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进特点与纵深推进重心研究

2022-04-08周敏

中国商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演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2.07.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将进入质量和效益发展阶段,创新发展是关键。株洲积极落实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经历了发展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明确、战略目标提升等阶段,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已成共识,但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参差不齐;(2)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已明确,但战略的实施不全面;(3)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核心技术较少;(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但有规模和特色的产业不多等。株洲创新驱动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面临诸多压力。因此,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等是株洲市下一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纵深推进的重心。

关键词:发展战略;软环境;创新驱动;演进;科技创新

本文索引:周敏.湖南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进特点与纵深推进重心研究 [J].中国商论,2022(07):-136.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4(a)--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为推进株洲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进一步落实,加快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明确并落实株洲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发展战略概括为:主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和投资拉动“四轮驱动”战略,平稳接续和有序转换发展动能,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四轮驱动”战略的首要战略,无疑对整个战略的实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进特点

1.1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已成共识,但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参差不齐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动力的转换无疑对株洲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带来较大挑战。株洲经济发展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特别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入攻坚期,旧的动能持续衰退,新的动能接续不力,势必影响到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加之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主要表现在非公经济比重不大、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快,特别是县域经济实力不强,中心城区强、县域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近两年的统计公报显示, 2016年非公经济的增加值为1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当年GDP的56.3%。非公经济增加值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回落0.8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2016年城区生产总值1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市的比重为47.4%;县域1322亿元,增长8.3%,占比5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株洲市非公经济的比重还不大,县域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形成的基础上,务必加快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特别是促进非公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1.2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已明确,但战略的实施不全面不到位

近两年来,株洲市发布了《株洲市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30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定位。但是,作为起引领作用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不全面到位。集中表现在理念、科技、产品、文化、管理等领域的创新缺乏有效的推进措施和发展目标。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阻碍了科研人员兼职交流。高校高端科研人員受行政级别的管理模式束缚,龙头企业受商业机密、技术机密约束,科研人员几乎没有在外兼职现象。

1.3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核心技术还比较少

从统计公报看,近三年,株洲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是全省平均值的近2倍。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省科技奖励46项,第18届中国专利金奖2项;新增国家、省级研发平台54家,新成立国家、省级创新技术战略联盟6个,新建成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等众创空间21家,新组建轨道交通产业等5支80多亿元的投资基金。虽然株洲市近几年的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创新成果产业化比例偏低,创新资本运作能力偏弱,产业基金规模、科技金融和制造业贷款规模偏小,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特别是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不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表现不强。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但有规模和特色的产业不多

随着株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株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食品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1—8月,全市规模服务业营业收入124.5 亿元,增长23%,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 9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增长 4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5.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25%。虽然株洲市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体现株洲特色、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还不多、不强,特别是规模龙头企业比如中国中车、时代新材等龙头企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2 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纵深推进面临的新压力

2.1 新旧动能转换艰难

一批支撑株洲发展的重化、冶炼等企业陆续退出,新动能短期内难以有效对冲旧动能下行的影响。以石峰区为例,截至2017年6月30日,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5家中央省属企业已全部制定关停搬迁方案,其中昊华、海利、株化已正式签订土地收储价格认定书;148家中小企业已全部递交停产申请,关停并通过验收企业92家;49家企业全部签订土地收储协议或价格确认书,已收储企业土地面积1795亩;17家集体农用地上租赁企业已基本完成资产补偿并退出。搬迁转型方面,已有50家企业落实了承接地,其中落实在市内的39家。这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虽然清水塘的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职工安置难、环境治理难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2.2 科技创新后劲乏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是否充足。从株洲市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投入的力度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从统计公报看,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1%。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预计为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超过15%。但与发达省市比较,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

2.3 创新驱动发展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创新驱动效率不高

有的区县和部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还不够强,创新效率难以体现。在发挥比较优势方面,深圳市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深圳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加强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2.4 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就株洲市硬环境而言,目前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环境的承载力不强。就软环境而言,株洲市政务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事权下放、规范权力运行和推进政务公开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干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人才的引进、留住和培养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总之,当前株洲创新驱动发展虽迎来新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压力。因此,在縱深推进株洲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过程中,必须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强化发展软环境营造等作为株洲市创新驱动发展纵深推进的重心。

3 纵深推进株洲创新驱动发展重心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着力推动政府职能从资源配置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建设。扩大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咨询中的话语权,鼓励企业家参与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构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激励。推进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项目管理、科技评价、协同创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首先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和创新收益的主体。要建立全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积极打造行业“小巨人”。其次要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精心打造高端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航空、汽车、新材料产业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创新军民融合机制、科技与金融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再次,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启动院士培育工程,实施“万名人才计划”,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要建立动力产业专家人才库,涵盖三大动力产业及三大新兴产业百余位专家。最后,要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之都。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另外,要实施“双创”建设专项行动,发展“四众”新模式,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众创空间”,培育更多的“创客”“微客”。

