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砥砺奋进改革路 真诚奉献昆嵛山
——记昆嵛山保护区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副场长刘鲁军

2022-04-01

山东绿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场景区

文 峰 新 刚

两优一先

刘鲁军,1976年2月出生,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刘家上口村人。201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烟台市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副场长。工作30年来,工作虽然多次变动,但他情牵森林、魂系大山、献身林业的赤子之心从没动摇。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党员干部,始终用智慧和辛勤汗水默默耕耘,在林场改革创新发展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子承父业,把青春献给大山

1992年夏天,16 岁的刘鲁军到昆嵛山林场探望父亲。少年壮志的他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并留下来当了一名临时工。当时,国家正以昆嵛山林场为依托建立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胶东革命的摇篮。著名作家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写的就是这里的军民在昆嵛山上英勇抗日的故事。对此,他从小耳濡目染,烂熟于心。其实那年,刘鲁军初中毕业参加中专考试,已被文登水产学校录取。他打听到所谓水产,主要是渔业养殖。一个在北山,一个在南海。刘鲁军攀上最高峰泰薄顶,向着大海大声许下自己的诺言:子承父业,植树造林,守护好这座神圣之地。

2019年8月,刘鲁军(右)在昆嵛山上栽植珍稀树种(吴文峰摄)

其实他的父亲也是子承父业,因为刘鲁军的爷爷就是一名林业工人。一年后,刘鲁军通过招工正式成为林场工人。从此,做为林民子弟,刘鲁军一家三代人都奋战在昆嵛山林场。当时,林业发展正处于改革的探索期。边伐边植,刘鲁军经历过。干一天两元钱,周日休息没有收入,全放到伙房里不够,还要自己掏腰包交饭钱的时期也经历过。作为一名消防队员,天天坚守在护林防火一线,脸膛儿被山火映得通红,也发生过。可以说,从上班第一天,他和他的家人一起为了守住这一方绿色,远离繁华都市,与大山为伍,与森林为伴,用汗水滋润了每一株苗,用双脚丈量着上万亩林场的每一寸地。春夏秋冬,无论是浇灌、抚育幼苗,还是从坳里一棵一棵地清除病虫、把死树背下山,这么多年来,他都无怨无悔。以前进出山道路还没有硬化的时候,每每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交通不便,他甚至十几天、大半个月都不能走出山。

刘鲁军同志说:“为了守护这片山林,我接过了上辈人看山护林的工具,一干就是20 多年,如今林场工作各方面的条件和过去相比要好多了,那我就更不能忘记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看好树护好林的责任,因为这是咱林场人的传承。”这朴实的话语,也是他内心永恒不变的信念,更体现出一名林业工作者的心愿。

国尔忘家,用行动践行初心

刘鲁军的名字是其姥爷起的。这位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革命、后来北京某医院的离休干部,毫无疑问是希望外孙长大后能参军入伍,当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没想到,鲁军竟成了一名“森林卫士”,天天在深山林海中战斗。姥爷得知后说也不错,“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可是领袖说的”。

2003年,刘鲁军结婚了,新娘是山下牟平区龙泉镇中心卫生院的大夫。当时林地共建,每年都有乡村医生派驻进林场服务,俩人一见钟情。第二年,大儿子出生,刘鲁军打电话把喜讯告诉了姥爷。姥爷说,就叫刘昌林吧。繁荣昌盛的昌,林业发展的林,寓意简洁明了。刘鲁军欣然接受。为了这句话,他用行动践行,用实干诠释。却经常被孩子称为“永远不休班的爸爸”“说话不算数的爸爸”。

昆嵛山林场地大面广,7 万多亩山林中,建有6 个分场。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负责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昆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昆嵛山省级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等,是当前的主要职责。刘鲁军大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正在消防大队任职,吃住都在山里,时刻待命。后来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更是身先士卒。对孩子的承诺经常食言,包括到山里看看小鸟、到森林文化博物馆看看硅化木的愿望。

昆嵛山森林文化博物馆,就在三分场境内。里面有各种动植物标本,还有迟浩田将军的题字“红色摇篮,美丽昆嵛”。还有其他书法作品“革命圣地有昆嵛、光荣传统创新绩”。这些年,刘鲁军脚踏实地、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在继承了老一辈昆嵛山人留下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基础上,扎根基层,做好护林防火和景区管理工作。身为林场的人,他把对大山的敬畏和热爱,形成了立足自身岗位的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热忱和斗志。

2014年9月,刘鲁军被昆嵛山保护区管委会评为“爱岗敬业”标兵。

刘鲁军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人,就得明白党的理,按照党的要求办好事。”同时,他以为民务实办实事为理念,主动做好一名党员志愿者,带领其他志愿者一起,在景区持续做好、做实服务,为游客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尤其是节假日,别人可以与家人团聚游玩,这却是他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天天在景区里执勤,做好服务。2019年8月11日,台风“利奇马”来袭,他和三分场有车的11 名职工全员上阵,分组看守塘坝、沿山路巡逻、监控花海,着重监控两个山体滑坡易发点。他还监督抽查各个监控点上岗情况,提防山石滚落影响交通等。马不停蹄一个昼夜,直到台风退去,三分场始终安全。

创新思维,用智慧打造精品

昆嵛山林场三分场,位于牟平区境内,承担所辖范围内的森林防火、森林抚育、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有害生物防控、防汛抗旱、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承担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昆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昆嵛山省级地质公园石门里景区的管理工作。2015年12月,刘鲁军担任三分场副场长。

石门里景区,在泰薄顶下。那里风景优美,平时人迹罕至。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景区管理工作中,刘鲁军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更好打造雾峰花海景观、景区绿化升级的路子。把一处上百亩的老旧果园,进行生态修复,种植了芝樱、粉黛乱子草、绣球等观赏类植物。每年3月到11月,各式各样鲜花相继盛开,游人不断。并且按照“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理念,建成了花海观景平台、粉黛乱子草观景平台等。使之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成为了胶东昆嵛山的一张新名片。对此,山东广播电视台进行报道。作为一个林业人,镜头中的刘鲁军穿着迷彩服,对着摄像头呼吁每一位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时候,不要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山。

为了改善游路环境,丰富游客步行上山旅途中的复合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花观赏层次,刘鲁军开始逐步尝试道边绿植。在路边种植樱桃树、山桃树、欧石竹、满天星、细叶针茅等2000 余棵,结合气候特点和物种多样性特点,依托观果植物和景观植物,进行布景,以点缀路边景色,从视觉到味觉方面,进一步充实游路风景。同时,他还钻研栽培管理,在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等措施上下功夫,着力促进景观植物生长,以达到果繁、色鲜等目的。

当年没有读中专的刘鲁军,2007年从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10年后又通过成人高考,取得了林学院园林技术毕业证书。在景区营销推广方面,他积极探索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科普旅游转变的新模式,利用多种网络媒体资源,提升宣传质量,拓宽三分场石门里景区的网络知名度,实现了景区游客数量增加和景区旅游收入提高。

刘鲁军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搞活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好研学游。坚持生态保护原则,结合研学游需要,发挥好昆嵛山的生态科普教育功能,给孩子们讲述昆嵛山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知识,让无痕山林观念深入民心。他搭建平台,利用多方资源,传承昆嵛山红色革命历史,开展红色教育与科普宣传的复合教育系列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刘鲁军说:“从来到这片林子的那一刻起,我的使命就是看护好这片山林, 咱就是林民子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是我会坚持守住这里,用实际行动让昆嵛山变得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林场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防火保安全我们在行动木里县第一国有林场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摘牌』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摘牌”
某景区留念