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

2022-04-06彭莹莹邸耀敏

关键词:群体社交价值观

彭莹莹 邸耀敏

(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23)

“丧文化”是指以颓废的心态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自身感觉无助的社会现象,它迎合了一些青年面对压力而愤懑、困惑但又缺乏行动力改变现状的复杂心理,在新媒体的推动下,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网络亚文化。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整体素质是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丧文化”提倡的消极逃避行为,可能会使青年逐渐丧失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研究“丧文化”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成果略述

近年来针对“丧文化”的研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关于“丧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于“丧文化”概念的界定仍比较宽泛,应用较广泛的是萧子扬等人提出的,即“丧文化”是指目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1]。

二是关于“丧文化”的起因。一些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情感的过度消费[2];青年的心理落差以及求关注、求异、从众和自我保护心理[3];信仰失落以及个体人格失范[4]。有些学者认为“丧文化”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的耦合[5-6],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背景、消费主义的影响、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等共同导致了“丧文化”的产生[7],而网络媒体的积极营销以及青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则助推了“丧文化”的发展[8]。

三是关于“丧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丧文化”会影响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群和谐[9],它将“消解”青年的主体性、自主性和积极性[10]。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丧文化”是青年群体自我减压和对现实社会的温和抵抗[11],“丧文化”所表现的青年自我的“主动污名化”,实际上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12]。

四是关于对青年的教育引导问题。学者们建议,针对“丧文化”的不良影响,要构建全新的网络文化引导方式[13],建立多元化超越性的社会文化体系[14],合理满足青年的物质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15],实现以“上文化”消解“丧文化”[16]。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丧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已有的有关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丧文化”对青年群体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同时,普遍比较重视对线上青年群体的研究。实际上,青年群体在线上和线下的表现可能存在两面性。要全面了解“丧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还需要针对线下的青年群体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围绕“丧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问题,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情况及结果描述

(一)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为了解“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2020年8月,课题组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根据对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在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37.8%,大二学生占14.6%,大三学生占15.7%,大四学生(包括本科生、专升本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占31.9%;男生占 28.3%,女生占 71.7%;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占 13.5%,团员占 75.0%;“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占21.1%,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占75.5%,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占3.4%。

(二)调查结果统计性描述

1.大学生接触“丧文化”的主渠道为社交媒体

大学生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可以接触到多种形式的“丧文化”。据调查统计,有45.0%的学生接触到的“丧文化”主要是“葛优躺”“马男”等表情包;28.9%的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经典”语言,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之类;18.6%的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博主段子;7.5%的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丧文化”性质的弹幕、评论和影视剧、音乐、商品包装等。这说明“丧文化”的传播载体逐渐多样化。由于对“丧”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青年人群的共情,一些企业也从“丧文化”中获得营销的“灵感”,推出了“丧茶”“没希望酸奶”和“零食金句”,这为大学生接触到“丧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青年群体常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因此也成了大学生接触“丧文化”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显示,有57.1%的学生是通过微博接触到“丧文化”,20.3%的学生是通过微信接触到“丧文化”,14.7%的学生是通过知乎、豆瓣接触到“丧文化”,7.9%的学生是通过抖音、网抑云等途径接触到“丧文化”;有76.2%的学生会在网络聊天中使用“丧语言”,10.3%的学生会在朋友群组中使用“丧语言”,8.3%的学生会在朋友圈里使用“丧语言”。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媒体中最为流行的媒体类型,其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分散性强和扁平化的特点,为多元化价值观的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网络世界中个体身份的虚拟性、多重角色的重塑性,正适合大学生群体求新求变求异的需要,这就使得“丧语言”容易成为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种互动工具。

2.搞笑或自嘲是大学生使用“丧语言”的主要目的

关于使用“丧语言”的目的,根据调查统计,有53.9%的学生选择了“搞笑”或“自嘲”,24.5%的学生选择了“宣泄情绪”,8.3%的学生承认是“跟风行为”,6.4%的学生表示是为“寻求安慰”,2.5%的学生表示是为“引起关注”,还有少数人表示“说不清”。

大学生对于“丧文化”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有34.3%的学生认为“丧文化”代表了“自我嘲讽”,25.8%的学生认为“丧文化”意味着“积极的行为,消极的态度”,21.5%的学生认为“丧文化”代表“消极和颓废”,10.6%的学生认为“丧文化”是“漫无目的”,还有7.8%的学生认为“丧文化”是“积极的自嘲”“发泄态度”等。可见,大多数学生只是将“丧文化”视为一种网络娱乐和交流的方式,用自嘲的方式讲述看似沉重的生活,宣泄其负能量情绪。在与学生实际接触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些学生虽然嘴里喊着“丧”,但在行动上却从没有放弃努力。这可能是出自他们的防御性悲观心理,运用“自我丑化”的表达以降低他人对自己的期望,避免可能遭遇的失败而带来的难堪,但其内心仍会反省自励,并制定积极的行动计划。

3.“丧文化”对大学生有一定负面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30.4%的学生认为“丧文化”所传递的负面思想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很小”,19.2%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小”,42.1%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但也有6.4%和2.0%的学生认为“丧文化”给其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和“很大”。这说明,长期接触“丧文化”,对部分大学生还是会形成一定的思想冲击。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处于不断探索人生可能性的阶段,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思想也比较迷茫和混乱,会受到“丧文化”颓废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浑浑噩噩,颓废度日”的行为。

