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提高习作单元教学实效

2022-04-04陈巧姿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习作中心课文

陈巧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每个单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提倡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设计是大单元中重要的一块,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多维整合,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教材,灵活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学习任务群,让教材的内容具有“弹性化”和“框架式”特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习作单元,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板块组成,教师须跳出传统的习作教学思维定式,通过设计“发展性学习任务群”,落实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那么如何构建学习任务群,才能有效落实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呢?笔者尝试构建了“自由试写,读中学写,依标再写”的学习任务群,将习作单元的五个板块前后关联,整体打通;调整学习顺序,读写并进,切实提高习作单元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精准目标,明确学习主题:围绕中心,写出重点

学习任务群不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群,而是由学生的多个学习活动组成。学习任务群从课程内容视角、课程实施视角已然决定了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任务群应当聚焦某个特定的学习主旨展开任务规划设计,要完成这个核心任务,就要创设与之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些教学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为核心任务的最终实现而服务,这既是课程内容也是学习梯度。

习作单元教学改变学习任务群的形式,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学习中心任务,找准突破口,在解决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不仅能遏止灌输式知识讲授,而且有利于消除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也能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依标扣本,整体规划,确立学习子任务

本单元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由此确立了本单元的核心学习主题:“围绕中心,写出重点。”基于这样的核心主旨,又可以将其分解为思路明确的三个学习子任务。

任务一:对照要求调整视角,尝试“自主试写”。传统作文教学中,一般都是先指导方法,学生再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是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构建第一个整体学习任务群:自读习作要求,对照要求选取视角,进行第一轮试写。

将本单元的“初试身手”作为前置作业,引导学生课前独立完成。第一课时中请学生代表将前置作业进行简单交流,其余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需出示习作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自主创作,完成习作初稿。”第二课时进行整个单元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学生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在独立自学与合作交流的形式中,完成本单元的识字与写字任务,为学生的习作积累语言词汇。

任务二:前后关联整合教学,落实“读中学写”。较之阅读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直接对准表达方法,确定每篇精读课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师要从写作能力和表达方法的层面,从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单元重点目标和本课的个性目标三个方面来考量和预判。通过整合学习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同时进行类文对比,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具体方法,即“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具体做法有:在第三、四课时,主要学习《夏天里的成长》和《小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相同,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学习,将两个课时连堂完成。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揣摩方法,整合全文,总结文章写作特点,习作例文《小站》与本文写法相似,及时进行学习迁移,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做到当堂巩固消化。为了落实“读中学写”,在这项学习任务中,我们还设计了课后小练笔:“夏天,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也在生长?”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法,在练笔训练中巩固方法。

第六课时重点理解《盼》和《爸爸的计划》两篇文章,感受“用不同事例来表现中心意思”的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并且能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再来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我们设计了对比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从而总结出“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在这个任务群中还设计了“读中学写:细节描写片段训练”学习任务,让学生从害怕、犹豫、开心等词中任选一个词,写一段话,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任务三:探讨交流,互评互改,提升写作技巧。通过四篇文章的整合学习,再借助“交流平台”,引导交流各自收获的习作方法,学生自主获取了“写文章要围绕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等写作方法,要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并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在完成了这个子任务群后,教师提出修改建议: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看自己的初稿是否围绕主题选材(有用的、典型的、新颖的、具体的),再看组织材料上是否详略得当,过渡和照应是否自然。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主修改与完善。

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要重视在讲评中指导,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并能自主对初稿作出修改,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认识和习惯。在习作讲评时,教师更要突出单元的整体性,聚焦单元习作训练要素,使讲评侧重点与任务群重点始终保持一致。让学生围绕单元重点“围绕中心意思,突出重点”这个主题,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且帮助他人修改。

聚焦写法,搭建支架,进行二轮创作

学情前测,呈现问题。出示学生习作初稿中有共性问题的两类情况:“中心意思不突出”和“事例详略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回顾方法,解决问题。学习目标指向单元习作要求,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和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换修改。

学生在小组内将修改后的习作进行互评互改,取长补短,获取更多“围绕中心来写”的方法,自由重选题目,紧扣“围绕中心意思,突出重点”的主旨,运用自己掌握的具体方法,全体学生进行第二轮创作。

构建学习任务群,将习作单元进行整体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单纯掌握写作方法,而是要给学生搭建写作的支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交流分享并互相评价。所以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给足学生说和写的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试写,读中学写,依标再写”的学习任务群中,在“一轮初写”“二轮精写”的习作打磨中,逐层提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习作中心课文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背课文的小偷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