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DVI的石羊河流域植被演变特征及其对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2022-04-08罗晓玲李岩瑛蒋菊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覆盖度持续时间能见度

罗晓玲,杨 梅,李岩瑛,,蒋菊芳,聂 鑫

(1.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 武威 73300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 730020)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和碳循环中极为重要,是连接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自然纽带,植被覆盖是植被地表最直接的表征,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是了解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初级生产力、环境承载力、水土流失强度等生态环境系统的状态与功能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大气中CO浓度,塑造异质性明显的流域气候;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打破原有物质能量的交互平衡,特别是碳循环等问题。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灾害天气,因其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沙尘暴形成的3个要素是大风、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天气,研究区因受河西走廊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大风频次较高,下游三面被沙漠包围,沙源丰富,成为甘肃乃至全国沙尘暴的高发区之一,因沙尘暴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3 783万元,年均农业受灾面积超过13 195 hm,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已造成一定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各种原因使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祁连山冰川萎缩、雪线上升,上游来水逐年减少,中游截流超用,下游地下水过度开采,植被曾经一度退化,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水资源最短缺、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植被覆盖度差,地表沙源丰富,沙尘暴频繁,造成恶性循环。对沙尘暴的防控,有学者提出通过植树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来防风固沙;李璠等和马坤等分析了起沙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认为,植被对沙尘暴有抑制作用。但这些研究多为定性描述,Aulia等利用遥感数据研究植被对干旱现象的响应,但缺乏石羊河流域植被与沙尘暴的定量分析研究。本研究利用近60年石羊河流域沙尘暴资料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后遥感数据,从植被指数、沙尘暴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4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首次研究植被指数NDVI与沙尘暴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关系,以期得到流域植被与沙尘暴之间的定量关系,为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义重大。

1 研究区概况

石羊河流域(101°41′—104°16′E,36°29′—39°27′N)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市、金昌市和张掖市的部分地区,其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上游贯穿天祝县、民乐县、肃南县,中游贯穿凉州区、永昌县、古浪县,下游在民勤县境内;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戈壁荒漠的交汇带,为半干旱气候与干旱气候的交界区,也是高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的共同影响区。流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其所在区域包括绿洲农田、荒漠、荒漠湿地、荒漠湖泊和沙漠等多种生态系统。其海拔高度1 300~5 000 m,年降水量110~600 mm,年蒸发量700~2 700 mm。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度低,根据最新监测研究,上游南部祁连山拥为森林、草地和浅山灌丛,植被茂密,中游石羊河水灌溉地区为绿洲,植被适中,下游大部地方为半荒漠、荒漠和沙漠地区,植被稀疏。植被多由耐干旱的灌木、半灌木组成,植株稀疏矮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所用气象要素数据来源于1961—2020年石羊河流域内7个气象站(凉州、民勤、永昌、古浪、乌鞘岭、肃南、民乐)逐日观测资料;上游数据为乌鞘岭、民乐、肃南3站平均,中游为凉州、永昌、古浪3站平均,下游为民勤站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来自甘肃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遥感应用室2000—2016年5—9月监测数据。植被覆盖面积由HJ-1B/CCD卫星监测所得。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标准差异植被指数),由Terra/MODIS卫星资料监测分析所得,也称为生物量指标变化,可使植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是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被广泛运用在植被覆盖度研究中。表达式为:NDVI=(NIR-)/(NIR+)。式中:NIR为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值;为红波段的反射率值。NDVI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太阳光的截取、光合作用、地表净初级生产力有关。

根据《沙尘天气等级》,依据地面水平能见度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5个等级。分级标准为:沙尘暴<1.0 km;强沙尘暴<0.5 km;特强沙尘暴<0.05 km。由于能见度的观测在1979年及以前为0~9级,1980—1999年的单位不一致,而且在地面观测月报表中有些年份没有最小能见度观测记录,故本文用2000—2020年的最小能见度资料统计分析沙尘暴的强度。

2.2 统计与分析方法

基于每个像元的基础上使用一元回归趋势法,按照趋势分析得到每年作物生长季NDVI植被指数的变化情况,以NDVI与时间序列的趋势斜率值来代表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趋势斜率;为监测时间段的年数;为第年的生长季NDVI。根据趋势斜率的变化范围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将变化趋势分为7个等级:<-0.001 5表示植被明显减少;-0.001 5≤<-0.001 0表示植被中度减少;-0.000 5≤<-0.001 0表示植被轻微减少;-0.000 5≤<0.000 5表示植被稳定不变;0.000 5≤<0.001 0表示植被轻微增大;0.001 0≤<0.001 5表示植被中度增大;≥0.001 5表示植被明显增大。利用判定系数分析回归结果的线性拟合优度,判定系数<0.155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以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沙尘暴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Pearson)法,分析NDVI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NDVI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程度。