4.学业和社交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感到“丧”的主要原因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感到“丧”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76.3%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其感到“丧”的主要原因,46.5%的学生认为社交压力(社交恐惧等)是其感到“丧”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认为看到别人“丧”时自己会被传染,在收入没有达到期望值和面对高房价及恋爱与结婚压力时也会觉得“丧”。受市场营销语言中“丧文化”影响的学生,占比最低(见表1)。在校的“95后”和“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成长于我国阶层分化日益凸显的时期,长辈们和社会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关注和学习压力。在各种压力下,一些学生会产生无力感和挫折、失败与迷茫的情绪和心理。而且这类学生群体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手机和网络的高度依赖也会导致其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离,容易引发社交问题,而“丧文化”便成了他们释放情绪的一种工具。

表1 大学生感到“丧”的主要原因

5.“丧文化”并不能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丧文化”实际上对于改变大学生的现实处境或消除其内心无力感的作用不大。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4.2%的学生认为接触“丧文化”,可以让他们的心情好转;而有43.6%的学生认为接触“丧文化”以后,他们的心情并没有变得更加舒畅;另外42.2%的学生则对此选择了“不确定”。在和朋友倾诉时,有3.4%的人总是会把“独丧”变成“众丧”,15.2%的人经常会把“独丧”变成“众丧”,24.0%人有时会把“独丧”变成“众丧”,其余57.4%的学生表示不会或很少把“独丧”变成“众丧”。调查对象中,追捧“丧文化”的人数占比不高,仅有20.1%的人会经常使用“丧语言”,79.9%的学生都不会经常使用“丧语言”。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身边追捧“丧文化”的人不多,认为自己身边追捧“丧文化”的人“多”和“很多”的只占6.4%。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内心明白,“丧”只能暂时充当麻醉剂,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丧”过之后仍需行动。

三、“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为了解“丧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借鉴文献[17]和[18]关于独立学院的学生价值观量表,从审美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婚恋价值观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所用量表共有19个题项,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以1表示“非常不符合”,以5表示“非常符合”。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69。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利用SPSS21.0对大学生价值观相关题项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951,Sig值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验证结果显示,价值观由3个因子构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0.783%,符合分析需要。这3个因子分别为审美价值观、自我和学习价值观、婚姻价值观,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价值观因子分析结果

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审美价值观和婚姻价值观的均值接近,分别为4.25和4.24;自我和学习价值观的均值为3.96。这说明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而审美价值观和婚姻价值观又明显强于自我和学习价值观。

审美价值观的高得分,表明如今的高校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外在和内在的和谐,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高度认同。在婚姻价值观方面,他们对于婚姻有着美好的向往,同时也高度认同家庭经营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努力。在自我和学习价值观方面,他们注重个性发展和学习态度,认同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是重要的。其中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做到自立自强,但觉得自身的学习自控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

(二)回归分析结果

分别选取“丧文化”影响程度及各类价值观作为因变量,以年级、性别、政治面貌、高校类别、是否经常使用“丧语言”作为自变量,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变量描述见表3。

表3 变量及其赋值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丧文化”影响程度、婚姻价值观与各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成立,而审美价值观、自我和学习价值观与各自变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并不成立。

“丧文化”影响程度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经常使用“丧语言”和政治面貌对“丧文化”的影响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年级越低的学生和经常使用“丧语言”的非党员学生受到“丧文化”的影响越大(见表4)。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低年级学生的价值观不稳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更容易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认可和接纳“丧文化”所传递的颓废和消极情绪,进而出现成就动机下降、斗志丧失等行为。相比非党员学生,党员学生接受过更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定期会与辅导员进行思想交流,其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因此受“丧文化”的影响也相对会小一些。

表4 “丧文化”影响程度的线性回归结果

婚姻价值观的线性回归结果(见表5)显示,是否经常使用“丧语言”对高校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经常使用“丧语言”的女性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得分,明显高于经常使用“丧语言”的男性大学生。这说明长期接触和使用“丧语言”,会对大学生的婚姻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表5 婚姻价值观的线性回归结果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来说高校大学生没有受到“丧文化”的过多影响,但仍有少部分低年级学生因为学业和社交压力等原因受到了“丧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受到“丧文化”的影响更大。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其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识别和抵制“丧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中,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缺失,必须主动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丧文化”的本质,使他们认识到“丧”或许可以短暂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但终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本质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信息平台等手段,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勇于担当的青春勇气。针对学生在学习与社交方面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他们的负面心理和情绪,使他们能以更健康的心理、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去。

(二)突出主流文化导向作用,强化新媒体的责任意识

在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必须固守其承担的价值引领主渠道的作用,在价值观的引领中不断创新形式和拓展内容,使其导向作用更容易被青年人所接受。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和多样性,使得其在高校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也成为了高校大学生接触和使用“丧文化”的主渠道。因此,要想从源头控制“丧文化”的传播问题,必须强调新媒体的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新媒体要自觉审视自身的文化实践行为,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在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时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平台内部的监督机制,发挥有效的舆论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识。

(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学会排解压力

在高速发展和复杂多元的社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和情绪波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的一些困惑也更容易演化成颓废、沮丧、焦虑、无奈等隐含着“丧文化”气息的负面情绪。流行的“丧文化”也是大学生宣泄这些负面情绪的缓冲器,是他们在应对这种社会环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表面上的自我放逐和甘于现状,实际上是防止出现目标不能实现时遭遇更大的失落感甚至自我否定感。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调侃、戏谑、吐槽的方式,不应成为大学生常态化的心理表现。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应该能够主动化解负面情绪,使“丧”成为生活中的偶然而不是常态;应该确立合理的阶段性目标,明确肩负的责任,正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及意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放下好高骛远、虚华浮躁的心态,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理性地进行自我认识,从而勇于投身社会实践,在奋斗的人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猜你喜欢

群体社交价值观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我的价值观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社交距离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