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思奇与《大众哲学》

2022-04-07王雅芳

创造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腾冲大众化

抗战时期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读书,上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因积极参加革命的学生运动,被军阀通缉。早年留学日本,1933 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家联盟,从此走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第一、二卷连载《哲学讲话》为题,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列文章,后来出版为单行本,1936年第四版改名为《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的发表和出版发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部著作在中国全面而系统地传播了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原理,较早的给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教科书,极大地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哲学大众化树立了一个典范。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腾冲考察艾思奇纪念馆时,了解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事迹,指出艾思奇同志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他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腾冲大众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麦克尤恩小说《爱无可忍》的电影改编
论政治哲学对确定性的追求
理性主义视角下的庭审中心之辨
极限挑战火了腾冲还是腾冲火了极限挑战?
感性·大众化·启蒙——20世纪80年代电影娱乐功能的合法性证明
背离理性:公共行政学演进的隐匿线索
邵应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