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2-04-04李棵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指南针数学知识美术

李棵

知识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关联。教师既要深挖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还要根据各单元主题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指导,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认识数学、探究数学,切实感知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在不断深化学习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立足教学实际,探索建构小学数学融合课堂的具体策略。

融德育于数学教学,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数学学科的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理论的掌握和学习,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掘数学中的德育元素,带领学生学习、感悟,引导学生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和生活,培養学生美好品质。

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掌握相应的换算公式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师可以尝试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1分钟之内做不同的事情(看书、做口算、写生字……)。1分钟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让其明白1分钟的时间概念,如果用这1分钟专注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那可以做很多;如果用这1分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那可能什么收获都没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看时间的好习惯,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懂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进一步促进学生规律作息与正确学习态度的养成。

融科学于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尝试让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整理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适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与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产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内驱力。

例如,在组织教学“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太阳不同时间的方位判定东、南、西、北的同时,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将科学中“指南针”这部分知识融入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指南针,给他们讲解指南针判定方向的原理,并为学生准备手工材料包,在课上指导学生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学生可以在认识、学习使用指南针并借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过程中,强化动手实验能力,有效积累对东、南、西、北方向的判定技能;也可以在满足动手欲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自身对数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融美育于数学教学,深化学生学习体验。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借力美术学科教学资源,将数学中的符号与图形知识与美术融合,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数学,也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感知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上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进行美术创作,通过图形的平铺、组合、重叠等方式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书面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主动的美术创作中,深切感知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感悟与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要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不能脱离数学教学的根本,要从数学的基本内容出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清晰认知本学科教学价值,紧紧跟随教学改革理念进行调整与优化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成长特点,把握好学科之间融合的角度与深度,切实帮助学生打开新的学习视野、新的学习广度,使其可以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提升学习能力,发展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指南针数学知识美术
失灵的指南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观展指南针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指南针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