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与职业”栏目的教学建议

2022-04-04文凤丽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栏目化学

文凤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体现在化学课程中,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揭示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渗透比较少,这既与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关,也与培育该素养的内容载体较少有关。2019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材在必修第一册和必修第二册中增加了“化学与职业”栏目内容,该栏目介绍了与化学相关职业的知识背景、工作特点和工作内容。该栏目内容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化学与职业”栏目可以作为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载体。

“化学与职业”栏目的解读

栏目设计特点。“化学与职业”栏目分布在必修第一册和必修第二册中,共有八处,栏目共介绍了与化学相关的八个职业:化学科研工作者、水质检测员、测试工程师、科技考古研究人员、化学工程师、电池研发人员、营养师、环境保护工程师。栏目的主题与栏目所在章节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如“水质检测员”位于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栏目介绍了“水质检测员”这一职业主要是对各类水体中所含物质(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有机物等)的检验,栏目内容以章节知识中“氯离子的检验”为基础,将知识内容与职业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的应用和社会价值。每种职业的介绍都包括文字内容和相关工作场景的图片,内容丰富、翔实,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在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意义。高中化学课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具体指向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包括: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应落脚于学生参与和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教材中增设的“化学与职业”栏目,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介绍了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职业,主要呈现了化学职业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贡献,符合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要求,反映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该栏目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实际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基于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建议

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可以参考心理过程“知、情、意、行”四要素分析模式,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激发情感—发展认知—外显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在“化学与职业”栏目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

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将栏目内容做成微课、小视频,把栏目内容静态的文字和图片转化为动态、丰富的视频和音频材料,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必修第一册中有科技考古研究人员的介绍,将考古工作中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检测手段,考古过程中发现的中国古代的陶瓷、青铜、丝织等文物的影像做成几分钟的微视频,在课前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那些精美的文物在带给学生震撼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了化学可以做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化学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的。激发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向学生渗透勇于探索未知科学世界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必修第二册中介绍了环境保护工程师,在进行该章节内容教学前,教师可以把环境保护工程师一天的工作内容做成一个小视频:在这一天的工作里,工程师要做当地大气中污染物的分析和鉴定,分析该地区工厂的废气排放情况以及大气污染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为政府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在视频中穿插介绍工程师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测量手段。環境保护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业,通过推送这类小视频,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

上课中利用栏目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发展学生的科学认知和社会责任认知能力。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关注怎样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营养师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营养师在充分了解食物的化学成分和依据各类基本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后,给服务对象提供正确的建议。在进行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学基本营养物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以为一位肥胖症儿童制定健康食谱引入,让学生代入营养师的身份来学习这部分知识,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学完后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如此,利用课本中的“化学与职业”栏目中介绍的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构建“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转化为化学学科问题—利用化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萌发学生“我能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的意愿,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认知和社会责任认知能力。

课后利用栏目内容编制相关练习题,强化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与化学相关社会问题的担当和责任。如,电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各种能量利用率较高的新型燃料电池的研发是生产、生活、军事、科研等各个领域都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必修第二册中对电池研发人员进行了介绍,教师可以用栏目内容罗列的燃料电池研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来设计习题,如,选择什么样的电池材料能使电池容量更大、成本更低。通过练习这类习题考查学生对电池原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化学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让学生感受到“我可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成就感,将学生内在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

使用“化学与职业”栏目的补充建议。在课本已有“化学与职业”栏目内容的基础上,教学中可适当做一些补充。补充与化学相关的各行业佼佼者的典型事迹。如在介绍化学科研工作者这个主题时,可以补充介绍如: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院士;在金霉素研究,有机硼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等多个领域做出了优秀成果的戴立信院士等。化学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是指引学生找到学习前进方向的“灯塔”。

补充更多与化学相关的新兴职业,如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管理员是指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碳排放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碳排放管理员正是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兴“绿色职业”。通过介绍这个职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学习的能力。

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也补充相关资源。如,在教学选择性必修二“晶体结构的测定”这个知识点后补充珠宝鉴定师这个职业的介绍,以及职业中用到的化学知识,使选修了化学这门课的学生更有兴趣和信心深入学习,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有更多的期待和选择,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化学与职业”栏目是人教版教材中新增的内容,该栏目对于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在教学中落地有着重要意义。高中一线教师要充分挖掘该栏目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该栏目的内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栏目化学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关于栏目的要求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冷与热、科学态度与献身精神的结合
学习恩格斯研究军事历史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