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知识结构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中的运用

2022-04-04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望湖中学高应红

中学政史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导语宪法

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望湖中学 高应红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上课听懂了,课下会做了,一到考试却懵了!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领会知识的精髓,头脑中的知识是零碎的、散乱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运用知识结构法,搭建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一、基本思路

运用知识结构法梳理知识体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要理解单元主旨,用整体的眼光看教材,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总体的感知和把握;其次,要理顺逻辑关系,厘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综合等;最后,要整合简化问题,并运用图示表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之结构化。

例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这册书知识难、内容多,不少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就感觉知识没有理解透彻。如果我们在复习时运用知识结构法,在理解“宪法至上”在本册书中的地位的基础上梳理出各单元主题与“宪法至上”的关系,那么本册书知识繁、难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我们先从整体立意出发,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立意。这册书是宪法教育专册,第一单元的单元题目“坚持宪法至上”是本册书的核心理念。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它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教材围绕这一核心精神谋篇布局,第二单元讲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第三单元两课讲到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国家机构,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通过分析宪法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规定,可以认识到这既是宪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认同国家制度,树立制度自信。因而,从教材内容前后联系的角度来看,第一单元是统领,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基本上是第一单元部分内容的具体化。这样,在“坚持宪法至上”这一理念的统摄下,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结构网。

二、具体方法

1.主题提炼法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单元主题和单元导语。单元主题是对单元内容的高度提炼;单元导语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编者对这一单元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它是该单元的“学习路标”。对一个单元而言,单元主题和单元导语发挥着统领单元、目标定位和学习导航的重要作用。因而,运用主题提炼法,依据单元主题和单元导语整合知识体系,在复习梳理知识内容时有着独特优势。我们可以先用单元主题、框题、目题搭建知识框架,厘清课题、框题、目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使知识线索清晰明了;再抓住关键词,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厘清单元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导语,就可以简单地构建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图。

2.“3W”法

“3W”法,即按照“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三个层次来构建知识网络。这是在梳理知识时比较常用的方法。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编写的。例如在复习《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时,我们可以把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归结在一起,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建构。

3.知识串联法

知识串联法,即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把同类型知识串起来,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整合。应用知识串联法梳理知识,便于知识迁移,能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明化。如在《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中,概念特别多,有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中国价值等,我们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4.概念发散法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概念,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并且这些概念有不同的层级。这些不同层级的学科概念可以作为建构学习内容的关键点。我们可以从这些学科概念出发进行发散,深入挖掘学科知识。如在“承担责任”这一概念下有“角色与责任”“代价与回报”,找到这些不同层级的概念,就能完整地解答“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

总之,在复习时我们要运用知识结构法将孤立、零散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跳出脑海中只有眼前知识的“藩篱”,有效迁移学科知识,真正获得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导语宪法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阔腿裤的小秘密
宪法解释机制专题研究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