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管网施工中的环境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2022-04-07于海涛

工程与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网市政施工现场

高 暖, 石 斌, 于海涛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0 引 言

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的完善,使我国基础建筑设施呈现一种更加完善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基础规模的持续扩大,应将开发“绿色工程”作为市政施工的主要研究方向[1]。尤其是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本次研究将以市政工程中的管网施工为例,结合此项工程在实施中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完善的环境控制方法,确保在不影响工程工期与质量的条件下,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1 市政管网施工中的环境影响分析

1.1 对绿化的影响

将市政管网工程在施工中对地区生态环境与绿化带造成的影响,整理成图示,如图1所示。

图1 管网工程对地区生态环境及绿化带造成的影响

大部分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均会出现烟尘的问题,针对此种问题倘若不及时制止,便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2]。并且,在施工中,倘若技术人员没有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筛查与选择,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管路,流入土层,从而对土壤环境、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1.2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管网施工涉及管路的敷设,运输管路的载具大多为道路挖掘机与专用机械运输车辆。目前,管网工程施工,大部分环境噪声污染来源于车辆噪声。在市政工程中,管网施工大部分位于绿化带或人行横道,此类施工作业区域属于城市中心区域,其周围不仅居住大量住户,也会覆盖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区域[3]。而一旦在施工作业时,车辆运输产生了噪声,便会影响到城市公共区域的运转。管网施工作业中,常用的机械设备见表1。

表1 管网施工作业常用机械设备

环境噪声大于70 dB时,便属于较为吵闹的噪声,而管网施工作业常用机械设备在连续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均远大于70 dB,因此可以认为在施工作业中,相对一部分环境噪声来源于施工作业机械设备。

2 市政管网施工环境控制方法设计

2.1 扬尘控制及土壤保护

在进行市政管网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首先需要从控制施工产生的扬尘做起。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设需要,对现场施工产生的施工废物进行处理和运输[4],但在运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废物散落、飞扬等问题。为避免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引入封闭运输方式,并确保运输车辆本身的清洁度。针对市政管网施工现场的土方区域,应当采用洒水、覆盖等方式,以此实现对扬尘高度的控制,确保其高度始终不超过1.25 m。除此之外,还应当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对市政管网施工现场的扬尘进行整治监理。

图2 市政管网施工现场扬尘整治监理控制流程

其次,还需要对周围土壤进行保护,确保施工区域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针对施工现场的沉淀池、隔油池等存储废物的容器,需要控制其不出现堵塞或泄漏的问题。针对各个池内的沉淀物应当及时进行清理,并将排除的沉淀物由第三方负责单位完成清运。针对部分对土壤威胁严重的有害物质,例如电池、油漆等施工材料,应当将其回收。

2.2 噪声与振动控制

在进行市政管网施工过程中,其噪声的排放应当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使用在线噪声监测仪完成对噪声数据采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24 h实时监控。可选用SLFW—YC02型噪声监测仪,该型号监测仪的测量精度为15.6%;流量范围为16.7 L/min~17.8 L/min;运行功率≤260 W。利用该型号噪声监测仪连接大屏实现对施工现场噪声参数变化的远程监测,同时在该设备中引入报警联动功能,当噪声超标时立即通过报警装置发送相应的警告信息,并直接将超出部分的噪声量显示,从而实现对噪声的控制[5]。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施工条件,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并引入隔音、隔振等措施。

3 两种控制方法应用效果对比

结合本文上述控制方法的设计思路,完成了对市政管网施工控制方法的理论研究后,为了实现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验证,选择将其与传统控制方法应用到某市政建设项目当中,并针对其管网施工进行控制。选择将施工过程中场地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月平均浓度作为实验数据,并将两种控制方法下相应的实验数据与该市政建设项目所在城市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的月平均浓度背景值进行比较,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值。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获取到的实验数据具有更高的精度条件,选用JYB—6A型粉尘浓度检测仪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该型号测量仪的检测灵敏度为0.001 mg/m3;体积规格为210 mm×130 mm×5 mm;工作电源为5V DC锂电池,可循环充电;工作环境温度为-30~50 ℃;检测精度为±1.5%。在上述实验准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并将施工总工期5个月时间中的每个月的差值进行记录,绘制成表2。

表2 两种控制方法应用效果对比表

从表2得出的两种控制方法应用效果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控制方法下施工过程中的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差值均未超过0.10 mg/m3,而传统控制方法下施工过程中的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差值均超过了0.10 mg/m3。因此,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应用到实际市政管网施工当中可以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实现市政管网绿色施工建设提供条件。

4 结束语

针对管网施工对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施工环境控制方法。此方法从施工中的扬尘、振动、机械振动控制与土壤专项保护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在完成设计后,将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与传统施工作业环境污染控制的方法,一同应用到某管网施工作业现场,使用两种方法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与应用效果比对。根据比对的结果可知,本文设计成果的控制效果更佳。

综合本文的研究与最终实验得出结果可知,在市政施工中,倘若工程在施工中采取的环境控制措施得当、日常环境监督与管理工作到位,便可以实现对噪声、机械等污染问题进行规避。因此,可在后续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中,对不同类型的市政工程施工,设定不同的环境敏感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环境控制质量监控系统、噪声信号控制系统。致力于通过此种方式,将工程施工时的多项污染指标控制在生态环境允许调节范围内。

猜你喜欢

管网市政施工现场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