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 SMART 原则设计法语课堂教学目标

2022-04-04刘琪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法语原则目标

刘琪

受传统教育及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法语课堂教学目标时,容易把关注点放在“教”上,即“老师想要教授学生什么”,而忽略了“学生想要或者需要学习什么”。基于此,本文运用SMART原则,结合教学案例,对核心素养下的法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进行探究和论述。

法语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设计原则探究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一词,旨在指导管理人员“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有效避免“活动陷阱”。SMART原则即目标管理原则,具有具体性、可衡量性、可行性、相关性和时限性五个维度。在中学法语教学中,SMART原则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设计原则和衡量标准,基于SMART原则的中学法语教学目标为:S(Specific)代表法语教学目标的具体性;M(Measurable)代表法语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A(Attainable)代表法语教学目标的可行性;R(Relevant)代表法语教学目标的相关性;T(Time-based)代表法语教学目标的时限性。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规划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中学法语课程总目标是通过法语学习培养学生基本法语素养、发展学生法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基于SMART原则的法语教学目标设计就是从“教”的活动转向“学”的活动,在法语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围绕着“学生学什么”“学生如何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设计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步掌握法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笔者在进行中学法语学科教学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采取SMART原则,对法语教材(以外研社《法语2》为例)单元主题语境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和补充,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设计。

法语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设计策略研究

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性。SMART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将制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细致化地向学生进行准确传达,教师和学生只有共同理解了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高中法语的教与学。

例如《法语2》第二单元“sorienter”是以“问路”为主题, 设计上需要注重口语交际,如设计为学生能听懂并學说“devant,derrière, à, entre, à c?té de, près de, en face de, à gauche de, à droite de”等方位介词;掌握方位介词运用要领;能运用“Pardon,je cherche…(译:劳驾,我想找……)、Excuse-moi,pouvez-vous me dire où est…(译:打扰了,您能告诉我某个地方在哪里吗?)”作为礼貌用语;乐于与他人就“问路”话题开展5~7句简单对话。

凸显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SMART原则下的教学目标可衡量性也体现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中,需将教学目标每项分类并细化。教师可采用SMART原则中如“可观察、可测量”学生活动变化的行为动词,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模棱两可、难以适从的现象,如可用“识记、理解、列举、提取、找出、抓住、体会、通过、探究、调查、表述、说出、解决”等动词来描述。这些词语既包括终结性目标要求,也包括过程性目标要求,可相对具体地描述行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比如针对《法语2》第九课语法教学目标la voix passive(被动式),笔者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加入设计语法板块,即:能掌握被动态的构成及其用法;能辨析主动式与被动式构成及用法的区别;能了解被动式在各个时态中的运用及过去分词的配合;能正确使用引导词par或者de;能用3~5句被动式阐述一个现象。然后,我再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以“3分钟”语法题为测量标准,所有得分都要有准确的依据,从而加强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

探究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目标可行性体现在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上,即结合学生中学法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设置。例如,《法语2》第七课《La France》(《法国》),对高中生而言,都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可以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从地理学科“面积、行政划分、邻国、地形、河流”等方面开展教学。笔者将教学目标设计为:能从地图上了解法国的地形地貌特点;能指出法国邻国及国内重要城市;在了解法国地理环境的同时,能用法语简单介绍中国及地形特点。这样引导学生学习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也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又如《法语2》第八课《La cuisine fran?aise》(《浪漫法餐》),根据《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中学生的要求之一“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故可用“法国餐饮文化、用餐习俗”替换“异国文化、习俗”,强调“能恰当处理其与中式礼仪的关系;同时还有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如风俗、社交礼仪等”,并补充“了解中法两国生活习惯和交际习俗的差异”,这就是在理解和尊重法国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也体现SMART原则下法语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突出教学目标的可证明性。中学法语教学可证明性主要与教学整体目标和各个分目标有关,这就需要了解所有分目标的关系。例如在《法语2》第十五单元《Voyager en France》(《在法国旅行》)中,引导学生了解用法语购票的方式方法及柜台订购、电话预定、网络订购在生活中的应用。笔者将这一目标融入课程的学习中,明确法语语言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法语运用能力和水平。如此一来,既能实现教学目标设置的可证明性,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课的知识,将法语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设定教学目标的时限性。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的时限性,即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截止时间。笔者在设定了总体目标的截止时间之后,再详细明确细化目标的截止时间。以《法语2》第七课阅读《un hexagone fabuleux》(《神奇的六边形》)为例,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能在4分钟内浏览两遍这篇218词的短文;能再用5分钟读懂短文主要内容;能通过6分钟的细节阅读,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气候与物产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学习任务与截止时间,学生就可以按照不同任务的时间要求决定学习顺序,进而完成本课总目标。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预期结果,具有导向、调控、评价的教学功能,促使笔者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采用SMART原则,围绕法语学科知识整体性内容和语境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笔者在目标设计中用“找动词—定标准—给条件”的方法,把“教”的设计变成为“学”服务,变设计“教”为设计“学”,从学情出发,建构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节点,提升学生的法语学习能力,引领学生成长。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法语原则目标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