3.2 加强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提高创新发展效率

提高创新发展效率的重心在于推进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主要是强化创新法治保障,完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加大普惠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创新链各环节政策的协调和衔接,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进一步在知识产权、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和市场准入等重要领域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科技创新审批项目,再造审批流程,实行跨部门串并联组合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必须以完善政策为抓手,优化环境为关键,加大政策宣传为契机,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才能有效提高创新发展的效率。

3.2.1 加快出台创新政策

要想实现打造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必须加快出台与创新要素环节相关的配套政策,从文化、产业、管理等诸多环节着力,尽快出台与创新全要素相关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市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以“双创”为契机,加快完善有利于“双创”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大型企业集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智能制造、医学健康、科技服务、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搭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行知识产权共享,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服务。

3.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硬环境

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硬环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株洲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为株洲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首先要突出生态保护。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实施绿心保护提升示范工程、绿色生态屏障工程、旅游区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全面推进封山育林,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其次要突出制度保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地管理制度,开展绿色发展评价,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用执法如山保护绿水青山。

最后要重点加强环境治理。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的目标,全面完成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与环境综合治理,打造老工业区生态修复、工业遗址利用、绿色产业高地三张名片,还全市人民一弯真正的“清水塘”,將清水塘老工业区建成享誉国内外的生态地标,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加强“一江两水四港”整治,确保湘江流域水质不断好转,还湘江母亲河“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本色。

3.2.3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软环境的营造

一是大力营造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强化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源头创造和运用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大执法打击和维权服务工作力度,实现重点园区维权工作站全覆盖;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加大协调协作力度;发掘知识产权价值,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建设,推动标准化提升;拓宽知识产权产业化和资本化便捷通道,促进一批重大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首先,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一往无前、奋勇争先”的火车头精神,大力弘扬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民间文化,深入推进“一县一区一品”,打造株洲特有的文化品牌。依托神农大剧院、湘东剧场、文化广场等场所,举办株洲艺术节、株洲合唱节、全民健身节等活动,打造“唱响株洲”“影动株洲”品牌。依托市博物馆、秋瑾纪念馆、陶瓷博物馆、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主题博物馆,加大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打造“传承株洲”品牌。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培育绿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两型”标准建设示范工程,整县连片推进“两型”对标创建,深入推进“两型”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等示范创建,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价值追求和精神风尚。其次,普及科普知识。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再次,培育创新文化企业。深入推动优势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探索组建文体产业集团,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最后,争取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落户株洲。积极申办湖南工业大学出版社,组建印刷集团,争取建设印刷产业园。实施“1520”企业培育工程,培育1个以上年产值过5亿元的文化产业集团或基地,20个以上产值过千万的文化企业。

三是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工程建设。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30条措施》,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快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首先要加强人才培育。虽然株洲市的科教资源与省会城市相比存在先天性不足,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政策优势来吸引并培育现有的人才。株洲有很好的产业人才基础,只需在此基础上加大人才的培育力度,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为株洲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统筹教育“十百千万”、卫生“135”、专技人员知识更新等人才工程,整合各类市级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加大青年人才遴选支持、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创业扶持力度,培育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强人才引进。对于紧缺人才的引进,必须建立高校毕业生招聘快速通道,以工业园区、经济金融、城市建设、社会治理领域为重点,每年定向招录“双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每年遴选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挂职锻炼。要敢于破除传统的人才引进模式和制度,破除“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观念,树立以引进创新要素为纽带的人才引进模式,特别是以项目资源、资金资源为纽带带动人才资源的引进。最后要加强人才交流。人才的流动需要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政策体系为支撑。要依据人才成长的规律、产业发展规划加以引导,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人才的引进必须适应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序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是大力推进创新政策的宣传。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的宣传是否到位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否落实,也是推进“双创”举措能否顺利推进的主要抓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政策宣传的重要意义。

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只有抓好主要领导干部的培训,才能使好的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否则再好的政策都会成为一纸空文。抓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重点是以“四种意识”去理解、贯彻当前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中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把好的政策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中,不断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

其次,抓好创新政策的宣传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作用,为政府的政策宣传助一臂之力。在借助媒体宣传政策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正能量,尽可能减少政策的负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28.

宋大伟.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10):1152-1155.

杨惠馨,孙孟子,杨振一.中国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与展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1):58-68.

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23-29.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彭宇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动态,2021(4):27-33.

刘长杰.“十四五”规划:坚持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J].中国发展观察,2021(6):8-10.

黄涛,刘琳丹.论习近平科技创新觀[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1):20-28.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Depth Promotion Focus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in Hunan Zhuzhou

Zhuzhou Municipal Party School  Zhuzhou, Hunan  412000

ZHOU Min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s forward that China will enter the stage of quality and benefi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key. Zhuzhou actively implement the relevant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has been through the stages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clear strategic goals, and promotion of strategic goals, and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consensus, but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s uneven; (2)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has been clearly defined, but its implementation is incomplete; (3)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re abundant, but core technologies are few; (4)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are developing strongly, but few have scal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Although Zhuzhou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face a lot of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is the promotion focus of Zhuzhou city’s next stag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Keywords: development strategy; soft environment; innovation drives; evolu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作者简介:周敏(1989–),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演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