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高基地建设助力构建“职业素养+证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2022-04-05周安华

专用汽车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技能职业技能证书

周安华

关键词:高基地;职业素养; “1+X”证书;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教育部也多次发文强调坚持德技兼修、育训结合,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探索“岗课赛证”融合,推广“1+X”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劳动精神、精艺精神,引导学生勤学苦练,精进技艺,深入钻研。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从1985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开始,该文件指出,培养大批接受良好职业技能训练的劳动者,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从业人员必须经过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各单位。201 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出台,该文件指出要培养“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勞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职业能力层面转为注重职业素养层面,体现出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宏观层面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观层面,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满足新时代所需要的,具备更加宽广和高阶职业素养的新型人才。

2019年12月,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申请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以高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以1+X证书为纲,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职业核心素养+证书的培养体系,将培养新能源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2职业素养的研究

职业素养从1900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2019年达到最热,发表相关成果有1585篇论文。迄今为止,研究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的相关成果达到了171864篇。从这几个数据可以得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家、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2.1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

从个人角度出发,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能力。一个缺乏职业素养的人,很难进入用人企业的视野,更谈不上获得卓越的成就。从企业公司的方面来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只有拥有高职业素养的员工才能帮助企业度过危机,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帮助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更高的维度一国家的视野来看,全面提升国民的职业职养是实现国家稳定、民族强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伟大战略任务。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进入社会扮演职业角色前的最后一个时期,职业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素养表现在进入职场后的工作状态,工作精神、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换句话来说,就是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用适合的方式说适合的话,做适合的事,使学识、技能、理念、思维、状度、心理等符合职场社会的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素养的作用体现在:工作价值=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程度。

由此可见,职业素养的程度是工作价值的倍增器。

2.2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指的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应具有的规范和要求,是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通过具体职业行动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掌握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必要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并具备较强的工程道德、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工程实践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业精神、创新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能够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踏实进取,敬业奉献,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3职业素养与“1+X”证书制度的生成逻辑

3.1职业素养的组成要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职业素养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形职业素养。其中显性职业素养体现为知识技能,具有职业素养的表层特征,不能区分绩效的优劣。

显性职业素养包含: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这部分在整个职业素养中约占1/8。隐形职业素养体现为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属于职业素养中的潜在特质。隐形职业素养决定人的行为关键因素,能够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这部分素养具体表现为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竞争合作、守法敬业、道德观念,法制法纪等。

3.2 1+X证书对职业素养的价值所在

智能时代的到来,现存的很多职业岗位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压力,时代对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技术技能提出全新的要求。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职业人才的竞争,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1+X”证书制度。

“1+X”中的“1”为学历证书,学历证书全面反映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反映的是从业人员从事该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职业素养的认证。

“X”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通过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的考核,反映了从事本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

3.3解构“1+X”

针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不同的性质企业对人才的关注点(表1)不一样。根据问卷调查,大多数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学生最缺乏的职业素养排序情况如下:吃苦能力一积极心态一有效沟通一诚信素养一团队精神一人际关系一学习能力一时间管理一创新素质一人格魅力一个人自信一其他。因此,“1+X”证书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作为职业等级的首要条件。

正因为不同企业对职业素养的关注点不同,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人社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教育部组织开发教学标准。“1+X”实行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一体化整合,职业标准融合到教学标准中。“1+X”证书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标准,按照相关规范,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要求,形成全面、完善、立体化、模块化、可量化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实(习)训标准的职业技能教学体系,建立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1+X”资格证书具备以下基本结构要素:道德标准、知识标准、技能标准、等级结构、课程结构等基本要素,在这些要素成分上,“X”证书是学历证书的有效补充,形成了“1+X”的制度框架结构,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终身教育的完美结合与一体化发展。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运用体系、价值运用体系”四大体系实施和一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绩单”,对职业素养培养实行动态化管理。依据各种职业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及权重,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全面评估学生素养的可视化工具。

4高基地建设助推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

十九大以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深入实施,亟需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培养为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共建专业等多种形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探索实施“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模块循环式”一体化教学,不断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试点,夯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将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到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课程教学等各个工作环节,实施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项目导向、工学同步、能力递进”“模块循环式”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4.1校企合作,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特点,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设备、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成较为完备、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以工作过程行为导向为基准,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突破口,实施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项目导向、工学同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关培训计划、培训任务,项目指导、任务指导贯穿培训全过程,课程体系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体现教学的应用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建设“企业级”的“理虚实“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实训室。

4.2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质量

加深与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作,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名师带徒等形式,将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到培養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和能力评价等各个工作环节,构建成较为完备、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建立校企合作质量监控机制,构建社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共同研讨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一体化实训室、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分析等内容,在校企合作中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5结语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中,通过不断地探索,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的“职业素养+证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可行,因为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确保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

猜你喜欢

高技能职业技能证书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