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视域下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 现实困境、路径研究

2022-04-07怀梓铭

文教资料 2022年21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大学生

怀梓铭 隋 昕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2020 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其中要求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1]。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领衔劳动者,理应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积极性,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劳动精神塑造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解决策略,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道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向。

一、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

(一)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只有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大学生通过接受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深刻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厚植劳动情感,自觉修为劳动道德。其次,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有力凭证,如“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清明破雪,谷雨破霜”等都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劳动思想的精华,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再次,劳动意在“动”。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需要体力与劳动技能的相互配合来提高劳动效率。大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身体肌肉,增强体能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最后,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中国梦的实现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青年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大展光彩。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德智体美知识最终要通过劳动实践才能更好地外化成大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正所谓:“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2]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劳动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劳动、尽职尽责,为百姓的饱食暖衣、安居乐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很多优秀的劳动模范在自己的领域无私奉献,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经过几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发展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雄伟目标的实现依然需要国人的辛勤劳作,需要全民用双手推动国家的新发展。青年强,则民族兴。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肩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使命,应自觉将勤劳勇敢的劳动精神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成长为自强不息的“社会生产者”。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借助高新技术的创新性劳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劳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嬗变,热爱劳动事业,尊重劳动成果,以劳动精神为基石聚焦创新性劳动,持续创新助推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到本世纪中叶达成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最优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3]。劳动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勤勉工作于日常生活、革命斗争、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总结出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诗人张衡留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警句,通过反问来告诫人们,只有勤劳付出,最后才会有所收获;革命先辈在陕甘宁边区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呼吁边区群众靠劳动来解决问题,暖衣饱食;屠呦呦从中草药中提取青蒿素得到新型抗疟药。这些劳动成果无不反映了古往今来劳动人民对劳动精神的尊重和认同,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动诠释。大学生在先人的劳动成果中认识到劳动价值,这不仅仅是对劳动精神的追求,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因此,大学生要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从中汲取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劳动素养,培养自身的劳动兴趣,自觉形成劳动习惯。

二、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态度消极化

现如今,高校大学生以“00 后”的独生子女为主,他们出生在物质充足的新时代,成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们从未体验过曾困扰中国人的饥饿、贫困问题,理所应当地享受生活便利,对劳动抱着消极、懒散的态度。传统意识中将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大学生又片面地将体力劳动等同于痛苦劳动,从而在内心深处抵触劳动,不愿意劳动。这种好逸恶劳的想法盛行在大学生群体中,个别大学生甚至期待少劳多获甚至坐享其成,劳动态度消极的背后是不认可劳动及劳动价值。另外,高学历拧螺丝、明星天价片酬等社会问题也是大学生漠视劳动价值的重要原因。在“努力不一定变好”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最初的凌云之志,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选择成为“躺平族”。在“佛系文化”的社会氛围中,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了劳动无意义的荒谬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以“都行”“随便”“没关系”的态度处理工作、对待生活,用“佛系”的态度和“躺平”的心态表达自己的不满,质疑劳动的价值。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态度消极化的问题,这种态度必然引发个人停滞不前、社会缓慢发展的问题。

(二)劳动目的功利化

改革开放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西方的消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思潮侵入我国。部分国人为了满足消费需求,逐渐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教授说:“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4]功利意识不断蔓延在国民生活中,对国人的文化生活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劳动风气逐渐被扭曲。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也不自觉地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大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只是满足消费需要的手段,只关注劳动能创造多少物质财富,把自身的劳动与经济利益挂钩,他们浮躁、急功近利,梦想成为明星和网红这类群体,羡慕不用辛勤劳动、不用朝九晚五、不用努力工作就能一夜暴富的生活方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精神早已成为口头形式,劳动模范和科研先锋的榜样力量也就被抛之脑后。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极具功利色彩,为了高薪不惜抛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扭曲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素质起到阻碍作用。