通过Excel 2007、SPSS 22.0、vb6.0、Photoshop CC 2017等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变化特征

地表植被覆盖能够有效改变影响地表的水分、能量和辐射的分配及平衡,进而影响水文过程、水循环和区域气候,植被退化能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冻土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石羊河流域以森林、绿洲、荒漠为主,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在流域整体暖湿化背景下,植被变化非常重要。

3.1.1 时间变化特征 石羊河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较低,多年NDVI为0.175,NDVI>0.3的面积为5 652 km,NDVI和NDVI>0.3面积时间序列变化(图1)显示,流域植被轻微增大,NDVI以每年0.000 9的速度增大(<0.01),NDVI>0.3面积每年增大61.54 km(<0.05),但各年度变化较大。2007年石羊河综合治理以前,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生态用水量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以致2000年和2001年是植被最差的年份,2002年流域出现较大降水,植被迅速好转,2003—2006年植被波动减少,2000—2006年流域植被总体处于退化状态。2007年国务院批准以“民勤绿洲”为重点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实施,2007—2016年植被波动增大,特别2010年以后恢复比较明显。可以看出,随着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的开始,持续调水、有效退耕还林,加上流域降水量的略增加,地下水位近年来开始抬升,自然植被开始恢复。

图1 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趋势

3.1.2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NDVI反映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地面、雪、枯叶、粗超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流域内地势东北低,西南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被覆盖逐渐增大,平均NDVI为下游0.107<中游0.184<上游0.317。从流域NDVI时间变化曲线(图2)可以看出,下游植被轻微增大(=0.000 6,<0.01),2000—2004年波动增大,2005—2010年波动减小,2011—2016年迅速增大,2012年为17年来最大(0.115),与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压沙、营造防风固沙林、关井压田、退耕还林(草)、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密切相关。中游植被中度增大(=0.001 1,<0.05),2012年、2014年为最大(0.198),2002年为次大(0.195),2001年为最小(0.161),中游植被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大小,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关井压田,退耕还林有关。上游植被中度增大(=0.001 1,<0.05),2001年最小(0.299),2016年最大(0.346)。通过分析降水与NDVI的关系发现,降水量与NDVI呈显著正相关,故上游植被的变化主要与降水量的变化和环境保护关系密切。

图2 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植被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游和中游的植被恢复速度较下游快,除综合治理以外,还与不同区域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不同有较大关系,上游(342.8 mm)和中游(245.1 mm)年均降水量较下游(113.2 mm)降水量分别多229.6,131.9 mm,即为2.6,2.2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差距是极为显著的。上、中、下游近60年降水量增加速度分别为8.25,7.00,4.07 mm/10 a,降水量增加速度较快区域的自然植被恢复速度相应较快。另外,上游以森林、草原为主,地面蓄水能力强,中游以耕地居多,且大多是水浇地,地表湿度相对较好,而下游以荒漠为主,蒸发大(植物生长季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5倍),地面蓄水能力差。所以,虽然流域近年来暖湿化进程加快,因区域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差异导致植被恢复速度有所不同。

3.2 沙尘暴变化特征

3.2.1 沙尘暴频次的时间变化特征 近60年沙尘暴年频次变化(图3)显示,流域沙尘暴显著减少,年际倾向率为-2.8 d/10 a(<0.001),中游减少速度较慢(-1.4 d/10 a,<0.001),下游减少速度较快(-7.1 d/10 a,<0.001),上游未出现过沙尘暴;年代际变化(表1)表明,20世纪70年代是沙尘暴高频期,80年代开始持续减少,2001—2010年减少速度有所减缓,近10年减少最明显,较70年代减少了14.5天。

表1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距平年代际变化 单位:天

图3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年变化趋势

从图4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四季均呈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春季(-1.2 d/10 a)>夏季(-0.8 d/10 a)>冬季(-0.7 d/10 a)>秋季(-0.2 d/10 a),且四季变化趋势均为<0.001。

图4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四季变化趋势

3.2.2 沙尘暴频次的空间变化特征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发生频次为民勤(20.9 d/a)>凉州(4.9 d/a)>永昌(3.0 d/a)>古浪(2.1 d/a),乌鞘岭、肃南、民乐未出现过沙尘暴。地理分布为临近沙漠地区多,远离沙漠地区少。随着时间变化该区沙尘暴显著减少,其特点主要为下游三面被沙漠所围的民勤县,也是发生频次最多的地方,减少速度最快,其次为中游的凉州区、永昌县、古浪县。这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西风带强度减弱、大风日数减少,区域生态的重建和恢复息息相关。

3.2.3 沙尘暴持续时间变化特征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过程平均持续时间为133.3 min,中游为96.8 min,下游为146.6 min,下游是持续60~300 min的频次最多,占总频次的51.8%,其次<60 min占总频次的34.2%,>300 min频次最少,占总频次的13.9%;中游<60 min频次最多,占总频次的50.1%,其次为60~300 min,占总频次的45.6%,>300 min的频次最少,仅占总频次的4.3%。

冬季、春季、秋季持续时间为60~300 min的频次最多,分别占总频次的52.9%,52.1%,56.5%,>300 min的频次最少,分别占总频次的15.5%,12.6%,13.8%,夏季<60 min频次最多,占总频次的53.1%,>300 min频次最少,仅占总频次的4.9%.

