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探讨

2022-04-03邵艳红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金融服务交易

邵艳红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本文就世界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背景

伴随着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经贸国际化发展迅速,全球服务贸易也高速发展。疫情的发生,给世界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疫情趋于稳定之后该如何把握机会去发展经济,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二、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一)服务贸易使经济贸易增长,提高经济效率

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都为一国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福利。其中服务贸易促进了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增长,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获得更多不同的服务,并且促进了服务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交通、电信、用水及电力分配等被称为基础设施服务或生产性服务,在整个经济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于前者。现有的经验证据表明,许多经济体对金融服务、电信、电力分配等部门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并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低成本的优质服务、更高的生产效率和GDP的增长。一些研究表明,服务贸易对就业、薪资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服务贸易影响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

服务贸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贸易活动中也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中。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各经济体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例如印度的信息通信技术部门雇用了约350万名员工。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建模方法表明,开放服务贸易可带来2%至7%的收益。2000年至2014年间,服务贸易共帮助世界148个主要经济体达到了6.3%的人均GDP平均增长率。

研究表明,服务贸易对就业总量和平均工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大多数证据表明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而言,服务贸易则更多地影响着城市劳工的经济结构,许多研究人员指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高技术工作者通常是服务贸易的最主要受益人。但从数量上来看服务贸易在上述方面的影响力很小。

(三)服务贸易可降低经济不均衡现象

相比于制造业或采矿业,服务业在性别方面更为均衡。服务业还可以为中小微公司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由于服务业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开展服务业务所需要的有形融资相对较少,这也意味投融资途径的减少对服务业的小微企业所造成的影响要低于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因此通过上述渠道,服务贸易可有助于减少不平等现象。

三、世界服务贸易现状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在服务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虽然有所提高,但长期发展并不平衡;所占份额仍然较小,从2005年开始有所提升。2005年至今,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的服务贸易过程中的份额上升超过了十个百分点,2017年占据全球服务进出口贸易的25%,占据世界服务进口交易的34.4%。但由于服务贸易市场集中度极强,五个发展中经济体已同时成为世界领先的服务交易出口国和进口国,2017年合计占发展中经济体服务贸易总额的50%以上。在疫情打击下,国际服务贸易受到了冲击,由于各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差异,以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结构的国家或经济体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以旅行为主要结构的国家或经济体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大。

(二)南北贸易竞争关系出现明显分化态势

当前的全球分工体制下,发达经济体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经济体。而发达经济体服务产业实力相对较强,并基本垄断了高端的服务交易领域;在发达经济体中,仅有中国和印度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服务贸易顺差规模处于世界前列。另外,虽然中国和印度已经在施工建筑分包、物流搬运、金融服务外包等服务交易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在世界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持续顺差,尤其是在生产开发、设计、融资、品牌、运输服务等相对高附加值的生产性业务方面;而发展中经济体服务贸易逆差在逐步增长,中高端服务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快于商品贸易且结构分化

全球贸易组织公布的《二〇一九年全球贸易报告》表明,按照最新的预计结论,2017年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总值将为13.3万亿美元。在2005年至2017年间,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4%,但增速快于产品国际贸易。分销产品和金融是目前全世界成交额最高的行业种类,而在2005年至2017年计算机咨询服务和开发行业的成交年均增幅最高(超过10%)。而其他行业如教育、卫生或环境保护等行业,虽然目前在所有行业成交中的占比仍然较少,但也在迅速提高。

(四)数字技术重塑服务贸易商业模式

一是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交易市场规模发展迅速。据UNCTAD统计,全球数字服务交付贸易出口总体规模将由2008年的1.8万亿上升到2018年的2.9万亿,每年上升约5.8%,占公共服务交易总体出口的比例将由45.6%上升到50.2%。二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快赋能中国传统金融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一般按照跨国支付、境外消费、商品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等四类模式进行。2017年,以商品存在展开的服务贸易占比58.9%,以跨国支付方式展开的服务贸易占比27.7%,其他二类模式的合计占比均低于15%。但由于数字信息技术和传统服務贸易的加速融合,产生了包括跨境电商、网络金融等的新型模式,也弱化了传统分销服务与金融高度依附商业而存在的局面,数字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服务交易的商业模式。三是利用数字技术催生新兴的服务交易行业。在新数字经济时期,大数据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产出要素,跨国的大数据流转技术不但支撑了人员、资金和信息技术等重要产出要素的跨国流转,也变革了传统金融服务交易的支付方法,更孕育了网络、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数字金融服务交易行业。数字科技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交易性,拓展金融服务交易的边界,释放金融服务交易的潜能。

(五)全球金融服务交易总体规模增大

随着服务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将在全球跨国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国际贸易的发展重点也将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而服务国际贸易也将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世贸组织数据显示,按国际收支平衡(BOP)的方法计算,在1970年服务交易占世界交易的占比仅为9%,2017年该比率将增加至23%,并估计世界的服务交易占比到2030年将增加至25%,其中的电子商务将可以促进约1.3万—2.1万亿美元的增量交易。另外,信息技术、现代运输服务、商业与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新领域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服务贸易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六)服务贸易在整个世界价值链中的角色

一方面,服务行业将在世界价值链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随着世界价值链的行业分工深入和广化,工业服务将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将世界价值链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将成为获得世界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服务价值增值环节也将不断地向生产前端的市场开发、产品设计阶段和制造后的市场嵌入服务阶段转化,在整个价值链中,工业服务增加值将越来越成为公司收益的主要源泉。尤其是随着工业服务发展趋势所带动的服务要素的进一步增加,将促进工业研发、金融、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壮大,在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服务行业竞争。另外,工业服务对各大行业的融合升级效果也在日益显现。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业服务业的产业黏合剂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工业服务化进度加速,通过个性化订制、智慧生产等新兴的组织方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融合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七)技术创新

大数据、云运算、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在现代生活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服务制造和消费之间难以割裂的科技障碍,为现代生活服务向全球扩展与传统服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新科技条件,也促使基础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传统无法交易的服务业务逐步走向可交易,服务交易品种进一步扩大。因此,疫情防控期间产生了大批的“互联网”与“无接触”服务模式,大幅刺激居家办公、网上教学、网上娱乐、医疗健康等服务需求和供应,加速了传统服务交易的转变。未来,随着新型云计算技术、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问世,还将不断变革传统信息与通信服务的生产供给方式,并促使新产品和服务的制造与交付方式产生变化,同时数字信息技术与零售、娱乐、出版、金融、健康、文教等新产业的融合合作将日益深入,从而产生服务新产业和新模式,并进一步丰富信息服务贸易的范畴与内涵。

(八)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破坏某些服务及其贸易活动。例如旅游服务业,气候变化会导致某些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或者变得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运输方面,气候变化会破坏一些传统的运输途径。例如,极端天气条件会导致港口频繁关闭,但气温较高的冬季则可能减少重要航道的海冰量,从而延长运输季节。在消费者的压力下,人类正致力应对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服务行业也在逐步适应变得更加环保,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服务贸易仍面临挑战,二是行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是市场结构更趋多元,四是服务领域持续扩大开放。2022年,服務业持续扩大开放仍将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旋律,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服务贸易有望进一步发展。

〔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西服务贸易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w33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晋中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体金融服务交易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工作图什么?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大宗交易
惊人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