(三)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脱节

在当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连以“动”为主的劳动教育也深受其害。高校普遍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试图通过列举劳动人民的光荣事迹,积极弘扬劳动精神,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理论与实践脱节注定无法直击内心,无法让大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身体力行。高校过多的理论课已经是劳动教育的一大问题,单一量化的考核标准又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步伐被阻碍,劳动教育的开设失去意义。另外,有限的劳动实践活动也是造成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压缩劳动实践在课程中的占比,不重视举办的各类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较少机会参与劳动实践,实践活动不足以支撑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再加上实践考核形式难以用量化来考核,更加剧了以试卷为主的测评方式,劳动实践比例进一步减少。总体来说,高校虽通过开设劳动课程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劳动品格进行培育,但是学校劳动教育理论和劳动实践相脱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也没有劳动精神的应用,这种失衡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践行,不利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

三、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挖掘背景,丰富劳动教学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次倡导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培育的重要性。高校务必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述,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据,丰富教育内容以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新时期劳动教育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产生的,是我国教育理论的一项重要创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应充分挖掘背景来丰富教育内容。从内部看,传统劳动一般直接源于生产劳动,劳动人民认为劳动是生存之本,要有踏实的劳动态度和诚实的劳动品质。高校应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扩充劳动教育内容,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对劳动的坚守和热爱,让大学生了解到古人辛勤劳动、脚踏实地的优秀劳动品质,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引导大学生尊重每一名劳动者。从外部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重视劳动,通过劳动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与全面发展。高校应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阐述劳动的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注重创新,优化劳动教学方式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社会向知识时代迈进,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和新鲜感,让大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有创造力的劳动教学活动中,在有趣的气氛中培育劳动精神。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线上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大学生在线下学习劳动相关知识与技能,在线上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大学生的劳动过程,以打卡形式督促大学生按时劳动,还可以通过打造线上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平台,以云展示激发大学生的劳动兴趣。除此之外,还通过云论坛、云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劳动精神。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线下育人的传统优势,将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其他课程相融合。第一,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强化劳动精神、培育劳动素养,让大学生用辛勤劳动托起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第二,高校应构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发展。在专业课上,高校教师应结合专业背景充分挖掘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工作骨干等劳动模范,歌颂他们的成就绝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将专业技能与劳动精神充分融合,从而让劳动精神深入大学生内心,实现知行统一的最佳状态。

(三)保证客观,实现评价体系多元

劳动,既有常规性劳动,也有创造性劳动。培育劳动精神,既需要理论教育,也需要实践行为。[6]高校应针对劳动教育实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准确度和科学性。首先,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紧靠理论性评价支撑劳动教育过于单薄,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锻炼、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掌握,提供实践评价标准,构建大学生实践评价体系。其次,培育劳动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分阶段对大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例如,教师应定期监督与检查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的劳动习惯、形成的劳动品质等,在学期结束时对大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最后,评价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评价片面、不客观等问题。因此,劳动教育可采取多样性的评价主体,教师劳动评价、自我劳动评价、同学相互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克服主观因素的不足,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评价方式。

(四)理解诉求,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也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教学,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的劳动实践。一方面,高校教师应深度挖掘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推选出的典型人物,也可以是身边的社区志愿工作者,通过学习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辛劳,体会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在完成理论教学后,高校应搭建相应的实践配套平台,让大学生深入城乡社区、敬老院,参与社区治理,参加志愿服务,切身体验劳动者的辛苦,形成尊重劳动及劳动者的意识,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价值观念深入内心。另一方面,劳动精神的关键维度在于实施创新和创造性劳动。 [7]因此,高校要将劳动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联合省内知名企业举办科技创意、发明创造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劳动创新人才。

(五)构建认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思想积极健康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高校应拓宽劳动精神校园宣传渠道,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营造。一是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要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典型人物雕像、宣传栏、文化墙等硬件设施可以摆放在图书馆、教学楼、主要交叉路口等显著位置,传统劳动文化经典故事和新时代劳模故事可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入校园生活,让大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感受到劳动精神的传递,涵养深厚劳动情怀。二是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党支部可以使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朗诵、视频拍摄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沁润内心,提升劳动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中,用《织网歌》《渔歌》等劳动歌曲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在慷慨激昂的歌曲中激发劳动激情;在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中宣传劳动人物故事并开启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劳动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新时代,劳动依然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路径,鼓励大学生向劳动人民学习,培养爱劳动、会创造、爱奉献的劳动品质,引导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责任,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新征程上奋勇拼搏。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