近60年,沙尘暴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图5),年际倾向率为-12.2 min/10 a(<0.01),中游缩短时间较慢(-10.4 min/10 a),<0.1),下游缩短时间较快(-17.1 min/10 a,<0.001)。年代际变化显示(表2),中游是21世纪前10年持续时间最长,平均持续时间为109.8 min,主要是因为2006年、2009年出现2次长时间沙尘暴所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持续时间持续缩短,21世纪前10年迅速反弹延长,近10年又迅速缩短。下游20世纪7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平均持续时间为161.1 min,80年代开始到2020年持续时间一直缩短。总体来看,流域20世纪7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之后开始缩短,21世纪前10年有所反弹,近10年持续时间最短,较70年代缩短60.9 min。

图5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持续时间变化趋势

表2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持续时间距平年代际变化 单位:min

3.2.4 沙尘暴强度变化特征 以每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最小能见度的大小来表征沙尘暴的强度,流域沙尘暴过程平均最小能见度为0.496 km(沙尘暴),0.5~1.0 km(沙尘暴)的频次最多,占总频次的54.7%,其次为0.05~0.50 km(强沙尘暴)的,占总频次的41.8%,<0.05 km(特强沙尘暴)的频次最少,仅占总频次的3.5%。中下游均为0.5~1.0 km(沙尘暴)的频次最多,<0.05 km(特强沙尘暴)的频次最少,流域沙尘暴以普通类型为主。

四季均为0.5~1.0 km(沙尘暴)的频次最多,其次为0.05~0.50 km(强沙尘暴)的,<0.05 km(特强沙尘暴)的频次最少。

近21年流域沙尘暴年均最小能见度呈波浪式持平变化,维持在0.496 km上下波动,2012年最小值为0.08 km,2014年最大值为0.63 km。

3.3 植被覆盖度与沙尘暴的关系

3.3.1 NDVI与沙尘暴频次的关系 沙尘暴年序列与同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图6)显示,沙尘暴频次与NDVI有较好的反对应关系,沙尘暴呈逐年减少,NDVI则逐年增大,2001年沙尘暴最多(9.0 d),对应NDVI最小(0.157),2012年沙尘暴最少(0.33 d),对应NDVI最大(0.186),说明植被覆盖度的改善对沙尘暴有明显抑制作用。

图6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与NDVI变化趋势

进一步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沙尘暴频次与NDVI的关系(表3)发现,流域沙尘暴与当年和前1年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均呈显著负相关(<0.05),表明随着气候暖湿化进程加快,植被覆盖面积逐渐扩大,抑制地面尘土扬起,从而导致沙尘暴减少。

表3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与植被影响因子相关系数

3.3.2 NDVI与沙尘暴持续时间的关系 沙尘暴持续时间与同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图7)显示,沙尘暴持续时间与NDVI也有较好的反对应关系,沙尘暴持续时间呈波动减少趋势,NDVI则呈波动增大趋势,2004年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152.6 min),对应NDVI是平均状态(0.177),并不是最小,2012年沙尘暴持续时间最短(4.7 min),对应NDVI最大(0.186),说明植被覆盖对沙尘暴的持续时间有一定影响,植被覆盖较好的地方发生沙尘暴时持续时间较短。

图7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持续时间与NDVI变化趋势

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沙尘暴持续时间与NDVI的关系(表4)发现,流域沙尘暴持续时间与当年和前1年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当年流域NDVI、当年NDVI>0.3面积、当年中游NDVI和前1年上游NDVI通过置信度0.05检验,其他未通过。

表4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持续时间与植被影响因子相关系数

3.3.3 NDVI与沙尘暴强度的关系 沙尘暴过程平均最小能见度与同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图8)显示,沙尘暴强度与NDVI有较弱的反对应关系,沙尘暴强度基本维持不变,NDVI则呈波动增大,2009年平均最小能见度最大(6.07 km),对应NDVI是第3小值(0.167),2012年沙尘暴平均最小能见度最小(0.80 km),对应NDVI最大(0.186),说明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强度有一定影响,植被覆盖较好的地方发生沙尘暴时强度相对较弱。

