 , ,邓梦华

(1.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 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 210098;3. 河海大学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8)

长江经济带覆盖东、中、西部11省份,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实力强,区位优势突出,生态地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可见,新形势下找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成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这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水资源作为长江经济带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其利用与保护现状能达到和谐平衡,就有助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若其利用和保护现状无法达到和谐平衡,就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起阻碍作用[1]。

当前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面临诸多问题,已然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在长江流域规划范围内,具有监测能力的重要水功能区不足70%,且分布不均;目前部分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中上游地区如四川盆地、黔中、赣南等地供水矛盾突出;下游某些沿江地区和部分湖泊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导致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环境有待优化等,这些问题都与国家当前推进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2]。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水资源对其高质发展产生的约束力比以往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客观评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水平,寻求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之关键,也为其他地区推进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和谐平衡提供理论支持,产生示范效应。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成果探讨水资源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刘耀彬等[3]指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关注水资源产生的资源约束问题。王喜峰和李富强[4]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区域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间的关系,提出高质量发展内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技术进步是突破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胡甲均和马水山[2]认为水利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并从水生态保护、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丁绪辉等[5]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用水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考察,得出用水效率的提升及水污染排放的降低有助于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结论。还有部分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内对水资源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如何实现水污染处理、水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6],或是从工业[7]、农业[8]、生活用水[9]等角度探讨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

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度方面,一些学者做了有益的探索。王济干等[10]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和谐性概念,并对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左其亭等[1]在探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水和谐理论。马骏和郑垂勇[11]提出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理论,并进行实证研究。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集中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12]、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13]以及从自主创新[14]、对外开放[15]、区域协调发展[16]等一维或多维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先导与发展着力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概括了上述维度特征,故其能否得到贯彻实施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通过梳理文献可知,目前关于水资源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随着近些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等理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需要从这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从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否和谐的角度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的内涵;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熵权法和模糊联系度分析法相结合的和谐度计算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进行评价研究。

2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特征

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出发点,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维度探讨如何实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二者间的平衡[17],谋求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状态(图1),其和谐特征至少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状态必须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状态。从投入产出角度看,工业、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万元产值水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维度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平衡旨在以用水效率的提高及水资源合理配置代替水资源粗放利用的发展范式。

第二,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状态必须是城乡用水协调、区域供水协调、公众用水意识与节水意识协调的状态。协调维度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旨在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众之间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差距。

第三,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状态必须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应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使各项水环境指标趋稳向好。绿色维度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意为将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绿色发展。

第四,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状态必须是以高水平开放为契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状态。应依托“黄金水道”,深刻领会“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开放维度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意为借助水文地理环境之禀赋优势,发挥“黄金水道”绿色发展效能,以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新旧动能转换。

第五,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状态必须是全社会共享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水资源管理机制得以共建的状态。就本质而言,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成果能够公平而有效地分配于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满足参与者的特定需求。共享维度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是基于协调、绿色、开放等维度的和谐平衡,以满足人对水资源的共享需求为主要目标。

3 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3.1 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建立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指标体系,可以量化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程度,故指标的选取既要反映出地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又要体现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3.1.1 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前文对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内涵及特征的解读,以及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得性等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维度构建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三层结构,目标层为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准则层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指标层共选取22个指标,如图2所示。

3.1.2 和谐度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本文将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分为五个等级,Ⅰ级为低水平,Ⅱ级为较低水平,Ⅲ级为一般水平,Ⅳ级为较高水平,Ⅴ级为高水平。确定指标等级的依据,可采用以下方法[1,18]:(1)采用目前行业公认的标准;(2)有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采用规定标准进行等级划分;(3)采用国内外相关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或是寻求专家意见;(4)将国际上较高发展水平的状态值加一定比例定为最高值,将国际上较低发展水平的状态值减一定比例定为最低值。基于上述标准,指标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熵权法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权重。因各和谐度评价指标存在单位和量纲上的差异,故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式中:xij为省份i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样本值。

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的信息熵ej与熵权wj,即:

3.2.2 模糊联系度分析法

模糊联系度分析法能够较为细致地区分优劣,在处理问题时较为客观,又能避免对信息处理的片面性[18-19]。故本文采用模糊联系度分析法求取和谐度。模糊联系度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评价问题,构建研究集对。以长江经济带省份i的第j项评价指标样本值xij组成评价指标集Aj={x1j,x2j, …,xnj},以该指标评价标准等级g组成标准集Bj,则集合Aj、Bj构成集对H=(Aj,Bj)。

(2)采用“同异反层次法”建立集对同异反层次结构,确定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联系数表达式为[19]:

式中:uij表示和谐度单指标联系度;xij表示省份i评价指标j的样本值;sgj表示评价指标j的评价等级g;I1,I2, …,IG-2为差异度系数;J1、J2为对立度系数;G为和谐度评价指标标准等级数。

(3)建立长江经济带各省份联系数与和谐度的投影函数,求省份i评价指标j的和谐度HDij及省份i的和谐度HDi,即:

