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引领走在前 夯实发展硬支撑

2022-04-06张文萱王雪李宛遥滕以庆

走向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区青岛海洋

张文萱 王雪 李宛遥 滕以庆

创新,是刚刚结束的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给出的“关键词”,而大会重点提出的“十大创新”中,科技研发创新位列第一位。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上下始终把创新前置为一切领域发展的“必选项”,让科技创新渗入、滋养经济社会各大领域。

作为上一个五年的收官,2021年青島西海岸新区的科技强区建设行动硕果累累:成立起科技创新委员会,集聚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9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3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1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82家;7个项目(占全市近6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1个项目(占全市1/3)获得省科学技术奖……

厚积薄发,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鱼有多少、重量如何?进食的情况怎样、长势是否可观?活动轨迹是什么……

最近,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与中国船舶集团716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一起,就如何提高“鱼类福利”绞尽脑汁。他们研发的“生物量监测系统”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二号”智能网箱的核心系统。这里潜藏的不仅有这个团队放牧深远海的雄心,更有西海岸聚焦聚力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的蓝图。

近几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引进涉海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涉海高校,汇聚经略海洋智力底气,引领科技与海洋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拓宽海洋经济开放合作之路。

“十三五”期间,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占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的40%、占山东省海洋经济总量的10%、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75%,众多大国重器从这里挺进深蓝、走向世界。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远不止海洋产业从科技创新中汲取着磅礴力量:在船舶海工产业,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制高端船舶海工产品成功交付;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正大制药与管华诗院士团队合作打造“蓝色药库”,抗结肠癌新药完成临床申报。华大基因联合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基因科技产业发展共同体,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项目投产;在芯屏产业,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成功投产,海信视像信芯微公司研发国内首颗8K超高清画质芯片顺利完成验证测试,京东方全球最大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落地新区,芯屏产业链条快速成势;在汽车产业,美锦氢能科技园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中心、氢能核心装备制造中心、科创孵化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在新经济产业,推进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190多个新经济重点项目,成立新经济产业联合会,集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动能……

结合“链长制”工作,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四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精准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引领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构建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雁阵”。

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总投资224.21亿元的30个亿元以上新签约注册科技项目加快落地;抓实亿元以上开工在建科技类项目,推动绿色智能矿车等总投资975.32亿元的71个产业类项目、联东U谷等总投资287.06亿元的14个载体类项目、城市云脑等总投资16.82亿元的5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加快建设。

最近,古镇口科教创新区又传来了好消息: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一期建设项目陆续封顶,将于今年秋季迎来首个开学季和7000名在校生。

而这之前,在西海岸新区已经有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等一批“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投入运营;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等国内知名高校学府“开学迎新”。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院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组成力量。深谙此道的西海岸新区,五年来不遗余力实施高校科研院所招引计划,强化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20所高等院校和一大批科研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海岸新区盎然生长。

以坐落于古镇口科教创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为例,经过4年多建设,这所高校于2021年9月迎来首批学生,并带动包括295名研究生导师、203名教授、92名副教授在内的高水平科教融合师资队伍入驻。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二级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同样也是一个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依托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院内11家涉海单位优势资源,通过深度科教融合及国际化发展,可以为海洋科技创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院所、高校投身新区,既是对新区战略定位优势、特殊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良好生态优势的认同,也是对这里创新创业的政策吸引力、服务吸引力的认可。

面对怀抱愿景而来的院所、高校,如何实现双向赋能,推动城市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以5年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聚焦国家战略和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创新创业共同体,释放高校科创潜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实现校城融合发展。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把培育一批“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创新创业共同体,作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产业链发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抓手,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系列高校科研成果实现高效、就地转化。

仅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整合20所驻区高校科研、人才等优势资源,就达成了15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在“校企通”成果转化平台上汇聚268项科研成果、139项技术需求,并成功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8人、新增各类人才6万人,全区人才总量突破72万人。

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针对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制定出台“高校校长基金”、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股权激励十条等政策办法;针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项目,出台了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管理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重大科技专项予以支持;针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起草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等文件,补齐现有政策短板,初步构建体系化科技政策支撑。2021年,区财政科技支出达9.8亿元,争取上级科技资金6.9亿元。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五年来,西海岸新区坚持以战略眼光引进人才,以市场化方式配置人才,以保姆式机制服务人才。目前,全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及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总量达到72万人,其中院士70人。

这还远远不够,新区仍在加速对人才的发掘与培育:鼓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大工科院校加速“下海”,布局海洋能源与信息工程、海洋技术与装备等近20个一级学科和重點学科,定向培养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智融西海岸”高层次人才来新区挂职工作,先后选拔四批共180余名专家来到新区,精准服务新区发展……

2021年,西海岸新区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储备思普润1家企业交易所排队,文达通、美泰科技等6家企业辅导备案,中科航星、国信科技等11家企业纳入青岛高企上市培育库;新增备案基金产品71支,新增基金认缴规模达488亿元,新区私募股权类基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企业约70亿元;开展“科技金融纾困企业专项行动”,6家单位获得“投保贷联动”贴息支持,完成融资金额约3100万元;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成功举办中欧气候投融资暨ESG国际合作会议,积极争创中欧绿色投融资示范区。

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还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为特色,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增强科创动力、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引育创新人才等重点任务,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打造创新型城市标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has always set innovation as the "must-have" for development in all fields and at all levels, imbuing and nurturing all major field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2021,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has witness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mittee was established, assembling 69 key laboratories of or above the provincial/ ministerial level, more than 380 innovation platforms of or above the municipal level such a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and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s, over 1,100 science-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882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winning 7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and 31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Accumulating steadily and breaking forth abruptl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is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of quantity into quality, of point into system, and is becoming a powerful engin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新区青岛海洋
宜宾市三江新区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