图8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强度与NDVI变化趋势

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沙尘暴强度与NDVI的关系(表5)发现,流域沙尘暴强度与当年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均呈弱负相关,与前1年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均呈弱正相关,以上均未通过信度0.05检验。即当年流域植被较好,发生沙尘暴时,强度较弱,当年植被对沙尘暴强度有一定弱化作用。前1年流域植被较好,发生沙尘暴时强度反而较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游占地面积较大,地表以黏土为主,前1年降水较多时,夏季植被涨势好,冬季落叶干枯,干土层增厚,来年发生大风沙尘暴时,沙源丰富,利于尘土扬起,影响能见度的大小;下游以沙土为主,前1年植被涨势较好时,说明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来年发生大风沙尘暴时,能抑制沙尘扬起。

表5 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强度与植被影响因子相关系数

3.3.4 大风日数相同情况下植被与沙尘暴的关系 大风、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天气是沙尘暴形成的3大要素,众所周知,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大风(动力因子),主要影响因素是起尘源(物质条件)。流域内植被覆盖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区的起沙量,选取大风日数相同年份的沙尘暴频次、平均持续时间、平均最小能见度和相应年份的NDVI数据(表6)分析植被对沙尘暴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NDVI与沙尘暴频次和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0.24),与最小能见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均未通过0.05信度检验。

表6 大风、沙尘暴与植被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验证在沙尘暴决定因素(大风)不变的情况下,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起沙量的大小,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特别对沙尘暴的强度影响程度最大,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由此可见,植被改善对沙尘暴有明显抑制作用。

4 讨 论

石羊河流域植被2000—2006年总体处于退化状态,2007—2016年波动增大,特别2010年以后恢复比较明显,这一结论与徐晓宁等和任媛等的研究基本一致;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较低,随着气候暖湿化和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全流域自然植被均开始恢复,因地理位置和降水量增加速度不同,上、中游恢复速度比下游快,与李丽丽等的“全流域以增加为主,绿洲区增加最为明显”的结论相同;沙尘暴频次显著减少,过程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与李玲萍等分析的结果相同;沙尘暴强度无明显变化,最小能见度维持在0.496 km左右,这一结论与赵明瑞等用2001—2010年民勤沙尘暴资料得出的“最小能见度有减小趋势”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研究范围和资料长度不同所致;沙尘暴频次与当年和前1年流域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植被覆盖度的改善对沙尘暴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李璠等的“植被对沙尘暴有明显影响”结论基本一致,与杨晓军等的“植被减少是沙源不能根本改善的主要原因”结论一致,与特日格乐等的“沙尘暴发生日数与前1年的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结论也基本一致,但与沈松雨等的“沙尘暴频次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较低”不同,究其原因是研究区地貌、气候特征、所用资料年代不同所致。沙尘暴持续时间和强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尚未有同行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在大风日数相同情况下,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起沙量的大小,间接影响着沙尘暴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特别对沙尘暴的强度影响程度较大,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一结论,因植被资料年代较短,影响个例数量,有待积累更多资料,做进一步探索研究。

5 结 论

(1)石羊河流域植被轻微增大,但各年度变化较大,随着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2007年开始自然植被逐渐恢复,特别2010年以后恢复比较明显;中游和上游植被中度增大,下游轻微增大;中游和上游植被恢复速度比下游快,自然植被的恢复速度与降水量的增加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2)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显著减少,年际倾向率为-2.8 d/10 a,近10年减少最显著,较70年代减少14.5天;中游减少速度较慢,下游减少速度较快;四季减少速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沙尘暴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年际倾向率为-12.2 m/10 a,近10年持续时间最短,较70年代缩短60.9 min;中游缩短时间较慢,下游缩短时间较快。沙尘暴以最小能见度0.5~1.0 km的普通类型为主,年均最小能见度呈波浪式持平变化,维持在0.496 km左右。

(3)石羊河流域沙尘暴频次和持续时间均与NDVI有较好的反对应关系,沙尘暴频次和持续时间呈波动减少和缩短趋势,NDVI则呈波动增大趋势;沙尘暴频次和持续时间与当年和前1年全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均呈显著负相关。

(4)石羊河流域沙尘暴强度与当年全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呈弱负相关,与前1年全流域NDVI、NDVI>0.3面积、上中下游NDVI呈弱正相关。

(5)以上游保护涵养水源,中游修复生态环境,下游抢救民勤绿洲的具体举措,对石羊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后,自然植被逐渐恢复,抑制地面尘土扬起,加上大风频次显著减少,导致沙尘暴频次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强度有所弱化。石羊河流域专项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猜你喜欢

覆盖度持续时间能见度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偃师区不同坡度带植被覆盖度分布研究
2000~2015年沈阳市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能见度与NOx、NO2日变化关系分析研究
浅析常州市PM2.5对能见度干扰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南京市气溶胶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