式中:wj为评价指标j的权重,由式(3)确定;和谐度HD的取值范围为[0, 1],取值越高,和谐度越大。具体而言,当HD>0.6时,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处于和谐状态;当HD<0.6时,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处于不和谐状态[19]。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水资源公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各省份水资源公报等。公众对河流保护自觉度、水资源管理体制及管理水平、防洪抗灾应急管理水平、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的程度等4个指标为定性指标,由于没有国家或地方标准和相关文献数据可参考,故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取。

4.2 结果分析

4.2.1 和谐度综合评价分析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指标联系数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综合评价结果为0.631,处于和谐状态。就各维度而言,除开放维度指标C16、C17、C18(和谐度分别为0.434、0.483、0.592)、协调维度指标C6和C7(和谐度分别为0.520、0.597)以及创新维度指标C2(和谐度为0.528)和谐度较低以外,其余大部分指标和谐度处于较高水平(大于0.6)。这是因为长江经济带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促进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行动高度统一的结果。

表2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指标联系数及评价结果

表3为长江经济带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结果。由表3可知,上海的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较高。江苏、浙江、四川3省的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分别为0.784、0.725和0.624,处于和谐状态,其中,江苏和浙江的和谐度均高于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四川的和谐度水平虽已达到和谐状态,但略低于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和云南等省份的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普遍较低,处于不和谐状态。

表3 长江经济带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结果

4.2.2 各维度和谐度评价分析

表4为长江经济带11省份各维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结果。由表4可知,长江经济带共享维度和谐度水平最高(0.901),表明长江经济带现阶段的水资源共享维度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长江经济带开放维度和谐度水平最低(为0.495),除上海、江苏、浙江以外,其余省份均低于平均水平,表明这些省份的水资源开放维度严重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维度和谐度为0.803,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份和谐度较高(大于0.8),这是因为这些省份在节约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等方面有所提升的结果。长江经济带创新和协调维度和谐度分别为0.657和0.619,其中除上海、浙江、四川3省的创新、协调维度均高度和谐外,其余省份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不和谐状态,可知区域水资源创新和协调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表4 各维度和谐度综合评价结果

4.2.3 各维度内指标评价分析

(1)创新维度指标和谐度(图3)方面: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节水灌溉指数和谐度较低,这是由于部分灌区存在不计量、不收水费等现象,导致其农业水消费高居不下,农业产出贡献与水资源消耗量远不相称。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日益凸显,大部分省份工业用水效率和谐度较高。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份的取水结构合理性和谐度较低,说明三产中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依然不高,水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图3 创新维度指标和谐度

(2)协调维度指标和谐度(图4)方面:11省份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之比、公众对河流保护自觉度和谐度普遍较高,可知新型城镇化的推动缩小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质量的差距,环保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强了公众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城乡居民人均虚拟水量之比和谐度呈现中下游地区高、上游地区低的趋势。节约用水和谐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即中下游地区低、上游地区高,可知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节约用水能力和技术有待提高,上游地区城乡间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城乡差距较大。

图4 协调维度指标和谐度

(3)绿色维度指标和谐度(图5)方面:长江经济带11省份万元GDP水耗、单位产出废水排放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管理体制及管理水平、防洪抗灾管理水平等5项指标大多处于较和谐状态,说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不仅在水污染治理、水灾害防治方面初具成效,还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水权、水务、水利等市场的建设,使绿色维度下的和谐度明显提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谐度较高,达标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4%),但仍有个别省份未达到国家控制标准(80%)。

图5 绿色维度指标和谐度

(4)开放维度指标和谐度(图6)方面:长江经济带下游省份(上海、江苏、浙江)进出口虚拟水量、外资总额虚拟水量指标和谐度水平较高,而中上游省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进出口虚拟量、外资总额虚拟水量指标和谐度水平普遍低于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可知在开放维度下中上游地区对“黄金水道”依托度还不够,开放经济层次和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6 开放维度指标和谐度

(5)共享维度指标和谐度(图7)方面:自来水普及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的程度等4个指标和谐度都比较高,可知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基本实现居民饮水和用水安全的目标,逐渐建立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机制,从水资源共享层面实现了较高水平的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

图7 共享维度指标和谐度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将新发展理念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情况嵌套在一起,提出了独具长江经济带特色的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内涵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联系度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为:

(1)长江经济带11省份共享和绿色维度和谐度水平较高,对实现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起到推动作用,开放、协调和创新维度和谐度水平较低,造成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提升的瓶颈状态。

(2)就各维度内指标而言,工业用水效率、万元GDP水耗、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和谐度较高,进出口虚拟水量、外资总额虚拟水量等指标和谐度较低;而部分指标呈现区域性差异,如节水灌溉指数、城乡居民人均虚拟水量之比等指标和谐度分布为下游地区高、中上游地区低,而人均水资源量、取水结构合理性、节约用水情况等指标和谐度分布呈现相反的空间特征,即下游地区低,中上游地区高。

基于上述结论,现阶段需多措并举地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度,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制定及落实工作。建议如下:

(1)建立适合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区域特色、既协调又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控制目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力求从体制制度上推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和谐平衡。

(2)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相关城市,要充分依托长江沿线丰富的水运资源,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转移丰富且有竞争力的产能,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缩小与下游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中上游地区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省份经济带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习近平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22个省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